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赢得朝鲜战争的唯一希望破灭之战——华川阻击战(四)

 源来花开401 2023-05-17 发布于辽宁

接上文:美军赢得朝鲜战争的唯一机会破灭之战——华川阻击战(三)

喜欢看NBA的篮球迷们应该知道,转换进攻时的快攻是最容易得分的分式,因为阵地进攻时对手已落位,强攻需要付出极大努力,而转换进攻时的快攻对手防守空虚,得分基本如探囊取物。

上个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转移阶段就是如此,我军在攻守转换时吃了大亏,导致我军第五次战役“虎头蛇尾”,损失惨重,彭德怀更是称其为生平“四大败仗”之一。

伍 | 范弗里特“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志愿军面临最危险局面

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志愿军“乾坤大挪移”将主力第3、9兵团转移东线,捏了南朝鲜第三军团的“软柿子”,彭德怀“声西击东”的一招,着实出乎李奇微意料之外,但李奇微并没有惊慌失措。

文章图片1

5月19日,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志愿军的攻势减弱的时候,李奇微飞抵美第10军指挥部,与范弗里特、阿尔蒙德以及美第9军军长霍克等人一起商讨美军将要采取的行动。

在咒骂了南朝鲜军队的无能和决定把南朝鲜第三军团解散之后,会议一致认为,虽然在中国军队发动的攻势面前,美第2师至少损失了900人以上,东部战线向南后退近百公里,但是,由于美军在中部战线的阻击,使战线形成一个很大的凸形,中国军队的宽大的侧翼已全部暴露,况且,中国军队的“礼拜攻势”到了强弩之末的时候,现在正是联合国军反击的最好时机,“是给中国人一点厉害的时候了。”

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攻守易势、敌人变弱的那一瞬间,无疑是战场上千载难逢的良机。

文章图片2

会议决定立即集中4个军13个师的兵力,以摩托化步兵、坦克、炮兵组成的快速反应和机动的“特遣队”,在空军和远程炮兵的支援下,沿着汉城至涟川、春川至华川、洪川至麟蹄的公路实施多路快速的反击。

美军的反击是经过长时间的筹划,并在精密组织下进行的,是美军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全线反击,范弗里特为这次反击行动制定的初步目标依旧是“堪萨斯线”。

“堪萨斯线”,是“撕裂作战”没有达成的目标,即从临津江口向东到涟川,而后沿着三八线南侧连接永平、华川、杨门、大浦里所构成的一条防御线,这是朝鲜国土东西最窄、被认为最容易实施防御的一条线。

“堪萨斯线”将是一条对朝鲜半岛来说十分重要的线。是在军事上,美国一方一直追求的一条线,也是在政治上中国一方一直不能容忍的一条线。然而它却正是最接近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所划定的“军事分界线”的一条线。

美军的反击部署是:

西线,汉城正面的美第1军向东并列配置南1师、美骑1师、美25师、英28旅和加拿大旅,其正面是我军的第65、64、63军,进攻方间是涟川,铁原。

中线,美第9军从西向东配置南2师,美24师、南6师和美7师,其正面是我军的第62、60、15军,进攻方向是金化、华川。

东线,美第10军在洪川北侧至下珍富里的70公里的战线上,由西向东并列配美陆战1师、187空降团、美2师和美3师,与东海岸的南第1军团策应,“集中捕捉由中国军队”发动的第二次春季战役所形成的凸部里的第15、20、27军和第12军,在这个地段的具体分工是:陆战一师负贡麟蹄、寒溪公路以西地段,进攻目标为杨口;美第2师和空降团负责该公路以东地段,进攻目标是麟蹄;美第3师配属南第8、第9师,以苍村里为进攻目标。

所谓“捕捉中国军队”的含义是:在以往直线平推战术的基础上,增加机动力量,恢复在战场上的野战式作战,强调部队突破前沿后即向对方的“根部”猛烈突击。这是范弗里特对其前任李奇微北进战术的修正,其中范弗里特居然吸收了志愿军“迅猛穿插”、“切断后路”、“迂回包围”等战术特点。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范弗里特敲定了进攻时间:

1、20日,西线美1军首先发起反攻;

2、23日,中部美9军、东部美10军发起全面反攻;

3、26日,南1军团顺便也发起反攻。

文章图片3

战争进行到此时,在前线上作战的南朝鲜军队只剩下一个军团了。直接与中国军队在一线作战的已都是美军最精锐的部队。

作为美军中并不多见的运动战专家,范弗里特早就想要发起全面进攻,但是,是用他自己的方式。

范弗里特并不认为一线平推的方式能够获得胜利,在他的军事哲学中,只有分割、包围敌人,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是能在短期内决定胜负的最佳战术。

在最糟糕的时候,志愿军遇见了一位高段位的对手

更糟糕的是,范弗里特手上有着执行一场真正闪击战所必须的一切条件: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空军、能够高速前进的机械化部队、以及当时全世界最先进的无线电通讯体系。

