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诗|李商隐《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

 暮云深 2023-05-18 发布于广东

无题

【唐】李商隐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这是一首七律无题诗,采用女主人公心理独白的表述方式,缱绻婉转、含蓄深挚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寂寞的爱情,无法与意中人相守的幽怨与惆怅以及相思无望的苦闷彷徨。全诗一唱三叹,极尽委婉曲折之风致,不但描写了女子深夜缝制罗帐,男子系马垂杨岸边,而且,用细致的笔墨具体描叙双方邂逅相遇、未通言语的戏剧性情景,写出了那份苦涩和无奈。

首联“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描写了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的典型情景。作者并没有点明主人公的性别身份,只是再现生活场景,让读者去想象她为什么要缝制罗帐?她又有着怎样缠绵的爱情故事?这更增强了神秘感和艺术性。首句用“凤尾”“香罗”写出了闺房的独有特点——陈设华丽鲜艳,第二句重点刻画女主人公深夜缝罗帐的动作,暗写她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波动。这两句实际上都隐含着重要信息:之所以要布置得如此美好,之所以能细心发现罗帐的问题并深夜缝补,说明女主人公是多么在乎陈设,也就能暗示出她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颔联“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通过女主人公的回忆,再现了一个约会的事件:那日女子乘车出去,与诗人中途相遇,女子惊喜之余略带羞涩,急忙用团扇遮掩面容。二人虽然相见,但并没有机会去互诉衷肠。这是女子缝制罗帐时内心的情感活动。她不无怅惘地追思往事,想那日约会竟然是如此遗憾地擦肩而过。这情景是女主人公火热的爱恋生活中的一幕,虽然发生在瞬间,然而给女方心灵却带来无限的迷恋和惆怅。作者的描写生动传神,通过相遇时她那种以团扇遮面,羞涩又含情顾盼的神态把女子内心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是车行人去,最终却没能说上话,因此只留下无尽的相思。作者描绘路遇情景鲜明如画,跃然纸上;刻画初恋心理发乎于情,细致入微。追忆中有温馨和甜蜜,也有遗憾与惆怅。作者寥寥数语,就把女主人公的相思爱恋之情写得缠绵深悱。她的夜深缝罗,是对爱情深情的向往;她的忆旧怀着深沉的叹息;她的寂寞对烛,则是默默忍受着相思之苦的熬煎。

颈联“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紧承上联中惆怅的回忆,续写相思之苦:多少个日日夜夜,自己孤枕难眠,只好独对孤灯,直到灯光暗淡。自从上次分别之后,再无机会相见,一恍好几个春秋都过去了,如今石榴红的季节也来到了,春天过去了,你却音讯杳无,石沉大海。女子的心里装着无数辛酸苦楚的往事,一旦想起来备受煎熬。更让她绝望的是没有对方的消息,这相思也就无从寄托。其中,“石榴红”暗指女子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即将过去,这在无形中又增添了一份哀愁。而“曾是”与“断无”的配合使用,又在语气上增强了表现力。本联通过女子的回忆和心理纠结,把相思之苦、复杂的爱情滋味写到极致。

末联“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一改前三联苦涩的描写、回忆,写女子的期待,好像是在无望中找到了希望。“斑骓”句暗用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陆郎乘斑骓……望门不欲归”之意,写女子与她长相思恋的人其实并不遥远,也许此刻他正在岸边系马于垂杨呢。但这一期待反而加重了相思之苦。既然一直如此之近,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没有机会相遇呢?还是缘分未到,咫尺仿佛天涯。结尾,作者还是让感情又回到美好的期待中:何处等来一阵西南好风,把心上人吹到身边来呢?可以说,写到这里,情感真是一波三折,但目的都是为了把相思之苦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增强艺术表现力。

在诗人笔下,那种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相思,通过几种描写,辅之以虚实结合的写法,含蓄委婉优美地表达出来,表现功力炉火纯青。诗人在片段抒写的同时加入大量的抒情,使诗的内容密度大大地增加。并且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手法来加强诗的暗示性,同时对人物内心情感准确细腻的把握,使得诗作显得更为含蓄蕴藉、意境深远,读来也更加的深切动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