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耀扬、柴立梅、李明、曹向春 谈“临帖”

 黄俊俭书法 2021-12-29

《书法导报》“大家谈”栏目 

黄俊俭(主持人):临帖不仅是书法爱好者关心的问题,也是书法家要做的日课。掌握正确的临帖方法,就如同找到了一把成功打开书法之门的钥匙。故而,成功者的经验显得非常宝贵,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镜,而且还能使我们在步入书法堂奥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鉴于此,我们邀请了知名书法家杨耀扬、柴立梅、李明、曹向春(按年龄排序),请他们将自己多年来的临帖经验分享给读者。

这几位书法家朴实的文字当中,蕴涵着较为深刻的哲理,并不时闪耀出思想的亮光,折射出他们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他们临帖的方式方法,或许会使你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豁然开朗,生发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叹;或许会与你的体悟碰撞出火花,产生共鸣。

程颐谓:“不深思则不能造其学。”周敦颐曰:“思则睿,睿则圣。”两位哲人都讲到思考的重要性。希望读者朋友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以致用,学有所成。

(以下按年龄排列)

杨耀扬(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书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书协楷书专委会、草书专委会副主任):

学习书法,清代钱泳说过这么一段警世的话:“故学书全无帖意,如旧家子弟,不过循规蹈矩,饱暖终身而已。”此说,即学习书法如果不临帖,规规矩矩的没有一点想法和思考,那么学一辈子书法仅仅是自娱自乐,每天周而复始,饱暖终身罢了。

对于学书临不临帖,有一件事予我印象深刻:一位以前在我印象中写得很不错的学生,两三年后给我看他的作品,但见龙飞凤舞,有几幅张扬激烈更是俗不可耐。看完全部,我问了他一句:“怎么临帖的一张也没有?”

学习书法必须要临帖,即使水平高了,也并不是就不需要临帖了。更苛刻的事实是:一辈子学书始终要临帖,渐渐不临帖,就渐渐排到队伍后面去了。林语堂引黄庭坚的话说得好:“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因此,对于书法人来说,无论面对何种情况,临帖是一辈子的事。

所以,我现在教学生,课堂上讲的内容全部是临帖,示范的字全部是帖上的字,从来不在学生面前写自己风格的字,也一直谢绝给学生开稿。坚持临帖是我教授书法的唯一内容,取得的一个明显成效是:如果说我的楷书有一点自己的风格,但没有一个学生写得像我现在的字。

从我自身来说,40年的学书经历就是40年的临帖过程。至于说如何临帖,我在临写过程中想法很多,当时一些以为很有效的方法,也时常被自己否定。但是,在大方向的把握上,我始终锁定正确的坐标,其中两点我印象深刻。

第一,选帖决定着学书法的方向,选错了就会在十字路口徘徊痛苦。古贤总结得失说:“学书须临唐碑,到极劲健时,然后归到晋人,则神韵中自具骨气,否则一派圆软,便写成软弱字矣。”回顾以往,学书早期我选择唐楷,后面大量的时间写“锺王”。但是,我在写“锺王”的过程中,仍然不间断地写唐楷。这样的一个临帖过程,首先能让我现在的小楷面貌有点与众不同。其次我还能把小楷放大到四五厘米这样的格局(一般学“锺王”、钟绍京、王宠、文徵明小楷者,都很难把小楷写大,就像我现在的楷书也很难把它写成10厘米左右的大楷。其中的谜团必有艺术规律的内因,很多时间我陷入这个谜团苦苦思索)。这两点都是我坚持写唐楷的原因。所以,现在有学生问我选帖的问题,我都毫不犹豫地回答:“首选唐楷。”千百年留下来的翰墨精品,有了像唐楷这样的一个基础,接下来什么字帖都可以临。但前提是所选的帖本,必须和你的学识、理智、审美是一致的,和你的性格、灵赋、情感是一脉相承的;反之人云亦云、时常换帖,就是错误的选择。

