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 帖 记

 述涛说事 2023-05-18 发布于江西

            读     帖     记

                                        文/刘述涛

       年过半百,始学书法,有人同我说,多读帖!

      帖,自然是指我要学的范本,这些范本中有《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张迁碑》、《史晨碑》、《好大王碑》、《爨宝子碑》、《西峡颂》、《石门颂》等,这些都是隶书的帖,也是我要好好学好的样本。

      隶书,易入门,难精进。所以要学会读帖,才会临帖。刚开始学书,临得好,远不如读得好。读得好,事半功倍,读不好,事倍功半。

     那读帖,该如何读?

     向懂书法之人请教。

      人却惜字如金,说半句,留半句。人说,怎么读?读书一样地读。

      这下好了,一打开字帖,大字墨墨黑,小字又不认,嘴上问先生,先生说悟去。悟去就悟去,相信人不死,心相念,总有一天,能悟出来的。

    哪知道,每每装模作样静坐于书桌前,拿起一本字帖来读,却如老虎看筒车,始终不知其中真味。这才感觉读帖是这人世间最乏味无比的一件事情,它远不如读书,读书还有故事,还有起伏,还有颜如玉和黄金屋。而字帖,永远就是一个又一个由一横一竖,一点一画,一撇一捺组成的繁体字,怎么读,也读不出《红楼梦》里的大千世界,荣华富贵,更读不出《三国演义》里的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怎么办?

      干脆只临帖,不读帖。心中坚信,只要临得好,就能把字写得好。我还把临写好的字,一遍一遍,争不可待地在朋友圈里晒,以收获一个又一个可以满足自己虚荣心膨胀的点赞为荣。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的字每天都在进步,谁夸一句,写得好!就此找不到北了,就此以为自己聪明,取得了真经,能成为真佛,却不知自己在岔路上,越奔越远。

      这时候,一位久未联系的书法家朋友忽然间问我,听说过张大千对自己弟子说过的那八个字吗?

   哪八个字?我好奇地问。

     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像也不行?我不甘心。

     像,有印刷机,不需要你来写:)书法家朋友还发来一个笑脸,然后说,没了你自己,就不艺术,不是创作。我劝你还得多读帖,读帖才能出帖,读帖才能真正寻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气息与味道。

       这位书法家朋友,还现身说法,说到有一年他出了车祸,右手骨折,写不了字,他就天天拿本字帖来读,谁知也在这一年功力突飞猛进,让名不见经传的他脱颖而出,书法作品进入国展,收获国奖。他还说,读帖,读的是线条的变化,墨色的转变,以及排兵布阵的章法。一个字,从起笔,到收笔,其中的转折、提案、锋入、锋出,都得读帖才能读出来。他还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说唐代的大书法家欧阳询,偶见路边上的一块石碑,初见觉得平淡无奇,挥鞭驱马而去。于马上感受石碑上的字,忽觉得有味,驱马掉头,回去再看,再离去,再回去揣摩,愈看愈好、愈看愈迷,索性卧于碑下,细心揣摩研究,三日后方才离去。你说,如不是读出其中真味,怎么会三日之久。

       我这才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原来,是我自己不解其中味,还洋洋得意。

     我开始认真读帖,先从《曹全碑》读起,其间,却有人劝我,别学《曹全碑》了,《曹全碑》太甜。

      怎么甜,像糖一样?人却不搭理我。

       我读着读着,才开始真正明白,原来是《曹全碑》的字体笔画,太过温柔,温柔是甜。虽《礼器碑》、《乙瑛碑》也属温柔派,却是柔中有刚。这一下,我才算开始懂得,读帖,读的是笔势的疾涩变化,墨色的浓淡深度,章法的布白,字里的行气、落款、铃印的手重手轻。

      慢慢地,我又读出了帖中的笔势如何起承转合,疏密斜正。还读出了字里行间的所充塞的作者气息。难怪,孙过庭会在《书谱》中说“察之者尚精”。意思就是观察一定得精细。在读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这才能够真正从形态、走向、质感、轻重之中,转化为自己笔下的创作。

“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宋·姜夔《续书谱》

“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宋·黄庭坚

       看来,还是读帖少,不知读帖是为了入帖,入帖是为了出帖。学古而不泥古,破法而不悖法。多少书法家,一辈子都在读帖,临帖的过程中。人之不死,读帖不断。

      看来,我也要生命不息,学而不止,我还得把帖一本一本好好地读下去,临下去。还得把一个一个的字拆开来读,连起来读,一直读到眼中有,心中有,手上有,才能真正把字学好,才能真正写出一手只属于我自己的好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