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精神养生之——修德怡神

 dawn的图书馆 2023-05-17 发布于贵州

《礼记·中庸》载:“大德一必得其寿。”道德高尚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开朗,如此则神安志宁,气顺血调,形与神俱,乃得健康长寿。唐代孙思邈曾明确指出:“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明代王文禄在《医先》中更是直接指出:“养德、养生无二术也。”诸子百家均将修德养性列为摄生首务,可见其对人体健康所起的重要作用。从中医学来看,道德修养与脏腑阴阳协调具有内在联系,即《黄帝内经 太素》所说,“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阴阳气和”即指阴阳和谐,可见德行高尚的人之所以能健康长寿,其秘诀在于“德全”能使人身心安详舒泰,阴阳之气平秘调和,如此则体健寿长。

现代医学则认为,人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活动的生物有机体,心理活动的变化,可导致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相应改变。一般而言,道德修养高的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相对稳定,体内的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分泌正常,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得以强化,对健康长寿极为有利。因此养生调神应以修德为首务,修德则以修心为中心,修德养神的过程是人与社会和谐互动过程中精神、情绪平适、安适的过程。具体宜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修德

一、仁德常驻,爱心永存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说“仁者寿”,指出具有仁爱之心的人会长寿。何谓“仁”?孔子及孟子均总结为“爱人”。価家的“仁”即指人的爱心,或完美的道德修养。孟子尚指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重视道德修养,长存仁爱之心,能使人始终与他人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自然心神无忧,精神愉悦而有益于健康长寿。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写道:“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仁与德有着重要的联系,修身与养德都是为了追求仁,有着非常高尚的境界。孔子、孟子的仁德思想让他们分别以73岁和84岁的高龄,成为他们所在时代的长寿之星。

二、胸怀坦荡,光明磊落

常言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道德品质高尚之人总是心胸豁达宽广,心怀坦荡,不干损人利已之事,不贪不义之财,不做伤天害理的勾当。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自然心安理得,心神安宁,生活在舒心如意的气氛中,其乐融融。如此则内环境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

巴西医生阿尼塞托·马丁斯曾耗时10年对580名贪污受贿官员和同样数目的廉洁官员进行追踪调査,结果前者有60%生病或死亡,后者生病及死亡的比例只有1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胸怀坦荡、行为光明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

三、乐善好施,豁达开朗

孙思邈在《仟金要方·养性序》中指出:“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 “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 “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可见养性就是以“善”为特征的道德修养。

一个人性善好施,以奉献为荣,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感激之情,他从中获得的内心温吸缓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急,从而能很好地维持其脏腑阴阳的协调与平衡,有益于维护其身心健康。

豁达则是一个人在为人处世中所表现出来的宏大度量。豁达之人必是开朗之人,也是胸怀博大之人,这样的人喜悦之情常现,不会因计较个人得失而整天愁容满面。如此,则鲜有烦恼、忧愁、厌恶等不良情绪。《内经)指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近年来对90岁以上长寿老人的调查表明,长寿的主要原因不在物质而在精神。长寿老人能够长寿的原因与其心胸豁达,性格开朗,广交朋友,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四、谨守操品,德全不危

健康的心理来源于个体对自身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正确认识和把握。道德高尚的人往往能遵循社会规范行事,从而减少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和挫折,保持心理健康,《内经》所谓“德全不危”亦有此意。反之,道德品质低下的人,现实中总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导致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困难,常常被贪获、嫉妒和级恨的心理包围,容易发生心理障碍和疾病。

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子,庄子提出为人处世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欲壑难填,胡思乱想,永不满足,心神便处于无体止的混乱之中,并由此严重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引起机体气化功能的失调,导致气机紊乱而疾病丛生。因此,纯正思想,以理性和意志控制人的过度欲望,摒弃个人私欲也就避免了精神受到的纷扰。

古人所言“寡欲”绝非无欲,而是要尽量减少过多的、不必要的私欲,并充分认识过欲的危害,以理收心,以德养性,如此则可内守精神,使机体和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才能有健康的精神心理。