第二,临帖必须到位,正确的笔法都在你临的字帖里。如果外表已经临得很像,还不能说正确的笔法已经掌握了。更深层次的内藏机关是:临写出的形态还必须和原帖笔法动作原理是一样的。用笔的原理首先要看清、看懂原帖点画是怎样的笔法动作(绝不仅看点画的表面形态),然后按看懂的这个动作贯通笔势,一气呵成。如果动作过程,丝丝入扣,一一合拍,那么你和原帖当时创作的情感也是一样的。这个和原帖点画一样轨迹的用笔步骤,是一个精神送导的过程,所谓气息、神韵和原作者高度一致。只有达到了这个高度,才能说正确的笔法你已经掌握了。清代朱和羹说:“结体之功在学力,而用笔之妙关性灵。”即笔法和精神相连,笔法不是机械的模仿,“笔法之妙关性灵”,真可谓一语中的,抓住了要害。

临帖不能“循规蹈矩、饱暖终身”。临帖必须学会思考,不思考就是朝着“馆阁体”的方向走。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你的思考点的基础在哪儿?有位朋友曾跟我说:“看你的水平如何,就看你平常和谁混就可以了。”我以为他说的太好了。你和投稿的高手在一起,那你就经常出没在当今的展览会上;如果你没日没夜地和锺王、苏黄、“唐宋八大家”在一起,那么书法界几十年间的目光就一直会关注着你。



柴立梅(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女书协副主席、蚌埠市女书画家协会会长、蚌埠市书协副主席):

读与写,是学习书法艺术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

正如小学阶段学习语言要经历读写的过程。先读一读每个生字的发音,读出什么结构,是左右结构,还是独体字?是上下结构,还是包围结构?什么偏旁等,待确认之后,再要求抄写数遍。之后,为了检验是否完全掌握还要听写,写错了,再纠正笔画结构,直到生字在你心目中牢牢地被打上烙印,才不为生字。

学习书法,将小学阶段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用上来,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们在认真选定好碑或帖后,首先也要进行阅读,读什么?如果说小学阶段是要求掌握一个个的生字变成一个个的熟字的话,那么读帖是解决除了读出一个个字的写法之外,还要读出作品的“关系”。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认为:“美在于事物之间的关系。”读帖,从整个作品来说,先读作品气息,是具有浑厚质朴的美,还是萧散简远的美。比如,摩崖石刻《西狭颂》,具有粗犷雄强的审美特质;而王羲之的《兰亭序》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又是通过怎样的笔法来表现出来的?这些是在临写之前,须要体会和理解的。至于作品中每个字的点画与结构关系,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关系等,都是在临写前要认真观察的。读出这些内容,为临写做好铺垫,很有必要,这是学习书法的必经过程。

临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也就是要将经典作品完全化为我们创作的营养,要花大气力临写。不然,作品的营养素就不属于你。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笔法问题。

一个小小的毛笔尖,在力的作用下,会出现起笔、行笔、收笔下的不同点画状态,这种状态会形成或者是藏而不露的圆形、锋芒毕露的三角形,点画出现或者是重的、厚的、长的、粗的,再或者是轻的、短的、细的;线与线还可以是连的,也可以是断的;一条线,可以由轻到重,更可以由重到轻;可以是直中有曲,也可以是曲中有直等不同的变化。

其次,关于结构。

汉字,有人认为就是方方正正,这恰恰是大错特错的观念。

王羲之《论书》中:“作字之势,在乎精思熟察。”张怀瓘《用笔十法》中:“夫书第一用笔,第二识势,第三裹束。”唐太宗《论笔法》:“得势而出。”

“势”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朝着某个方向运动,并由此形成的轨迹而构筑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又具有内在的拉力和呼应,即使在每一个环节构筑上都会存在。因此,笔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了笔法,就有了线条的运动,就有了“势”的展现。

而对于如何临写,王羲之说到:“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手脚,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此段宗旨是说每一遍临写要达到每一遍的效果。文中提到“形势”一词,有什么样的“形”,就会有什么样的“势”。不同的书体又会有不同的形和势。比如楷书,横画可以写得横平竖直,体现出方正、均匀的空间造型意识。但是,如果处理为有10度倾斜的左低右高的横画,那就有了“势”,就打破了“平”。当然,点画之间的呼应关系,部件与部件之间的协调,是你让我,还是我让你?是上覆下,还是下托上?每个字的外轮廓及每个字的内部空间关系怎样?上一个字的外轮廓与下一个字的外轮廓又是怎样等,都需要认真临写,如果临写不出这些特征,便会落下大而化之,形不准、神不备的毛病。



