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为什么越是讨好,越得不到想要的爱?

 吉小羊 2023-05-18 发布于四川

~全文共4269字,~阅读需要约11分钟~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父母们一般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还是叛逆独立的孩子?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认为父母们会喜欢懂事的,顺从他们意思的小孩(他们自己或许也这样认为)。
除了几千年孝道文化的影响之外,父母们不管在外面混成什么样,遭受什么样的羞辱,回到家里,在小孩面前,总是有一定的权威的,所以他们才会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肆意干涉小孩的私人领域,妨害孩子的自主意识。
其中有个回答引起了小羊的特别注意,他的表叔就是一个典型的、控制欲过强的父母,他表哥从小时候的学习、大了的求职方向,再到他的婚恋,全部由表叔一手安排,过程中虽有磕磕碰碰,但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问题。
有一次家庭聚会,一年到头亲戚们难得聚到一处,叔侄俩在一起喝了很多的酒,所谓“酒后吐真言”,叔叔拉着他的手对他说:“XX,我就喜欢你这种怪迷日眼,又咬得犟(四川话,性格怪,顽固的意思)的性格,跟年轻时候的我像极了,不像你表哥,听话是听话,但没得脾气,将来我走了,他咋个支撑得起一家人喔?”
这就是父母们的矛盾心理,他们既喜欢控制孩子,让孩子养成讨好者的性格,又反过来看不上这种性格。人是不会对被自己轻易打败的人有尊重和欣赏之情的。
因为拥有讨好性格的人是隐藏压抑了自己的真实人格的,他们在亲密关系当中展示出来的是一个虚假的自我,假的东西,当然不能讨人喜欢。

(一)讨好者并非天生,而是“养成的”
心理学家武志红讲过这样一个原理:“量子力学中有一个想象实验——“薛定谔的猫”,它的基本逻辑是,在观察者观察前,量子世界是同时拥有各种可能的,而观察者会扰动被观察的量子,也就是说,观察者观察到量子的那一刻,量子世界出现了所谓的坍塌,因此发展出经典世界的一个可测量的、凝固下来的现象。”
他把这套理论延伸到人际关系领域,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张开双臂欢迎自己的人,这时,孩子就会勇敢地从量子世界跳入经典世界之中,因此变成了某种模样。
这其实说明了,人的个性特征是在关系中展开,在关系当中成型的,虽然有基因和天赋的影响,但随着亲子之间深度关系的慢慢建立,父母的价值观和行为体系开始影响和筛选孩子的个性,这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一个讨好者的典型特征是:害怕被别人(哪怕是陌生人)拒绝,所以会毫无原则地答应别人的要求,甚至是无礼的要求,哪怕是想象中的别人拒绝的场景都会让他感到难以忍受。
因为他把自我的价值感建立在外界的、别人的评价上面,而外界是随时在变化的,别人的态度也是不稳定的。于是,讨好者便活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当中,有点类似于毒品上瘾,需要他人的不断肯定,才会确认自己的价值,从紧张的情绪当中松弛下来。
长期活在这种感觉中的人,无疑是活在人间炼狱当中。
他们在自我成长的关键时点,被养育者用各种控制人的手段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掐断”了自我意识,形成了低自尊和低价值感。
如果你不是父母期待中的孩子,比如你的父母希望生一个男孩,而你却恰恰是一个女孩,在他们心里,你的价值就已经打了折扣;
你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活泼,有社牛属性,而你的性格却文静内向,敏感多思,做事总是慢半拍,他们可能会嫌弃你;
你的父母本来还有自己的事业和梦想的追求,却因为你的到来被迫放弃职场,回归家庭,他们可能也会归罪于你......
总之,有太多的原因,而且不一定都是你的原因,但在他们心里,首先就因为自己的局限性将自己的孩子贴了标签,降了价值。

