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诗|杜牧《题桐叶》

 暮云深 2023-05-18 发布于广东

题桐叶

【唐】杜牧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叶因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

笑筵歌席反惆怅,朗月清风见别离。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休指宦游论巧拙,只将愚直祷神祇。

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本诗约于诗人初入仕途,小遇挫折,被贬时所著。诗人借桐叶表达自己的政治志向,同时又表现了韶华易逝的淡淡哀愁,与作为宦游的忠心爱君。桐叶的历史由来已久,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遂封小弱弟于唐。”这桐叶就代表着古唐国,而正是因此被诗人作为了吟咏的对象。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本诗文笔清丽,洋溢着杜牧的耿直俊爽,而未有其后期诗词中的艳绮靡。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诗人感叹着张九龄,一代杰出丞相竟要以这样的结局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又感叹未来的不可预测,暗含淡淡哀而不伤的意味,怕是诗人想到那样一位良相,却依旧不能傲立朝堂,而对自己未来有了些微的无言。

“笑筵歌席反惆怅,朗月清风见别离。”宴席上大家欢饮畅述,而诗人却不由得感到了淡淡惆怅,是这清风,是这明月预示着将要来到的别离,带给作者孤单和将要来到的思念。“朗月清风”勾画了一个美丽的月夜,诗人静静站在月光中,身后是欢饮的众人,却无人理解诗人的惆怅,无疑为诗人的形象铺上了一层朦胧的美感。此处的借景抒情真实直观而带着清丽的美感给读者同样营造了微微的怅惘。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这里的用典,诗人意在自比,庄子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杜牧虽然巧妙地告病,躲过了“甘露之变”,但因为他的性情耿直,先后执政的李德裕、牛僧孺都未将他划入“自己人”的范畴,杜牧无法左右逢源,只好学着“陶潜身世两相遗”以此自慰,可他终究学不来五柳先生的“一分清醒,二分决绝,三分悠闲”,只得在无奈与失望中终了此生,大概他死时想起这句诗也只得苦笑一声罢。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诗人这六句中充满了希望和对自己淡薄财富的“告白”。诗人此刻仿似化身成了现实主义的代表,肯定了仙药的虚无不可信,同时坚定时间会改变一切,他坚信自己的才华,他坚信日后不久自己会再度回到可以发挥自己才能的那个地方。诗人是清高的,是孤傲的,他看不上那些铜臭,他靠着志向而活,他不求高官,不求厚禄,只希望自己可以带给社会一份光明。此刻的诗人定然意气风发而坚定不移。钱啊,任你在多少人面前无往不利,可于我,不过是钱而已。而那诗人之友的酒,在杜牧眼中也是不过如此。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诗人忘却了一切的不快隔阂,心中充斥着闲适愉悦,看着泛香的菊、侵影的棋局,情景交融,诗人的内心必定也是轻松而快活的。

“休指宦游论巧拙,只将愚直祷神祇。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诗人眼中的官吏是无高低、无利益、一心为民、不论巧拙的,前两句也直白地表明了诗人一心忠君爱国、淡淡却铿锵的情操。末句中诗人赌咒发誓似的写道“三吴烟水平生念”,不是爱它到骨子里,相信是不大容易写得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