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唱歌“破圈”了吗?理性思维学声乐,走出误区唱美声

 二泉映月听松涛 2023-05-18 发布于江苏

《 二泉映月听松涛 》掌上文艺微刊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重要的是找对你要走的路,突破认知局限,实现终身成长,重塑自我,获得自由。

——《破圈:如何突破认知局限,并实现终身成长》





所谓破圈,就是突破原有的固化的思维圈和早已习惯的舒适圈,去实现认知迭代、自我突破和终身成长。

一个人的视角都是由自己过往的经历和外在的影响塑造的,所以打破你的认知局限的关键一步就是把这些错误的认知和信念发掘出来。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不清自我,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就以歌唱为例,许多歌友一旦形成了固化的发声模式,基本上止步于目前的“唱功”领域,用现有的“声区”去诠释声乐作品,因为被这些条件限制,根本无法逾越自己固化的歌唱理念。

生而为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受到三方面的操纵:激烈的情绪、难忘的记忆和错误的信念控制,它们分别命名为情绪体、记忆体和信念体,统称为“认知限制三兄弟”,它们掌控了我们心智的状态。

要想提高认知,就必须突破“认知限制三兄弟”对我们的掌控。

认知破圈有三个基本步骤:

一是深刻的体验

首先,不逃避地体验逆境:在至暗时刻,如果你能够进行深度分析,就能发掘出认知方面的问题,从无意识状态变成有意识状态,从而实现认知上的突破。

其次,不麻木地对待日常:是在教会你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认知,发掘盲点,避开可能造成失败的误区。

再次,有意识地添加不适:过于顺利和舒适时,往往会消磨人的斗志,不求上进,而经历一些挑战和磨难,会提高自己的意志力和适应能力,也会提升自信心,增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

二是透彻的思考

逻辑思维是任何思维方法的基础,而它的基石是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做到既不感情用事也不盲从权威,确保自己在思考时不会犯常见的错误。

三是持续的实践

当我们通过深刻的体验发现认知上的问题,应用透彻的思考找到解决方法和形成新的认知时,还需要通过持续的实践来内化新的认知。

持续的实践可以让我们从“有意识有能力”变成“无意识有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我们需要遵循精进的五要素,从目标、方法、练习、全力投入到及时反馈,一步一步地努力,就可以慢慢地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

解决了认知上的问题,我们回头再谈谈声乐学习过程中,容易犯错的几大误区。

以小编的亲身感受和摸索实践,在声乐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说是“大坑”不止、“小坑”无数,尤其是关于声音和歌唱这两个容易被误导的地方,可谓是荆棘丛生。

而声乐训练,实际上就是引导自己开发自身潜能的过程。通过训练可以让歌者对声音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良好的操控能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歌唱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不一样。英语、数理化等科目只要花时间学习,多少总会有些收获。而声乐则不然,如果方法或时间选择不对,很可能会越练越糟

如果不动脑筋,不用耳朵,不分时间场合地盲目狂练,肯定会收效甚微,甚至事与愿违。找到一种好的声音感觉也许需要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而要把这种感觉唱坏,只需要几分钟就足够了。

练声和练唱一定要多动脑,勤于思考,想对了,想好了再张嘴歌唱,发声是为了检验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这样的练习才会事半功倍。

问题是声乐发声的过程是身体内部操控的,并不能通过肉眼直观可见,由于不可直观全凭意念操控身体,所以一些歌友在学习初期往往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出现了声乐训练中的误区。用错误的方法进行训练,甚至可能会损害原本的声音条件。

很多情况下,声乐认知的误区往往并不是学习者自己的问题,极有可能是其在没有好的老师引导的情况下瞎去揣摩,进而形成的理解上的偏差。如果只从表象学习,就一定会出来各种各样的发声问题。

我们仅以几个声乐训练中遇到经常发生的误区为例:

所谓的高位置

我们从小在有记忆能力之前就已经基本上学会了语言发声,这样的机制是非常顽固的,顽固到你睡着了都可以用这个机制说话。

在没有体会到高位置发生方法的同学看来,专业声乐老师用高位置发生就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实际每个人潜意识的情况下就会使用高位置,喜、怒、哀、乐时的各种情绪表达的声音,全部是最好的位置共鸣。

但情绪表达是自主的身体处在失控状态下,如果你在清醒时只能通过喉咙做简单的模仿,不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是无法展示出真正的情绪表达的。

所谓的抬笑肌

实际上抬笑肌是由于口腔内部腔体的打开发力而形成的面部表情的外化,但如果反过来只是模仿着在脸上抬一下肌肉,这样对声音的改善效果必定不会很明显啦。

所谓的打哈欠

老师传授的用打哈欠的感觉来吸气,可到了学习者这边,由于没有正确的融会贯通,大部分是模仿打哈欠,而后张开嘴巴往胸口里吸气,但呼气时却无法运用到气息。

所谓的丹田气

实际上深呼吸是由身体的呼吸系统自主操控的,歌唱所需要的呼吸就是通过吸气发力的力量,也就是丹田来控制呼气的过程。并不是单纯的用下腹部用力,就可以达到的。

所以我们要理解的是身体发力出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从字面上从外表上去简单的模仿,这样进行训练,可以事半功倍高效率的操控你的喉咙可以发出你想要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误区的形成原因是简单的模仿,你听着有点像,可实际上完全不一样,所以真正的好的、科学的、合理的声音状态必须要在你的大脑里重建发声记忆,身体内部的操控记忆,从呼吸到打开发声的整个过程。

其实,以上提到的这些发声方法并没有错,但学习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从声乐的本质入手加以深刻理解,没有掌握歌唱的内在逻辑究竟是什么,因此导致产生表象的甚至是不正确的认知行为。

总而言之,声乐学习是考量唱商、智商和情商的学科,不能不思进取,更不能盲目自信,学会破圈,学会思考歌唱的底层逻辑,只有这样才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越唱越好,越唱越有艺术性,越唱越有高级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