分享

始艮终乾

 逸心茶舍 2023-05-16 发布于内蒙古

王凤阳先生《汉字学》说:

“隶书用的这五条线不是偶然形成的,它们是根据从顺反逆、趋直避曲的原则选择过的。因为趋直,所以淘汰了曲线;因为反逆,所以淘汰了上行、左行、左上行的三条逆生理条件的线。这充分说明构成笔画的线,是从长期的书写实践中筛选出来的。”

书写以腕定点运笔,笔随手腕旋转,但手势顺时针旋转比较顺畅,符合人的生理习惯。书写时,由于手腕处在笔的右下方,最初的隶变基本淘汰了向左、向上行笔的点画。运笔到靠近腕部时,笔锋也必然会受阻,所以我们可以从字体点画演变中看到,隶变时点画的形态变化,右下方的变化就最为复杂。

从整个字体的演化过程来看,在金文,简牍、帛书的文字中,字体少有平直的,更多受到书写笔势的影响,右下方容易出现粗的笔画,象在金文中,通常会出现的块面点画,一般认为是装饰,其实并不完全是为了装饰,大多是笔势使然,可以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象形文字的孑遗;第二种情况就是笔势使然,到右下方,点画自然会粗。但这些块面点画在小篆中基本消失了,到了隶书又出现,典型的就是蚕头雁尾的磔笔,象西汉马王堆帛书《老子》中,存在很多磔笔,这都是书写自然产生的。

笔画的变化,是符合定点书写的用笔特点,从篆书、隶书到楷书的演变中,其他方向用笔都较容易些,只有右下方的用笔最接近手腕,转动没有那么灵活,也就是,越接近手腕,笔就越会越容易被铺开,磔笔便自然地产生,但有些用笔还要考虑笔顺连接,字体结构等因素,就发生了更多的变形隶变过程右下角的点画变化最多,楷书点画变化承继隶书,篆书中向下竖向或右下的笔画,到了隶书、楷书就变成了竖钩,捺画,戈钩,横折钩,竖弯钩,还有宝盖头的横钩,“女”、“海”字的横画等。这些变化,在八法中,除了一个磔笔,其他点画都不在八法之内,在《玉堂禁经》中被列为异势,有的甚至消失不见了,比如横折钩。从隶书行笔,缺上行、左行、左上行笔势,楷书有横折钩、竖弯钩、戈钩加上啄笔,八法、五势完备,八面出锋,方圆兼备,一个基本的行笔态势形成。

所以也可以说,八法始于隶书,完成于楷书。从隶书到楷书,横画的磔笔也基本消失,八法的磔势,是规范的结果。关于磔笔,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

“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势,但用击石波而已。其击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谓之隼尾波,即钟公《太山铭》及魏文帝《受禅碑》中已有此体。”

波,这里指的是横向,何谓击石波?是说水流碰到石头,会自然地改变方向,用笔用到右方,笔锋铺开到达滞涩状态以后,就自然地改变方向,顺势向右上方揭腕,自然形成捺笔。《汉溪书法通解·运笔第四·磔法异势》:“激石波势,原本章草,状如水之自泉流出,其下遇石,激而上过也。”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泉水湍急下流,遇石受阻,则势成冲击而重力向下,旋即回势折向上扬,漫过石头儿流出。把磔笔又分为两种,向右与右下,但都是指运笔方法和取势要求,写磔笔要转换笔势。

所以,八法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成为现在我们看到的内容,它也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从较早的传为卫夫人的《笔阵图》七势,在唐孙过庭《书谱》中指出它有“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其中提出了七种基本点画;唐代欧阳询的《八诀》;唐李世民在《笔法诀》中提到的七种点画写法,虽并无图式,但根据描述,还是可以了解点画变化的大概梗概。可以用《笔阵图》、《八诀》的条文和《玉堂禁经》永字八法作比较,其数量和讲解点画的取势,表述的意象也不大相同:

丛思飞博士论文《唐代书法文献研究》

张宇宏《雪庵字要书学思想探析》

点画演变这一点,因为在下方和右下方的点画变化最多,王羲之《笔势论十二章健壮章》:

“夫以屈脚之法,弯弯如角弓之张,'鸟、焉、为、乌’之类是也。”

 《笔势论十二章》还有专门一章论“戈”势,《处戈章第五》:

“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长松之倚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类悬钩之钓水。崚嶒切于云汉,倒载陨于山崖。天门腾而地户跃,四海谧而五岳封;玉烛明而日月蔽,绣彩乱而锦纹翻。”

所以在笔法的形成过程中,也特别重视右下方的这些点画,《笔阵图》与《八诀》已经是一目了然。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来解释一下包世臣《艺舟双辑》中提出的“始艮终乾、始巽终坤”的问题。

姚宇亮博士论文《“魏晋古法”源流析论》

根据包世臣《艺舟双楫》记载,嘉庆二十年,包世臣与黄乙生同客扬州,黄乙生对包世臣说:“唐以前书,皆始艮终乾;南宋以后书,皆始巽终坤。” 这便是“始艮终乾、始巽终坤”说的来源。包世臣“初闻不知为何语,服念弥旬,差有所省。因迁习其法,二年渐熟。”认为:

“始艮终乾”者,非指全字,乃一笔中自备八方也。后人作书,皆仰笔尖锋,锋尖处“巽”也。笔仰则锋在画之阳,其阴不过副毫濡墨,以成画形,故至“坤”则锋止,佳者仅能完一面耳。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

其后,包世臣过常州,又见黄小仲,黄对其又谈到“始艮终乾”的问题,但又不肯多言,包世臣说:

“然道光辛巳,余过常州晤小仲,出稿相质。小仲曰'用笔者天,书中尽之,始艮终乾,正所谓流美者地,书中阐发善矣,然非吾意。’请其术,卒不肯言”。

这就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历来学者有多种解释,但都难以自圆其说,这里不做赘述。

包世臣在《黄徵君传》记载:

“(黄乙生)尝曰:书诀多伪讬,唯'用笔者天,流美者地,非凡庸所知’。是真太傅语。”

如果从天圆地方和先天八卦来理解,也许可以找到答案。首先要用先天八卦的方位图,艮在右下方,也就是定笔手腕的位置,始于艮就是右下方,终于的乾,这里乾卦不指方位,指乾为天,为圆。同理,“始巽终坤”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巽卦先天位在右上,坤为地,为方。程瑶田《书势 点画》:

“夫然则是手生于身之西北,真弗能连蜷之,使之运于西北矣。”

这里的西北也就是右下,就是先天八卦艮卦的方位,我们手指执笔在笔的右上,巽卦方位,“始艮终乾、始巽终坤”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理解。宋代以前,定笔书写,以腕旋转画圆,始于手腕,每个字都在一个圆中;到了宋代,笔法失传,已经不定笔书写,写字始用手指,写成的就是方块字。

我们知道包世臣的老师是邓石如,而邓石如得笔法于程瑶田,从师承关系而言,猜测一下,包世臣是懂得笔法的,只是密不外传。

内擫外拓

行笔在一定范围绕圈,五势形成有实线和虚绕。实线是看得见的点画和连带线;虚绕看不见的,就是笔在空中绕动,动作存在,无墨迹显现。笔迹的运行轨迹,并不完全形成环形曲线,但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八法点画的形成过程,从纯粹理想层面讲笔迹的运动方式,从笔锋从开始行笔直到结束,均沿着不同曲线变化行笔,包括顺时、逆时针运行,这样在不同的方位就自然形成顺、逆各八种形态,程瑶田《书势 点画》曰:

尝试论之:点画者,生于手者也。手挽之而向于身,点画之属乎阴者也;手推之而麾诸外,点画之属乎阳者也。一推一挽,手之能为点画者如是,舍是则非其所能也。

又曰:

何以推挽皆有八形之变也?

今夫人之立而四顾也,前后左右四方也。而前后皆有其左右,左右皆有其前后,合之则八方也。其写于纸也,亦若是则已矣。是故吾挽而写之,则右旋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如此者八形也。吾推而写之,则左旋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如此者亦八形也。

八法每个点画都有左旋右转,也就是可阴转而得,也可阳旋而成,其阴阳之势,形成有弧度的点画形态。康定斯基《论点线面》:

“原来是直线,但不断受到两端的压力,偏离了笔直的路线——这种压力越大,偏离的角度就越大。偏离途中,向外的张力越大,最终达到自我圆满。”

点画的弧度,如同给直线两端施压使其弯曲,这样就构成不同的张力倾向,阴阳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用笔特点,我们都知道关于二王用笔特点的不同,有“内擫”“外拓”之说,元代袁裒《总论书家》中说:

“右军用笔内擫而收敛,故森严而有法度;大令用笔外拓而开廓,故散朗而多姿。”

虞世南《笔隨论·释行》:

“故覆腕抢毫,乃按锋而直引,其腕则内旋外拓,而环转纾结也。旋毫不绝,内转锋也。”

《笔隨论·释草》:

“草即纵心奔放,覆腕转蹙,悬管聚锋,柔毫外拓,左为外,右为内,起伏连卷,收揽吐纳,内转藏锋也。”

内擫向内按压,为右转。外拓向外拓,为左旋。也就是笔势向左顺时针运动为外拓,笔势逆时针向右旋转为内擫。孙晓云在《书法有法》一书中说:

“右转笔时,掌心向内,食、中、无名指指尖分别用力,即是“内擫”。“外拓”刚好相反:“拓”,大指压笔杆,呈“押”状,指左转的用笔。“内擫”和“外拓”是形容手的动作的连续状态,而绝非是字具体的笔画状态。”

“右军用笔内擫”,是指用笔以内擫为主;“大令用笔外拓”,也是说以外拓为主。书写过程,只用“内擫”或只用“外拓”都是行不通的,可以以互文理解,书写内擫外拓缺一不可。张怀瓘《论用笔十法》:

“阴阳相得:谓阴为内,阳为外,敛心为阴,展笔为阳,须左右相应。”

点画的阴阳,取决于笔锋行笔的方向线路,做到这一点,字的形态辨识就没有问题,八法用一套数量有限的点画系统,用于构建整个书法的点画体系,易于掌握,特征明显,八个点画既可以组成千万复杂的字体,也能使其具有识别度。

同时八法点画的演化形态,符合人体书写时的体势习惯,书写自然方便得力,另一方面,点画演化的结果,八个点画体势符合“抑左扬右”的原则。从现代出土的战国简牍墨书文字中,可以看到横向大量向右上倾斜的趋势,横画的倾斜也使整个字势亦随之向右上倾斜,这也逐渐演变为楷书的横向右上倾斜的姿态,这些是自然书写的结果,同时也符合结字的原则。。

点画的自然形成,是笔锋运动呈现的各种变化,八法和五势是笔运行的自然之势,是笔法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古人法天则地的结果。用清代程瑶田《书势 点画》画来说,就是:

“因其自然,点画之变形,亦运之以天而已矣。”

发布于 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