李明(中国书协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导师工作室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书法高研班导师):

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是必经之途。临摹的过程,是书写能力获得的过程,是入古寻法的过程,是化古为我的过程,临帖是需要一个书家伴随终生的。

孙过庭《书谱》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所谓“察之”,就是要读帖。读帖是提高书法认知的一种手段。阅其形,观其神,下笔才有方向,在读与写的不断反复中,以察其“精”,才能做到准确。所以读帖,就是去认识和理解古人,是意在笔先,潜移默化的过程。正如董其昌所说:“临帖如骤遇故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而应观其举止、笑语、精神流露处。”其实,这种临帖的状态经历了从陌生到熟悉,从茫然到了然的转变,意会古人才能真正读懂书法。

“拟之者贵似”,意思是临帖必须经历精准临摹的过程,就是达到这个“似”字。“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临帖要写“像”的问题。每个人眼中的“像”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认知水平,这个“像”的标准也不一样。“像”不仅是书法外在的表象,还有包含其中的骨肉血脉、气质风神。由形入神,由表及里,真正支撑“像”的是书法内在的法理,法理是规律和共性。所以,我认为临帖又是一个循法明理的过程,只有明白法理,才能入古,真正做到“似”。丢掉这一点,会掉入一个自以为是的表“像”之中,最终难以摆脱和逾越。认知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书写水平,所以广泛、准确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察之精”方能“拟之似”!

以我个人的实践经验看,在临帖的方法上有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1.书法有法,技法是书法艺术表达的基础。一点一画,一招一式,皆有基本过程和变化,是有法可循的。临帖时必须去认真领会,体现主动性,做到心手相应。切忌简单的“照猫画虎”,停留在“描字”阶段。

2.临帖要从吃透一到两本帖开始。选好帖,从一体一家一帖筑基,然后再博涉融合,这样更容易找到方向。许多爱好者,什么都想写,有的甚至一天写十几本帖,经常换帖。最后写了许多年,却没有一本帖写进去,也不清楚写什么,徒费时日。

3.临帖要经历精临的过程,才能最终做到遗貌取神,形神兼备。有的人喜欢“抄字帖”,一遍一遍的抄,缺乏的是深入。所以,临帖要多做“聚焦”的功课,逐字逐行,从细节入手,与古人较劲。越贴近古人,获得的东西越多,所谓“尽精微”才能“致广大”。

4.做好临帖的记忆和强化。从初学的被动临写到主动临写,即抓特征,强化矛盾关系,略做夸张,使之对比强烈。“大者大之,小者小之,重者重之,轻者轻之”,诸如长短、宽窄、高低、纵横、收放、聚散、远近、疏密、虚实、枯润等。以此来训练和把握矛盾的对比与统一,增强临帖记忆,积累变化手段。

5.拓展和延伸临帖范围,发挥想象力。由形到势,领会书法的空间性和时间性的变化。区分大字和小字的不同写法和取向,要能小能大;注重书体之间的互补与融合,做到动静结合、碑帖结合。

6.书法是笔、墨、纸的三重变奏。客观物性是书法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要注重工具材料的合理运用。有时,书法风格的呈现与工具材料的运用是有直接关系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掌握和发挥工具材料所具有的性能,以做到“笔精墨妙”。若不重视,或有违背,则会出力不讨好,再努力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7.学以致用的原则。要学会变化,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书法的内涵体现在笔法、结字和章法的变化上,要区分实用写字与书法的区别,研究和演绎各种变化是学习书法的主要内容。传统经典都是自然而丰富的,能够随势生发、随机而变是书写的能力。写“像”不是目的,最终是化古为我,亦古亦我,转变为独立的自我表达。

8.坚持自我的审美取向,有所扬弃。前期要不断做加法,到一定程度后要做减法,有所取,有所不取。这是书法走向自我即个性体现的前提,个性是一个书家审美坚持的体现,最好的方法是从临帖过程中去积累共性,不断简约,形成个性。



曹向春(河南省文联委员、省书协理事,郑州市文联副主席,郑州嵩山书画院专职副院长):

