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值了:一次性看完-易筋经“十二势”本衙藏版和通行版对比研究

 成中行 2023-05-18 发布于山西

之前介绍过周守儒版“易筋洗髓经”,有十二套功法224图式,但其实流行的版本只有十二势,也即韦陀十二式。

易筋经十二式也有很多版本,最为流行当属清代潘霨编撰《内功图说》中的“易筋经十二势”。所谓通行版就指这一版,后世易筋经多根据此改编。国家体育总局版易筋经口诀基本沿袭此版本。

此外还有本衙藏版,严蔚冰认为是官方刊印版本更为权威,并曾请教南怀瑾,得到认可,并得收功法。

今天就通过通行版、本衙藏版以及体育总局版三种版本分析易筋经十二势细节与诀要。

1、韦陀献杵第一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1

两个版本都没有提起势,是将起势融于第一势。

本衙藏版口诀为:

“定心息气,身体立定,

两手如拱,心存静极。”

姿势为两脚并拢站立,两手合十;心法是,定心息气,心存静极。

虽然只有16字,但调身(身体立定,两手如拱)、调息(定心息气)、调心(心存静极)都讲到了。

通行版口诀为:

“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澄貌亦恭。”

姿势,唯有手部不同,不是合十,而是两手相叠(环拱)于胸前,大臂小臂和手成弧形。口诀先说动作,后说心法。

心法略有不同:

本衙藏版说:定心息气,是讲心安住于当下,微微呼吸(息气);说心存静极,是讲入静,更强调放松。

通行版说:气定神皆敛,虽也说气平和呼吸自然,但有收敛精神的要求;心澄貌似恭,也类似,虽说心澄净无杂念,但也强调恭敬提神;因此,通行版更强调气定时,精神收敛,提气,有紧的一面。

国家体育版易筋经这一式口诀用通行版,但动作则采取“合掌”。

文章图片2

2、韦陀献杵第二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3

本衙藏版易筋经第一势有两图,包含合掌后左右两手平开。这与通行版第二势一致。

严蔚冰认为,通行版有误。但是,是不是如此呢?

本衙藏版第二图没有口诀,而通行版有口诀:

“足趾拄地,两手平开,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从通行版口诀来说,也完全符合本衙藏版第二图。而本衙藏版第一图口诀完全没有表达“两手平开”这个动作。因此,将第二图也归为第一势显然不恰当。

我认可通行版,这图应为韦陀献杵第二势。

比较起来,国家体育总局版韦陀献杵第二式口诀同通行版,但动作略显复杂:先两手左右平开掌心向下,又竖掌,显然与口诀不一致。

文章图片4

3、韦陀献杵第三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5

这一势,本衙藏版没有口诀,但动作与通行版基本一致。

这一势动作为:两手从两侧收回胸前托掌向上,目视两拳,同时脚跟离地;舌抵上腭,咬紧牙齿;然后两掌变拳收回两侧。

通行版这式有两个要点:一是上托:“力周腿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这是说上托的整体力,腿和腰肋与上托是一体的,不只是两掌上托力;二是收回:“用力还将挟重看”,这是说收回,两脚跟落地,两手变拳落向两侧,犹如胳膊窝里夹着重物,小心不能松,因为一松东西就掉了。

这两个版本都没有提两脚如何站立,体育总局版则采取肩宽开步站立。

文章图片6

4:第四势-摘星换斗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7

这一势两图看起差别不大,但两版口诀差别较大。

本衙藏版口诀为:

“单手高举,掌须下覆,

目注两掌,吸气不呼,

身息调匀,用力收回。

左右同之。”

没有讲两腿是并立,还是开脚肩宽站立。

动作为,单手高举,掌心向下;另一只手背后腰;用力收回也存在歧义,是收回手掌还是收回脚,从图看,应为收回手臂。

严蔚冰演示版本则为开步站立,两手握拳上拉下体收回胸前。

文章图片8

此外,本衙藏版讲“目注两掌”,是整体说,右手举看右掌,左手举看左掌。

举掌时,本衙藏版说:“吸气不呼”,和通行版频调息不同。

通行版口诀为:

“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腿。”

通行版讲“更从掌内注双眸”更清楚,两眼看掌,头扬起。但说“频调息”应该指托掌状态下,停顿几个呼吸。通行版讲“用力收回左右腿”,是说左右手掌用力收回到左右腿处,不是收回左右腿。

体育总局版改为“用力收回左右眸”这显然错误。

文章图片9

5:第五势——出爪亮翅势对比

文章图片10

第五势两个功法顺序不同,本衙藏版为:出爪亮翅势,而通行版为倒拽九牛尾势。

先按本衙藏版顺序对比其口诀:

出爪亮翅势:

“掌向上分,足指驻地,

两胁用力,并脚立膀,

鼻息调匀,目观天门,

牙咬,舌抵上腭,十指用力,

腿直,两拳收回,如挟物然。”

本衙藏版动作为:脚跟离地,两掌上举;脚落地,收回两掌。

这与通行版动作差别比较大:

通行版出爪亮翅口诀为:

“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

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通行版是站立,两掌前推,收回,连续七次。

体育总局版沿用通行版“推掌”练法。

文章图片11

6:第六势——倒拽九牛尾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12

第六势本衙藏版为:倒拽九牛尾势,通行版为出爪亮翅势。

按“倒拽九牛尾势”对比其口诀。

本衙藏版口诀为:

“小腹运气空松,前跄,后腿伸直,

二目观拳,两膀用力。”

通行版口诀为:

“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

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两则口诀基本一致,都是前腿弓,后腿直,一拳在前,一拳在后,眼看前拳。