(二)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养成的?
有些控制欲强的父母最常用的手段有以下几种:
(1)将自己放在高高在上的评价者的位置,打击你的自信
我们知道,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为自己挑选搭配衣服,自己安排自己的游戏时间等,但父母总以他们太小,想法不成熟为由,对他们的意见实行打击否定,每次孩子的自我一展露,就被无情地压抑下去;
(2)不管怎么努力,达到什么标准,也得不到他们的一句肯定
中国的很多父母非常吝于赞美和肯定自己的孩子,特别是80、90后这一代。他们坚信,赞美和鼓励孩子会让他们思想飘起来,最终会摔得更惨。
他们没有分清楚真诚的赞美和虚假的吹捧(捧杀)之间的区别,孩子从他们那里得不到一点儿肯定和欣赏,犯了一点儿小错就会严厉责罚,孩子们常常战战兢兢、不知所措。
比如说孩子期末考了98分,是全班第一名,高高兴兴地回家告诉爸爸,他却盯着试卷上的错题说,你这里怎么粗心扣了2分;下次,孩子更加细心,考了100分,本以为这一次爸爸会认可自己,但他说,别骄傲,你还没有考双百分......
(3)有条件的爱:偏心、区别对待,自己不以身作则还给孩子提高要求
低自尊和低价值感的孕育环境就是:有条件的爱。
当然,纯粹的无条件的爱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当爱加上了诸多条件,它的性质就会发生改变,本来是父母无私的爱引起孩子自愿的、发自内心的感恩,却变成父母与孩子在爱里讨价还价、斤斤计较。
最终,孩子不是因为自己的身份(我是父母的小孩)而被爱,而是需要以自己的行为取悦父母(听他们的话),放弃自己的真实心意,来换取他们短暂的爱与肯定。

(三)为什么越是讨好,越是得不到想要的爱?
上文写道,讨好者的养成是以牺牲真实的自我为代价,他们陷在一种认知怪圈里:我必须要迎合别人的想法,才能得到我想要的爱和关注,不然我的自我就不完整了,我无法面对支离破碎的自己。
这样的想法与真实的情况背道而驰,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小孩,他将来的亲密关系之路注定是坎坷的,会不断经历失望和自我破碎。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那个为讨父亲的喜爱而不断扮鬼脸的小女孩,当老师的时候,被内心猥琐的田所校长设计侵犯,但她为了保住工作选择忍气吞声;为了维护自己的学生龙洋一,不惜通过偷同行的老师的钱包来摆平事情,结果造成更大的误会和麻烦。
每次当她和别人对峙的时候,想要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边界,但别人眼中的冷漠和拒绝一下子就会勾起她内心不被爱和不被接纳的痛苦情绪,一番僵持之后,她就会放弃自己的立场。
人性就像滑滑梯,当我们在最初的、最重要的时刻放弃了坚守自己的立场,后面人生中的,所谓的命运中的转折点的时刻,我们通常也很难坚持自我,只能一步步败落下去。
武志红在评价全面发展的谷爱凌在冬奥会上本来处于劣势,(就算是正常的,再好的发挥,也只能得第二名的时候),但她开始挑战自己的极限,做出了自己以前训练时从没有做出过的动作——空中转体四周半。
她为什么能够在关键时刻迎接挑战,超常发挥?武老师说,那说明她在成长的道路上已经有无数次超越严重困难、超越自己的经历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预判一下相反的方向,松子在后面人生当中会不断拉低自己的下限,为了讨得别人的爱,不断地做出卑微的,看起来有点变态的、有违常理的举动。
松子的第一任男友是一个怀揣着文学梦的落魄作家,有家暴倾向,松子为了养活他,心甘情愿去做陪酒女,但最后澈还是厌世自杀。
松子又继续和澈在文学上的对手,一个有妇之夫在一起,这个靠妻子娘家起势的男人,只把松子视为欢场上的女人,最后,松子私自去见男人的妻子,想捅破这层窗户纸,两人最终不欢而散。
接着,她去做了浴女郎,因为敬业还成了浴场头牌,最后交往了小野寺,此人吸毒作恶,还用松子赚来的钱去养其他的女人,最后,在一次争吵后,松子失手杀死了他。
后面,她的人生每况愈下,被抓入狱,与自己曾经保护的学生龙洋一相遇,龙洋一从没走过正道,他俩因吸毒贩毒又双双入狱。
松子提前出狱,狱中的龙洋一成为了她唯一的寄托了,为了等他回来,她不敢松懈,不敢邋遢,甚至不敢老去。
但龙洋一受不了她如此“无私”又沉重的爱,最终选择逃离了。
她的精神防线一下子溃堤,她开始自暴自弃,最后被一群小混混乱棍打死。死的稀里糊涂。
她不是没有抗争过,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她都有积极争上游的雄心,她的职业生涯,也都有过好几段高光时刻,就连最后锒铛入狱,她也在监狱里苦习剪发技术,最终也非常出众,赢得了别人的认可。
但由于她没有自我,没有精神支柱,她只把男人和他们的爱情当作寄托,任何凭靠自己的努力建立起来的生活都会在顷刻之间崩塌,最终,经历了动荡起伏的一生之后,她的故事悄然落幕。