临帖是书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功课,常临常新,既可以不断从古人那里汲取营养,又可以不断矫正日常创作中的习气,务必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力求像,力求无我。当然,这只是阶段性的,不是最终目的,临帖的终极目标是“有我”,其中大有学问。

一、选帖。选自己喜欢的,只有喜欢才能上手快。初学要选比较清晰的字帖。所谓“清晰”,就是电脑修过的那种,因为有些摩崖碑版年久漫漶,原拓直接影印的版本有些字很难看清笔画,不利于初学。随着功夫日深,就必须换成原拓本了,因为“清晰”的字帖毕竟失真,很难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艺术气息,只有深切体味到原拓的精气神,才能取到真经。

二、读帖。读帖不仅是拿着字帖认真端详每个字的间架结构,还应看整张拓片,更需去现场看实物。大家都知道,一幅书法作品的基本要素包括字法、笔法、章法,甚至墨法等,仅仅拿着字帖端详每个字是远远不够的。一般字帖都是“剪辑”了整张拓片后打乱顺序再重新组合,这就破坏了原碑帖的章法,上下各字之间的呼应关系、左右各字之间的行气也同时消失殆尽。所以,初期读帖只须关注“字内关系”即可。在做到每个字的间架结构谙熟于胸之后,就必须通过整张拓片深入研究原碑的章法了(顺便提一句,宁要复印的拓片也不要硅胶制版或原碑复制的拓片)。同时,还要实地考察原碑,仔细琢磨每个字的刀法、字口,以及残损漫漶之处,“透过刀锋看笔锋”,想象古人书写时的一招一式,同时通过章法分析古人谋篇布局的策略与技巧。这一切都属于读帖的范畴,可见读帖对临帖来说是多么重要。

三、临帖。临帖和读帖应同时进行,读帖不精,临帖也精不了。这么多年,描红、双钩、实临、背临、意临、仿,我都试过。目前,除描红外,其他几种方法还经常交叉使用。我临帖一般开始于实临,对于实在临不准的字就双钩,然后填写,反复进行几次就基本上能够掌握了。在这个过程中,读帖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严格遵守“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的古训,要像复印机一样心摹手追。同时,还要如上面提到的读整张拓片,并去实地考察原碑帖。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就尝试背临,在基本能背临准确的情况下开始意临。我的“意临”不仅是加入自己的想法或个性,还会把不同风格的碑帖嫁接过来,比如拆借个别笔画嫁接到某个字上,当然前提是整体得协调。同时,试着“造字”,即对字帖里没有的字,能按照该帖的风格“造”出来,这一关尤为重要。事实上,“造字”就是古人说的“仿”“拟”“效”等。仿,主要是仿风格,是比临更为高级、更能突破自己的手段。仿作的内容不与原碑帖相同,但却有着明确的风格指向,是从学习古人到自己创作并形成个人语言的中介。临、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是创作的先导,临是仿的基础,仿是临的升华,其目的在于参透古人笔法,师古而不泥,借古开今,最终形成个人风格。

四、临帖中常见的几种弊病。

1.浅尝辄止。有些人似乎什么碑帖都喜欢,但每种都坚持临不了多久,像猴子掰玉米那样,这样永远都深入不了古人堂奥。

2.所谓意临。因为临不准,也压根不想临准,就号称是意临。其实,这种所谓的意临因为没有经过前期艰辛的实临,根本不可能掌握碑帖中所蕴藏的各种信息,只是在自欺欺人地胡写乱画。

3.还有些人(尤其是初学者)因为对所临碑帖了解甚浅,没见过原碑原帖,临摹时竟把崩损的石花也写出来;对漫漶的笔画也故意写得哆哆嗦嗦;把由于字口变浅,笔画中段变细直至不显线条了的地方干脆分成两笔来临,而且创作时也这么处理,这种毛病比较常见,有点儿像瞎子摸象。

所以说,临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买几本字帖简单临临就行了,就可以创作了。不下一番苦功夫,不按科学的方法和步骤,不开阔眼界提升见识,想把古人的智慧和本领学到手,基本上是痴人说梦。

(此文发表于2020年4月15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微信号:137008737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