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流不“熄”》观后感

 zhb学习阅览室 2023-05-18 发布于上海

作者:历管

  电影部分:一部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片,辅之以公路片的表皮,内核还是讨论着年轻一代和老年一代的冲突。“爷爷”不理解新时代的变迁,“孙子”带着青春期独有的叛逆,两人在剧情不停的推进中相互理解对方。整部电影有相当内容取材于生活,例如父母忙于工作、老人照看孩子等等,但杂糅在一起,使整个叙事显得单薄无力,多次的情感冲突让人感到疲倦,共鸣能力下降。个人觉得最应该深挖的“爷爷-父亲-孙子”有关飞行员传承与规训的一条线居然只是一笔带过,却把大量的篇幅耗费在毫无意义的30公里步行上(描写得好另说,描写不好还不如不弄),失望(感谢宁波映后场的同仁提出的问题,让我联想到此)。

  电影的摄影、取景、以及配乐真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菊次郎的夏天》,但如果将其称为中国版《菊次郎》,那它的质量是相当欠缺的,最后刻意的大团圆结局实在是老一套,中国人就是喜欢这种团圆氛围,尽管电影里没有说张玲夫妇为啥又和好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本来是很有机会兼顾主线与支线的,结果就是主线叙事多到臃肿,支线全靠观众联想,最后效果不佳。

  P.S.:措不及防的主旋律插入+歌颂,给我整出PTSD来了, 中国人离不开的那点宏大叙事成了中国电影的通病。

  映后部分:这是今天这次活动中最傻逼的部分,这将载入宁波映后的史册。作为目前最失败的映后,主创团队向我们展现了一副“大家长”的气派。

  首先我在此对主创团队为这部电影做出的贡献表示充分的肯定,他们带来了精彩的表演和制作,我接下来的批评无意湮灭他们的努力。

  ——————————分割线——————————

  一:主创团队如果学不会尊重观众,你们完全可以不做映后宣发,这样显得两方都成了冤种。

  我的朋友在映后表达了对电影的看法,她表示在观看过程中联想到了自己的家人,她也表示对“爷爷”的行为不理解,并询问演员在饰演“爷爷”的过程中对这个角色行为的看法/理解。

  这无论从任何角度来讲,都是一个正常的问题,我的朋友在询问过程中并无冒犯之举。然而主演的回答是什么呢?“你有了解过抗美援朝和中印自卫反击战吗?”然后又说“希望你回去多读读历史书。”

  请问这算是哪门子的回答?不仅答非所问,还不尊重观众,您资历老,我理解,但您不尊重人,那我只能骂您。观众来支持这部电影是因为尊重,不是来看你当大爷在这儿颐指气使的。

  之后学姐继续提出问题,导演则因提问时间太长为由进行直接的打断,这更是个傻逼行为,片也没拍好,人缘直接败光。

  二:主持人讲话太tmd油了,让你主持映后,没让你主持脱口秀,摘口罩让主演听清话我理解,搁这“哦呦~漂亮。”我的评价是不会用合适宜的话就不要嗯造梗。

  据说是某位知名主持人的侄子,然而优质的控场能力是一点都没学到,qnm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