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帧夏山小景,清凉一下

 夕妙斋 2023-05-17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我们前面介绍过,清代宰相画家董诰,特别喜欢画春景山水,其实,他的夏景山水也画得非常出色,例如现收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夏山十帧》,是一本十开的夏景册页,纸本淡设色,作品尺寸不大,每幅只有23.4x31.5cm,墨气淋漓、绿树阴浓、生机勃发、满纸烟云、清爽宜人,画面充溢着静穆安详的气息,从容不迫,纯净自然。令乾隆皇帝龙心大悦,每开都亲自御笔书写题诗。

根据题跋可知,这本册页创作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时年董诰仅34岁,对于其漫长的艺术生涯来说,这应该算中早期作品,可见其家学渊源之深厚与本人艺术天分之高。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云岫蒸奇
乾隆御题:
出岫无心仍作岫,其奇原一气之蒸。
草亭惯坐看山者,忽讶谁为增几层。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松岩销夏
乾隆御题:
或坐溪亭或岩洞,同为销夏致无同。
松风一例拂烦暑,操出冰弦不藉桐。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莲塘摘艳
乾隆御题:
谁欤闲泛采莲舟,托意应知有所由。
序读昌黎温处士,于君子内拔其尤。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水阁微吟
乾隆御题:
乘凉水阁试凭栏,幙影轻摇波面澜。
凝思伊人如摘格,不为岛瘦定郊寒。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湖船茗话
乾隆御题:
闲浮兰舫傍溪塘,树下阴铺风度凉。
却看船头安若铫,对谈人必陆和张。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林扉挹爽
乾隆御题:
林扉深护曲崖隈,几架虚轩向水开。
似听蝉声深树里,也知早晚报秋来。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柳溪过雨
乾隆御题:
霭霭蒙蒙望欲迷,柳丝湿共雨丝低。
渔人此日艰垂钓,两两收船泊浅溪。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晚凉闲泛
乾隆御题:
风吹水面晚来凉,橹摇奚僮泛野航。
不肯言旋饶逸兴,迟升明月漾寒光。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风轩留客
乾隆御题:
碧梧之下敞溪堂,对坐幽人好纳凉。
中妇已曾具鸡黍,相知应是剧谈长。

图片
清 董诰 夏山十帧册 灌木回汀
乾隆御题:
溪亭旷望接长空,背峙嘉阴灌木丛。
底事清芬拂帧面,香光本自有家风。
甲午(公元一七七四年)孟夏御题。

董诰(1740年-1818年),字雅伦,号蔗林,浙江省杭州府富阳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于顺天府(今北京市),清代大臣、书画家,官至大学士。工部尚书、画家董邦达长子,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

我们欣赏董诰的山水,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书卷气,董诰曾有一联云:“古今来几许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件事,还是读书。”由此可见,成就董诰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不仅在于良好的家世背景、高人一等的天赋,勤于读书,也是至关重要的。读书,是中国画荡尘脱俗的绝佳蹊径,也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终生不辍的功课,你以为呢?欢迎在文末留言发表意见!

  • 本文由南山子春秋独家编辑整理撰文,转载请标注出处,谢谢合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