比较起来,体育总局版动作收拳动作有点多余。

文章图片13

7: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14

本衙藏版口诀为:

'单膀用力,夹抱颈项;

自头收回,鼻息调句;

两膝立直,左右同之。'

通行版口诀为:
'侧首湾肱,抱顶及颈;

自头收回,弗嫌力猛;

左右相轮,身直气静。'

两者口诀和图示基本一致,都是站立,一手抱颈项左转(右转),一手背后后腰。

比较起来,体育总局版虽然取通行版口诀,但动作就显得复杂,与口诀不一致。

文章图片15

8:第八势——三盘落地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16

第八势三盘落地势,两者口诀和动作基本一致。

本衙藏版口诀为:

“目注牙呲,舌抵上腭,

睛瞪口裂,两腿分跪,

两手用力抓地,反掌托起,

如托紫金,两腿收直。”

通行版口诀为:

“上腭坚撑舌,张眸葱注牙。

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拏。

两掌翻齐起,千斛重有加。

瞪眼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动作都是,马步站立,两手抓地,然后翻掌托起,两腿站立。

体育总局版也沿用通行版口诀,但实际动作有较大差别。

文章图片17

9:第九势——青龙探爪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18

这一式两者口诀所有区别。

本衙藏版口诀为:

“肩背用力,平掌探出,

至地围收,两目注平。”

通行版口诀为:

“青龙探爪,左从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气实;

力周肩背,围收过膝;

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两者动作基本一致:都是站立,身体左(右)转动,右掌平伸左(或相反),然后弯腰按掌,起身收回。

差别在于,本衙版“至地围收”,掌下按到脚;通行版“围收过膝”,掌下按过膝即可。

体育总局版采用了通行版口诀,但动作更为复杂。

文章图片19

10:第十势——卧虎扑食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20

卧虎扑食势两者动作口诀基本类似,但配图略有差别,本衙版配图后腿为跪,通行版后腿伸直。

本衙版口诀为:

“膀背十指用力,两足蹲开,

前跪后直,十指拉地,

腰平头仰,胸向前探,

鼻息调匀,左右同之。”

通行版口诀为:

“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

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

鼻吸调元均出人,指尖着地赖支撑。

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两者口诀相比,本衙版更直接,说两手十指撑地,两腿前跪后直,胸前探,腰平头仰。

通行版说曲伸左右腿。但通行版配图更准确。

比较而言,国家体育总局版此式采用了通行版口诀,但动作分解却与口诀不符合,特别是,腰平,前腿跪后腿直。

文章图片21

11:第十一势——打躬式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22

打躬式两者口诀和配图基本一致。

本衙版口诀为:

“两肘用力,夹抱后脑,

头前用力探出,

牙咬,舌抵上腭,

躬身低头至腿,

两耳掩紧,鼻息调匀。”

通行版口诀为:

“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

头惟探胯下,口更啮牙关。

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闲。

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两者都是两手曲肘抱头掩耳,鞠躬头探,牙咬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通行版更强调头探胯下,是尽量下探。本衙版则说,抵头至腿。

国体版易筋经这一式也是采取通行版口诀,但实际动作要复杂一些。

文章图片23

12:第十二势——工尾势和掉尾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24

本衙版叫“工尾势”,口诀为:

“膝直膀伸躬鞠,两手交,

推至地,头昂目注,

鼻息调匀,徐徐收入,

脚根顿地,二十一次。”

通行版叫“掉尾势”,口诀为:

“膝直膀仲,推手至地。

瞪目昂头,凝神壹志。

起而顿足,二十一次。”

虽名称不同,但两者动作一致,配图也基本一致。都是,腿直上身拉伸,两手交叉推按地上,头上抬,目专注。然后脚跟颠足21次。

也有说,起而顿足,21次应为收势。

体育总局版口诀采用通行版,但没有踮脚21次句。另外体育总局版动作也不同,没有头上抬,而是头后瞧。

文章图片25

13:收势:对比分析

文章图片26

严蔚冰认为,本衙版十二势包含收势,前面动作十一势十二图(韦陀献杵2势三图),但从实际图示来说,本衙版和通行版都应该是十二势加收势。

本衙收势和通行版收拾口诀大致相同,都包含收拾动作和静坐功。

本衙版收势口诀:

“左右膀伸七次。

盘膝静坐,口心相注,

闭目调息,定静后起。”

通行版收势口诀:

“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更作坐功,盘膝垂眦。

口注于心,息调于鼻。

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注:也有版本将“踮脚21次”作为收势,和左右膀伸七次一起为动功。

两者收势动功都是,左右膀伸七次。左右膀伸,是指上下拉伸,一上一下拉伸,各7次,类似八段锦调理脾胃单举手。

严蔚冰根据南怀瑾先生所传,将收功动作增加:两掌合十守中,再相叠腹部,松静站立3-5分钟,然后合掌搓手,依次拍打内关、外关、环跳、足三里、三阴交,各七次。

然后还需要盘膝静坐,闭目调息,入静后,缓慢起身,才算完成全部功法。

如在室外练习,条件不具备,可以不练静功。

收势口诀和动作均未被体育总局版采用,体育总局版收势为常见收功法。

文章图片27

体育总局版易筋经收功法

14:总结:

其实本衙版和通行版动作和口诀基本一致,通行版口诀更押韵,本衙版口诀动作表达更具体。两者版本都非常简洁,突出了导引术的特点。与此相此,体育总局版虽然根据通行版改编,但动作过于琐碎,更像武术套数,失去了导引的精义。


卫昌国学

2023年5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