文章图片4

范弗里特

5月20日,在范弗里特的指挥下,美第9军部队纷纷东移,西线美军第1军向志愿军第19兵团64军(原华北军区3纵)、65军(原华北军区8纵),中线美军第9军向志愿军第19兵团63军(原华北军区3纵)、第3兵团展开反攻。5月23日,东线美第10军向志愿军第9兵团亦反攻。美军各部以强力装甲部队为先导,组成一支支装甲特遣队,对撤退中的志愿军各部之间的空隙进行穿插分割,企图切断志愿军退路,分割包围志愿军于撤退途中,以达成歼灭志愿军主力的目的。

而不幸的是,志愿军预定后撤的时间也是23日。

对于美军可能的反击,彭德怀早有思想准备。

为了防止我军撤退时被美军尾追,防止第四次战役后期曾出现的被动局面重演,21日彭德怀给第3兵团、第9、第19兵团、人民军前线指挥部打电报,并报军委和金日成,明确规定:

为争取主力休整,总结作战经验,造成尔后有利战机,以便更多地歼灭敌人,决将各兵团主力转移至渭川里、朔宁、文惠里、山阳里、杨口、元通里之线及其以北...各兵团留一个师至一个军的兵力,从现在位置起,采取机动防御,节节阻击杀伤消耗敌人,争取时间。

在详细地规定了各兵团的撤退路线后,彭德怀还是不放心,第二天又急电各军:“根据敌人以前的习惯,在我军停止进攻后往往利用其高度机械化条件,对我进行“磁性战术'(即紧随我军追击),企图消耗疲劳我军。在我军北移休整时,敌至会尾随我军北进是背定的,但敌进攻速度的快慢情况,则以我军实施机动防御得好坏而定,此次北撤时,我军最后抵抗线亦即原第五次战役反攻发起时的阵地线为限。”

于是,各兵团遵照彭德怀指示做好了相应的后撤安排:

文章图片5

1、志愿军第19兵团主力转移至渭川里、涟川以北地区休整,留1个军(或4个师)从议政府、清平川之线,利用东豆川、抱川、机山里线南北有利地形,采取纵深配备,阻击敌人。
2、志愿军第3兵团主力转移至铁原、金化地区休整,留1个军于加平、春川(不含)线开始布防,利用华川以北山区节节阻击敌人。
3、志愿军第9兵团主力转移至华川、山阳里、金化(不含)以东地区休整、留1个师利用昭阳江及华川湖节节阻击敌人。

但是,致命的是,我军是在“第五次战役胜利结束”的思想大背景下开始北移的,绝大多数官兵认为北移是“得胜回师”的行动,即使意识到自已部队严重的疲劳、饥饿的现状,但很少有人能够十分客观地正视目前是疲惫之军的大规模撤退。

如此数个兵团十几万人的转移撤退,如果没有极其冷静、极其严密的组织和控制,一旦敌情变化,很容易造成混乱,甚至导致大规模的溃败。

从表面上来看,志愿军的后撤部署似乎没有什么大问题,路线、时间、阻击部队,该有的都有了。

然而,稍微仔细一看,整个部署的漏洞却是一个接一个:

1、9兵团只安排了1个师在后面阻击,这点兵力无论如何没法覆盖9兵团的整个后撤路线;

2、3兵团看起来好像放了一个60军,但60军的179、181师此前都被划给其他军指挥,实际上60军手上能用的只有一个180师,和9兵团是一回事;

3、19兵团虽然确实放了一个军,但放的是兵团里最弱的65军。

文章图片6

志愿军各级指挥员,包括兵团一级的高级指挥员,对美军反击的速度、规模和凶猛程度估计严重不足,撤退计划制定得不周密,对志愿军总部的撤退计划落实得不坚决,有的兵团甚至没有按照总部的撤退计划执行。

某军长回忆,当他找兵团参谋长请示撤退事项时,这位参谋长不经意说了一句:“撤退嘛,早撤一天,晚撤一天,没有什么关系。”

此时整个志愿军的心态都跟这位参谋长似乎有些相似。在整个志愿军撤退前,志愿军司令部下令预备队39军提前一天先行撤离,“避免和大军挤占道路”。

本来,如果这次战役还是李奇微指挥、还采取其平推战术的话,志愿军的撤退部署其实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然而,问题就是出在这里,所以说知己不知彼、墨守成规、刻舟求剑害人啊。

联合国军的指挥官已经不单只有一个李奇微,而是李奇微+范弗里特。

志愿军在军事指挥上,撤退中没有严密控制公路要点,遭敌阻击时战术单调,加上各部队之间的协同松散,于是造成很多致命的空隙。在这种情况下,一且美军突破前沿,以机械化突击速度向纵深突进,就必将使我军防不胜防,而我军中个别指挥员在发生危机的时刻,表现得惊慌失措指挥混乱。这一切,使灾难的发生已经不可避免。

