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静社|李商隐《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读记

 采芹生 2023-05-17 发布于辽宁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
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风前类楚囚。
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卷枕江楼。
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读      记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故后人辑录时列为未编年诗。
       关于这首诗的寓意,大致有三种观点:
       一、感际遇说。
       程梦星认为“深感其不得立朝也”,但解得很牵强,故又云“存之再考”。
       二、狭邪艳情说。
       古今大多数笺本持此说。中华书局本更是认为:“'非秦赘’,非谓己赋悼亡,乃谓彼此虽曾入其门然非赘婿,暗示系狭邪艳情。'相携’句追溯从前,'花下’喻指狭邪之家。”
       我对这个观点是怀疑的。
       第一、作者已然在首联说过“同君身世“,如果“相携花下”是指曾经一起狎妓的话,那就是说两个人一起狎妓时所交往的女子都亡故了。这种巧合,令人难以信服。
       第二、如果闲话仅是旧年狎妓之事,便为之作新亭对泣状,有些过了吧?
       第三、尾联之意,女子亡故了,在地下也会思念活着的人(伤春)。
       活着的人新亭对泣,死去的人旧情不变,这怎么看、也不像是冶游狎妓之作。

       三、悼亡说。

       朱彝尊、冯浩、姚培谦、张采田等持此观点。

       我觉得,这首诗是借写李定言之事而悼亡自伤,“同君身世属离忧”这一句,已然说明了这一点,只是作者除了在首联点明、后面托李定言而言之罢了。

       “同年“,同年及第。这里指文宗开成二年(837年)与李商隐一同考上进士。
       “李定言,平生事迹不详。许浑有《李定言殿院衔命归阙拜员外郎迁右史因寄》。
“曲水〞,即曲江。

       首联以海燕、流水意像兴起,点出李定言的身世、并代入自己与之相同的身世,为后文一笔两写铺笔。
       “海燕”,即燕子的别称。古人认为燕子产于南方,须渡海而至,故名。非是海鸟属类的海燕。
       “参差”,即“差池”,形容鸟飞上下不齐,喻分离。
       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海燕参差”是反用其意。
       “沟水流“,用卓文君《白头吟》典:“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喻男女分离。
       “属”,跟随、伴随。
       “离忧”,忧伤;遭遇忧患;离别的忧思,离人的忧伤。
       这一联的意思是:你和我身世相同、离忧相随,如同海燕分飞、沟水背向而流。
       颔联承首联的“同君身世“,写两个人同病相怜之状。
       “秦赘”,《汉书·贾谊传》:“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
       “对泣”、“楚囚“,用《世说新语·言语》中“新亭对泣”之典:“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此处喻悲伤而相互哭诉。
       “风前”,季抄本、朱本、蒋本、戊签本、席本、钱本、影宋抄本作“风前”,中华书局本作“春天”。
       这一联的意思是:今日我们俩相携花下、已非秦赘(丧偶独身);我俩在风中悲伤地哭泣、相对倾诉。
       此联上句的“非秦赘”(丧偶),正是承接首联的下句,既是对首联下句的交待、又引出下句“对泣”。
       若按“狭邪艳情说”的观点,此句是回忆当初相携狎妓、非狭邪之家的“秦赘”,则与首联的承接就断了。况作此解,此联上句谐谑、下句悲伤,谋篇太别扭、太不伦不类了。
       颈联顺“对泣〞转笔、以景写情、追思逝者。
       “侵”,蔓延、覆盖。
       “穿苑路”,穿过花园的路。
       “枕江楼”,依江而建的楼房。
        这一联的意思是:穿过花园的路已长满青草;江畔的楼中珠帘不卷。
       此联谓人已故去,苑中无人走动,楼中无人卷帘(人去楼空)。
       尾联顺颈联的追思,合笔而安慰好友。
       “五胜”,五行相胜。《隋书 ·志》:“秦兼天下,颇推五胜,自以获 水德之瑞,以十月为正。”诸家笺本均据此认为“五胜”指水,非是,因为此解、则与下句“地下”相矛盾,故此“五胜”在处只是指秦地而已。
       这一联的字面意思是:不要惊叹香骨埋于秦地;她若地下有知,也会因伤春而愁白了头。
       此联的寓意是:她纵然逝去,在地下也会思念着你,并为此而白头。

       这是一首追思逝者并劝慰好友、同时又融入自己的悼亡情绪的一首诗。由于作者巧妙合理的谋篇,将这三种情绪、不露痕迹地融合在一起。
这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首联点明好友的离忧、因为紧接着插入自己“同君身世”的表达,因此之后的着笔虽然都是在写好友,也都相当于在写自己。这样写来,就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作者的“同君身世”、又是一种什么情形呢?
       这种这种“言他而表己”的委婉谋篇笔法,也是一种“举重若轻”之法,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疏理一下这首诗的脉络:
       首联以“海燕”、“沟水”的意像兴起、点出好友的离忧身世与自己相同。颔联承首联,写两人离忧的原因和悲伤之状。颈联转笔,追思逝者。尾联合笔,劝慰好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