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求幸福更优先,还是避免悲伤更明智?

 雷雳和学生们 2023-05-18 发布于河南

摄影师:魏小杰

追求幸福更优先, 还是避免悲伤更明智?

对幸福悲伤之辩的极端误解

凯文·班内特/文

张天钰、王静、上官筱然、卢传昊、刘杨、俞嘉莉、吴秋锦、柴睿涵、潘晨曦、李嘉悦、胡湘文、刘卓宇、吴一鸣、池隽晨、彭思雨、刘爽、黄安颜、徐黎茹、单文彦、代琪、阿依巴拉、夏定西、焦晓越、李可云、刘智睿、朱佳怡、杨晓、冯月、杨盛元、米玛扎西、张馨予、马静茹、柳丁心、李子睿、殷嘉煊、黄惠婷、王琪瑞、刘子祺、崔玉坤、李雨思、吕淑敏、张琦惠、李云璇、米娜·坎杰别克、陈锦涛、曾诗雅、潘田奕飏、张君楠、邓诗恒、陆扬、喻彦杰、虞冠晴、伍思丹、徐宇轩、贺雨潇、李玫蓉、陈静怡、吴星宇、饶腾、王潇潇、刘昕雨、雷雳 译

要点一览

尽管人们通常把幸福和悲伤看作相反的情感,但是事实上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
一个人可以在经历悲伤的同时仍感到幸福,反之亦然。
被称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通常与积极情感相关,但也在消极情感中发挥作用。
幸福与悲伤果真对立吗?
常见的反义词有许多,上下、好坏、大小、黑白、富贫、密歇根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输赢和热冷。对许多人来说,“幸福、悲伤”这个词组会很快在脑海中浮现,这是为什么呢?它们真的是反义词吗?
幸福和悲伤通常被归纳为同一连续体的两个极端。有些人认为幸福只是悲伤的缺失,而悲伤只是幸福的缺失。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幸福和悲伤是独立的情感。二者可以在一个人的情感体验中共存。

不是非此即彼

普渡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幸福和悲伤并不是互斥的情感。在这项研究中,被试报告说他们会同时感觉到幸福和悲伤。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情感并不一定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幸福和悲伤可以共存,不一定非要其中一个缺乏,另一个才存在。
在另一项研究中,英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报告更高水平幸福感的人悲伤情绪水平也更高。这同样表明幸福和悲伤并不互斥,可以在一个人的情感体验中共存。

积极与消极背后的大脑机制

多巴胺是一种与奖励和动机有关的神经递质,在积极和消极情绪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多巴胺通常与积极情绪相关,因为它会对愉悦刺激产生反应而被释放,以增强与奖励相关的行为。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多巴胺也在负面情绪的机制中发挥作用。研究表明,多巴胺也会在面对压力等消极刺激时释放,并促进悲伤和抑郁的产生。
总之,幸福和悲伤的情绪并不互斥。它们可以共存,不是非此即彼。多巴胺作为一类神经递质,与奖励和动机有关,在积极和消极情绪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能够影响积极和负面两种情绪。
幸福和悲伤是复杂的情感,具有多维的特点,会受遗传、环境和个人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幸福和悲伤都是人类体验的一部分,人的一生中经历各种情绪是很正常的。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资料来源:
https://www./intl/blog/modern-minds/202303/the-worst-way-to-think-about-happiness-and-sadness

(该文翻译发布得到了原文作者授权)

拓展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