五、恬淡虚无,淡泊名利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恬淡”乃道家之语,即内无所蓄,外无所逐,意谓心神宁静而不妄为;“虚无”即虚极静笃,臻于自然,意谓心无杂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进一步指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恬淡虚无即指摈除杂念,畅遂情志,神静淡泊,以使心神保持“清静”之态。《道德经》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如果整日想入非非,好高骛远,处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忙碌于实现不了的私欲,结果所愿总是不遂,所求总是不得,必致心情不悦,心神躁动,五脏六腑之气机紊乱,精气日益耗损,形体必因之而多病早衰。可见调神摄生,贵在对“外物”要“少欲”,少欲就能恬淡,恬淡则心清气顺,精神内守,五脏六腑气机协调,精气日渐充实,形体随之健壮,自可少病延年。

即如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文子·九守》中指出:“夫精神志气者,静而日充以壮,躁而日耗以老。”心清气顺,静养心神,必须做到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妄想一病,神仙难医”,不知足,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苦闷等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凝神敛思、闭目制眼、各安本位等措施则有助于心安神静。

《内经》及后世医家主张的恬淡虚无,并非要世人胸无大志,碌碌平生,而是要人们排除私欲,不为名利所困扰,而宜孜孜于事业,以期有成,造福社会。我们应当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恬淡虚无”,养生的目的是增进健康,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我。

第五节调志摄神

人的情志也称情感,它是人在接触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的综合反映。情志活动适度,调和而有节制,则有利于机体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进行。现代研究也表明:良好的性情有助于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能提高人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人的情志是不断变化的,不论自然,社会和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随时都可能激发人们的情志变化,致使人的情绪状态总是不稳定。正常人对外界刺激能作出适度和恰当的情绪反应,且开朗、乐观、愉快、满意等积极的情绪总是占优势,这是人类热爱生活的表现。但若因内、外因素影响而导致情志放纵、偏激,超过机体的耐受程度,扰乱并影响人体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行时,小则引起功能失调,大则导致疾病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对人体的健康带来危害。

验之临床可以发现,心理障碍和疾病往往是受外界刺激后不良情绪长期累积和持续发展的结果。因此当情志过激时,应及时通过主动的控制和调节,调志以摄神,避免不良情绪对人体内环境的进一步损害。过激情志产生时,以下方法可酌情选择运用。

情 志 相 胜 法

当产生不良情绪时,可根据情志之间存在的五行生克制化规律,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协调情志,饮复或重建精神平和的状态。

金元医家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阐述了这一方法:“悲可以治怒,以怆侧苦楚之官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

(一)喜伤心者,以恐胜之

本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者。喜为心志,过喜则心气涣散,神不守舍,严重者表现为精神恍惚,喜笑不休;恐令气怯,骤然令人惊恐,则能收敛涣散之气机。

《儒门事亲》记载:有一位姓庄的医生,曾治疗因欢喜太过而致病的人。庄医生给病人切脉的时候就装作很惊讶的样子,开药的时候对病人说缺几味药,必须回去拿,于是便一去不返。由此引起了患者的怀疑,认为医生不再来是因为自己患了重病,并渐渐由怀疑、不安转而产生恐惧,继之由恐惧产生悲哀。于是病者悲泣,对他的亲朋好友说“我活不了多久了”。庄医生听说病人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知道其疾病很快就能痊愈,便重新上门讲明病情和治疗,好言安慰病人。此即“恐胜喜”。

(二)思伤脾者,以怒胜之

本法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情绪异常低沉者。思为脾志,过度思虑则脾气郁结,运化失常,怒令肝气升发,郁结之气可得宣散。

《续名医类案》载:一富家妇人,因为思虑过度,二年余不寐。张子和诊察后说“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脾主思故也”,并暗中与其丈夫约定,用刺激其发怒的方法来治疗疾病。于是每次上门诊治的时候只是饮酒,不开一方,还多收诊金。几次三番之后,病人果然大怒,汗出,当夜就困倦思睡。在这种刺激下,又过了八九天,慢慢地食欲渐开,脉象转而平和,疾病痊愈。此例说明了思之甚可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气不行而结聚,阴阳不调,阳亢不与阴交而不寐。当怒而激之,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平调而愈。

(三)悲伤肺者,以喜胜之

本法适用于因神伤而表现为情绪抑郁低沉者。悲为肺志,过悲则肺气不敷、制节失职;喜令气机和缓散达,肺气得以恢复正常宣降。

《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轶事: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竞诊断为月经不词。那位巡按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声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至极”。自此,每忆及此事,就大笑一番,乐而不止。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错误引其发笑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四)恐伤肾者,以思胜之