战争不依一方的计划而进行,甚至不按照双方的计划而进行。它有它的规律,有它的偶然与必然交织在一起的走向,有它安排下的生之喜悦和死之陷阱……

5月23日,就在志愿军后撤的同一时间,朝鲜美军向志愿军发起全面反攻。

抓住对手出拳后尚未收回的瞬间发动反攻,这正是彭德怀在第二次战役中运用的后发制人的绝招。

文章图片7

范弗里特完全掌握了其精髓,准确抓住了志愿军攻势力竭、转为撤退的有利瞬间,迅速集结、迅速出击。志愿军猝不及防,局面一时极其被动,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全局崩溃、输掉战争。

在范弗里特的运筹下,中路向春川、华川突击的美军第9军成为重点。在中路形成重点突破后,美军可分割志愿军东西线联系,随后向两翼卷击,包抄东线或西线志愿军部队,形成包围歼灭战的有利态势。这支美军与向麟蹄、杨口突击的美军第10军正在形成了一个包围网。

几乎在一瞬之间,中朝联军的防线就已经被美军全面渗透

除了防线上的漏洞之外,由于后勤补给严重不足,中朝联军在正面战场也是同样是非常吃力。

首先被正面击退的是人民军第1军团,23日晚,在3天的激烈战斗之后,第1军团无法抵抗拥有强大美式装备的南1师,被迫向北撤退,19兵团65军的侧翼就此暴露。

在中线,由于63军在23日晚向北撤去,19兵团和3兵团之间出现一个漏洞,美军先遣队立刻穿插而入。

后撤第一天(23日),志愿军的整个防线已经被当中切断

文章图片8

对于志愿军来说,比防线被切断更糟糕的是后撤当中的联络中断。

原本就十分缺乏通讯设备的志愿军,在兵团部、军部纷纷后撤赶路的时候,整个联络体系几乎是完全断绝的。

也就是说,即使前线的志愿军战士看到了敌人正在疯狂地穿插前进,却要很久以后才能把这个消息传达到所在的师、团一级,更别说军、兵团这个级别了。

由于信息传递的全面失灵,在美军全面反攻发起的第一天,志愿军整个指挥体系甚至没有做出太多反应

5月24日,志愿军面临的情况继续恶化。

美第9军主力开始从19兵团和3兵团之间的缺口地区疯狂涌入,彻底撕开了中部志愿军的防线。

文章图片9

当日,由于志愿军15军已按照计划提前撤走,东线第9兵团和第3兵团之间同样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隙。这导致60军第180师陷于三面受敌、背水作战的不利态势。美第24师先于第180师渡江,严重威胁第180师后撤的路线。

这时,已经发现志愿军防守部署有问题的范弗里特开始积极动作,他一边命令第10军立刻组织特遣队全速往麟蹄方向穿插,另一边让187空降团直接空降九万里。

范弗里特打算切断东线全部中朝联军的退路。

文章图片10

而他的这个计划,几乎就要成功。

5月27日8时,美军第7师先头部队17团占领华川。这个情况,正在组织撤退的第9兵团和人民军“金集团”并不了解。

美军在23日就已经发起全面进攻,为什么直到27日才刚刚抵达只有1天路程的华川地区?这是因为前面的180师拦住了联合国军前进的脚步。感兴趣的朋友可查阅: 抗美援朝最惨痛的教训——志愿军180师突围战斗(上)

此时,第9兵团的27军和12军已在麟蹄、县里等地区与尾追的美第10军展开激战多日。经过苦战,第9兵团已经打出了保障自己转移的时间和空间,然而美7师占领华川,这等于切断了第9兵团退路。

如果第9兵团不能打破美军封锁,美第9军将与紧追不舍的美第10军形成一个包围网,将第9兵团围在其中;如果美军进展迅速,甚至可能兜住人民军“金集团”(人民军3、5军团)。之前的阻击成果将化为乌有,志愿军9兵团和人民军两支主力兵团将面临灭顶之灾。

文章图片11

如果中朝联军被兜住的部队全军覆没,联合国军就赢得整个朝鲜战争了,在这一刻,是联合国军离赢得朝鲜战争的胜利最近的一刻。

这是志愿军参战以来面临的最危险局面。

客观的说,范弗里特和李奇微的这次配合堪称完美。

李奇微给出了最正确的反攻时机,而范里特用上了最合适的反攻战术。

如果把东线这批志愿军换成世界上其他任何一支部队,到了眼前这个时候,其结局恐怕已经可以盖棺论定了。

万幸的是,这支现在被称为志愿军的军队,曾经有过很多其他响亮的名字。

红军、八路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一连串的名字,代表了这支部队曾经历过的一段又一段艰难的奋斗岁月,而就在这些峥嵘岁月里,这支部队练成了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种特殊技能:

他们成为这个世界上最擅长在绝境中作战的军队

面临绝境,志愿军真正的战斗开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