后记
讨好者的境遇虽然让人同情,但他的行为本质上是利己的。
讨好者和别人建立的关系,也不是真实的关系,当你层层剥开他们关系的表象,会发现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是一个虚空的幻梦。
内里也没有坚实的自我,就像被挖掉心的比干一样,最初还凭着一股子心气,没有死掉,但妇人告诉他,空心菜和无心人之后,最后一口心气散了,人也就死了。
一个人,特别是女生,有没有坚实的自我是至关重要的,它关乎生死。父母们不重视孩子的自我发展,压抑孩子,无疑于是对孩子们的一场心灵上的凌迟。
《甄嬛传》里华妃势败之后,最初是不肯就死的,她一定要皇帝当面给她一个说法,但大胖橘这么多年来也是有愧于她,不愿面对她。
直到甄嬛告诉她欢宜香的真相,让她知道自己这么多年来竟是痴心错付之后,她最后一点信念破灭,心气散尽,悲壮赴死。
每次刷到这里的情节时,很多人都为华妃感叹,她那么一个爱恨分明、活得轰轰烈烈,拥有花团锦簇一般人生的人,竟也是在亲密关系中寄托了自己所有的信仰。
另外一个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乱世佳人》中的女主角,郝思嘉,她的性格跟她的名字一样,红红火火,有着野性的、蓬勃的生命力。
她也曾面临严酷现实,面对过亲密关系的破碎,但她因为有着强大的精神信念和坚实的自我,这些外界的动荡都无法摧毁她,她心里有着生生不灭的希望,那是源自南方故乡,源自塔拉庄园的精神感召。
很多人对她印象深刻的是她站在被战火摧毁的她的家,塔拉庄园,面对满目荒凉,自己手无寸铁,但她发出誓言:“...土地为我作证,上帝作证,我是不会屈服的,我要度过这难关。战争结束了,我再也不要挨饿了,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让我去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我也不要再挨饿了。”
最后,当她觉醒过来,喜欢艾希礼只是一个小孩贪执的幻梦,自己真正爱的是跟自己一样坚强、不屈、诡计多端、不折手段的瑞德的时候,瑞德这时候却由于耐心耗尽,正要离开她。
这一刻,亲密关系破裂,瑞德感觉她也许要像小孩一样,躺在地上打滚哭闹,但她没有,瑞德心里升起了一股敬意。
在极度的痛苦中,一个声音在她心里升起:
“塔拉庄园,我的家,我要回家。总有一天我会让他回来的!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作者介绍
吉小羊,90后宝妈一枚,专注于用文字建构人生的意义。一手写深度情感文章,一手写个人精进干货。
愿望是,和更多的女性一起,“见众生、见天地、见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