本法适用于因惊恐而致坐卧不宁,多疑易惊者。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神气禅散不能敛藏;思则气结,可以收敛涣散之神气,使患者主动地排除某些不良情绪,达到康复之目的。

典型例子如“杯弓蛇影”的故事。《晋书·乐广传》记载:乐广有一个平常走动很频繁的朋友,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来拜会他。这天,朋友终于来了,乐广就向他长时间不来的原因。朋友说,“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当时厅内墙上挂有角弓,乐广想到杯中的蛇可能是角弓的影子。于是端来一杯酒放在同样的位置,让宾客仔细观察对照蛇影和墙上角弓,宾客顿时明白了原因,病自然就好了。“杯弓蛇影”这一成语说明因恐惧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消除疾病,恢复健康。

(五)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本法适用于因情志抑郁而致气机郁结或因怒而致情绪亢奋不宁者,尤其适用于自觉以痛哭为快者。怒为肝志,暴怒则气血逆乱,神迷惑而不治;悲则气消,血气得以消散下行。

《儒门事亲》中记载:张子和曾治疗一个病情复杂,久经其他医生诊治不能痊愈的妇人。张子和根据四诊推测病人是少阳病证,为了证实诊断结果,于是问病人是不是常常想大哭一场。妇人果然有这一症状。张子和曰:“少阳相火,凌烁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告。肺主悲,但欲痛哭而为快也”。于是张子和鼓励其尽量痛哭,随后其病得以康复。

此病例为木火灼伤肺金,肝肺气郁,故以哭出为快。在运用“情志相胜”之法调节患者的异常情志时,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致病的情志刺激,或是采用突然强大的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的强化性刺激。总之,后者要超过前者,才能达到以情制情的治疗目的。同时还要注意对象的性格特征,要对情志的转换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且不能具有极端性格。

二、移情法

又称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情绪和意志,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之与不良的刺激因素脱离,从而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续名医类案》中说:“失志不遂之病,非排遣性情不可。”“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生活中有些患者往往因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件上,整天胡思乱想,以致产生苦闷、烦恼、忧愁、紧张、恐惧等不良情志。如遇此种情况,则可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转移其思想焦点,或改变周围环境,使患者与不良因素脱离。

移情的方法有很多,应用时可根据不同人的心理、环境和具体条件,采取不同的措施并加以灵活运用。

这里介绍两种常用的移情法:

1.琴棋书画移情

《北史·崔光传》说:“取乐琴书,颐养神性。”《理瀹骈文》亦说:“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在烦躁不安、情绪不佳时欣赏音乐、戏耍等,可使精神振奋,紧张和苦闷的情绪也会随之而消。平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事自已喜欢的活动,如书法、绘画等,可排解愁绪,寄托情怀,舒畅气机,顾养心神,有益于身心健康。

2.运动移情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有效地把不良情绪发散出去/使机体重臻平衡。研究表明:人在运动时,大脑会释放一些能引起精神愉快的化学物质一一内啡肽。内啡肽分泌得越多,人的愉快感、放松感越强。因此,经常从事体育运动能显著地松紧张感能消除失望、沮丧情绪。

如果遇有情绪紧张,郁闷时,不妨转移环境,转移注意力、去参加体育活动或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以形体的紧张消除精神的紧张,既强健了体魄,又愉悦了心神。尤其是传统的体育运动,因其锻炼中主张动静结合,松静自然,因而能使形神舒畅,心神安合,达到阴阳协调平衡,锻炼之中自有一种浩然之气充满天地之间之感,一切不良情绪随之而消。

三、升华法

升华,就是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将其化作行动的动力,投身于事业生活中去。

如两汉时期的司马迁虽惨受宫刑,但其以坚强不屈的精神全力投入《史记》的撰写之中,把身心创伤这一不良刺激变为奋发努力的行动,以舒志解愁,调整缓解心理矛盾,转移不幸遭遇所带来的痛苦心境。

四、超脱法

超脱,即超然,是在思想上把事情看淡,在行动上主动脱离导致不良情绪的环境。

如高考落榜后,有的考生灰心丧气,感到前途无望,更有甚者竟想轻生,这时应冷静想想考试的意义。“天生我材必有用”,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一个人只要不气馁,振作精神,面对现实,前途总是光明的。

五、暗示法

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法,诱导患者不经逻辑的思维和判断直接接受被灌输的观念,主动树立某种信念,或改变其情绪行为,达到缓解不良情绪的目的。一般多采用语言暗示,也可采用手势、表情,或采用暗示性药物及其他暗号来进行。暗示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行为,而且能影响人的生理功能。

