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路遥《人生》里的高加林,放在当今社会,早被高三星甩出好几条街

 鲁班石 2023-05-18 发布于天津

中篇小说《人生》是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遥的成名作。根据这部小说的部分内容改编的电视剧《人生之路》,最近刚刚热播。

高加林作为故事中的男主角,无疑是被观众们谈论最多的一个人物。电视剧《人生之路》中的高加林是个成功人士,虽然他被同学兼发小的高双星顶替上了大学,但他却没有因为高考“落榜”,丢了民办教师和县宣传通讯员的工作而消沉不堪。

高加林反而经过不懈地努力,不但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著名作家,还当上了上海《文化青年》杂志的主编。

可是回看路遥的小说《人生》发现,小说中的高加林连顶替他当民办教师,后来又主动放弃民办教师工作的高三星都不如。

如果把高加林放在当今社会,他的人生可能早就被高三星甩出了好几条街。

01 高加林“等靠要”的依赖性太强,高三星却能主动作为

高加林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在村办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可是教了三年书的他,却被村主任高明楼的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高三星给顶替,而失去了民办教师的工作。

高加林丢了民办教师的工作后,无法从现实中走出来。他每天都是早睡晚起,连续浑浑噩噩地过了一个多月后,才慢慢地能面对现实,开始下地劳动了。可是,他却把劳动当成发泄不满情绪的一种方式,自己和自己较起了劲儿。

后来,高加林等来了进县里当宣传通讯员的工作。可他没有干多长时间,就因被克南妈举报走后门,而再次失去了理想且体面的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高加林的主要做法就是“等靠要”。对于自己的父母,高加林基本上没有考虑过他们的感受,而是一味地为了自己的脱离农村和不想当农民,不是消沉抱怨,就是离开后不怎么回农村的家,也听不进父母的任何劝说话。

然而,高三星却不是这样的。高三星虽然顶替高加林当上了村里的民办教师,但他却在高加林到县里当了宣传通讯员后,就主动不当老师了。高三星把这个民办教师名额让出来,给了没有考上大学的刘巧玲,自己去开拖拉机,到建筑工地上,跑运输材料的脏活累活。

在对待可以改变命运的工作大事上,高加林的态度是“等靠要”,等别人施舍,靠家人亲戚帮扶,要体面的身份;而高三星却是主动作为,不但自己主动放弃了将来可以转正的民办教师工作,还去做了辛苦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开拖拉机跑运输的工作。

02 高加林的思想老旧保守,高三星的思想进步,求变意识强

高加林没有考上大学,已经经历了一次精神创伤。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成长起来。当他失去了民办教师工作时,并不是马上接受现实,去下地劳动,反而是感觉“天塌下来一样”地没有活路了,还意志消受地躲在家里,黑白颠倒地消磨宝贵时光。

这是高加林思想意识的老旧和保守。难道一时没有了理想的工作,没有了体面的身份,就不能好好地劳动,开心轻松地生活了?

而同样是高中毕业的高三星则不同。虽然高三星接受了父亲高明楼安排的,顶替了高加林去村办小学当民办教师的工作,可是他却不甘于被困在民办教师这个工作上。

高三星的学习成绩虽然不好,也没有考上大学,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眼光。高三星能主动离开民办教师岗位,恰恰说明了他与高加林的不同。

高三星思想进步,主动求变的意识很强。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当老师,就主动求变,去当拖拉机驾驶员。这种思想意识和果敢的行动,在那个以“铁饭碗”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年代,无疑是令人吃惊的。

但离开民办教师岗位,甘当辛苦且危险的拖拉机手的高三星却是快乐而充实的。这与为了脱离农村,不愿意当农民的高加林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03 高加林见异思迁,高三星却是有情有义的

进城工作不久的高加林因为老同学和新同事黄亚萍,同时也是为了彻底离开农村,而薄情寡义地抛弃了刘巧珍。

刘巧珍可是曾经和高加林同甘共苦,并且为了高加林能开心一点,而宁肯自己受苦挨骂,还忍受着旁人的流言蜚语,不计后果和得失地也愿意和高加林在一起的好女子。

见异思迁,只为了自己的人生用力的高加林,抛弃了刘巧珍这样的好女子,无疑是做了一件很没有良心,忘恩负义的亏心,亏人的坏事。

而高三星却不同,为了自己喜欢的刘巧玲,他宁肯放弃可能会转正而端上“铁饭碗”的教师工作。

高三星果敢和用情专一,以及对刘巧玲的真心喜欢,他肯定会不停地奋斗,使他和刘巧玲能过上如如意的幸福日子。

结  语

高加林的“等靠要”和思想老旧保守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而主动求变,敢于去闯的高三星,无疑是顺应了时代潮流,会在时代进步中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如果丢了县宣传通讯员的工作,回到了农村,再次当上农民的高加林,仍然接受不了现实,再次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生活打败,又因此而消沉下去,那他的人生无疑是一滩糊涂的。

而主动放弃了“铁饭碗”,出来闯的高三星,如果一直保持着这种努力上进的积极状态,那他的人生就会越来越好,还有可能事业有成,闯出一个成功人士的人生。

那样的话,敢于求变,又具有高度主动性的高三星的人生,就会甩出思想老旧保守的高加林,好几条街了。

路遥的《人生》中,对于在选择人生道路的大事上,高加林正如《人生》的开头处,路遥引用了柳青的这段话: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马云曾也感慨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对我影响最大的人是路遥。”

18岁的马云,高考再度高考失利后,去应聘了五六个工作却没人要,在无奈之下,他只好去做送杂志的零工。

有一天马云读了路遥的《人生》后,才意识到不放弃就会有机会。对此,马云说,如果没有读到路遥的《人生》,自己可能还一直在踩三轮车。

《人生》这部作品不仅对马云影响至深,也引发了无数青年人的思考与感动,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看完了《人生之路》,回看路遥的《人生》原著,会引发更多的人生思考。追剧《人生之路》的意犹未尽,可以读读《人生》原著。下面链接就是关于《人生》的详细介绍,可点击了解并购买。

对于路遥《人生》中的高加林,您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