《三国演义》中“望梅止渴”的故事,即是暗示法的实例。早在《内经》中就已记载了暗示法的范例。如《素问·调经论》说:“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适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意思是说医生要先在患者针刺的地方不停地进行按摩,并拿出针给患者看,然后说我将把针扎得很深,这样,患者必然会集中注意力,使精气深伏于内,邪气散乱而外泄,从而提高针刺的疗效。

暗示时要特别注意:人的受暗示性是各不相同的,这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及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密切相关,亦与年龄有关,而人的智力水平与文化程度在能否接受暗示方面并无决定性作用。施术前要取得对象的充分信任与合作,每次施术过程应尽量取得成功。如不成功,则易动摇对象的信心,影响其对施术者的信任,做第二次暗示时就会困难很多,成功的希望也就相对较小。

六、开导法

开导,是指通过交谈,用浅显易懂的道理,经过劝说引导,使患者主动解除消极情绪的一种调畅情志方法。

《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明确了言语开导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告之以其败”,即指出不良情绪状态和行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引起患者对不良情绪行为与疾病发生关系的重视;“语之以其善”,即指出只要措施得当,调节及时,摆脱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健康是可以恢复的,使病人在正确认识情绪与疾病关系的基础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导之以其所便”,即讲明调养的具体措施,使患者的行为能有所参照;“开之以其所苦”,即让患者充分表达与释放内心的苦闷与压抑,帮助患者解除紧张、恐惧等消极的心理状态。

可见开导法就是正确地运用“语言”这一工具对患者进行启发和诱导,解除其思想顾虑,使其形成对待事物的正确心态,从而避免不利的情志和错误的行为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开导最常用的方法有解释、鼓励、安慰、保证。解释是开导的基本方法,是使对方明白事理,以理制情,这样自然可保持正确的心态;鼓励、安慰和保证是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建立信任和树立信心的具体方法。

一个人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或遭遇不幸时,可找自己的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苦衷,以便从亲人、朋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

七、节制法

节制即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的方法。

《吕氏春秋》云:“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重视精神修炼,首先要

节制自己的情感,才能维持心理的协调平衡。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状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体液)调节,而情志则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影响内环境。七情太过,不仅可直接伤及脏腑,引起气机升降失调,气血逆乱,还可损伤人体正气,使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减退。所以情志既不可压抑,也不可过,贵在有节适度。喜怒之情,人皆有之,喜贵于调和,而怒宜戒除。

养生名著《老老恒言·燕居》中说:“人借气以充其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心一发,则气逆而不顺,窒而不舒,伤我气,即足以伤我身。”可知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因此节制调节过激倩绪首当节制“怒”。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医学心悟》归纳了“保生四要”,其中“戒嗔怒”即为一要。《泰定养生主论)强调养生要做到“五不”,把“喜怒不妄发”列为第二。戒怒最重要的是能以“理”制怒,一旦发怒或将发怒,应该先想到怒足以伤身;或以“耐”养性,使怒气消于缓冲中,或转移注意力,使怒失之自然。

此外尽量避免忧郁、悲伤等消极情绪,使心理处于自得的乐观状态,正如民间俗语所言,“身宽不如心宽,宽心者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如此自然内不生火,气顺血充,健康恬愉。

八、疏泄法

疏泄法是指将积录、压抑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法宣达、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古人说“不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

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候要多于顺境的时间。当面临较大的情感压力时,及时适当地发泄情绪,可以缓解紧张,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否则压力便会影响脏腑功能,日久必然使气血失和而为病患。

疏泄法符合中医学“郁则发之”“结则散之”的防治思想。事实证明,疏泄法可使人从苦恼、郁结甚至愤怒等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需要疏泄的情志大多为恶劣情绪,故宣泄时既要方法适当,还要宣泄适度,否则同样会损伤脏腑气血而为病,即所谓“悲哀喜乐,勿令过情,可以延年”。

疏泄可有直接疏泄,如哭泣便是一种直接的疏泄方法,有研究表明,因感情变化而流出的泪水中含有两种神经传导物质,当这两种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后,悲伤、痛苦的情绪也会随之得到缓解。此外还有间接疏泄,如通过倾诉、赋诗作文、歌唱等,也可将心中的不良情绪宣达出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