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临终前道破天机,天道、地道和人道,读懂的人受益终生

 枫叶红178 2023-05-18 发布于山西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文明厚积薄发、百家争鸣的时代。多少先贤哲人纵横期间,为中国完成了思想上的革新除旧。

而庄子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个,他不求闻达显名,不问权势财富,只是把“逍遥”二字“镌刻”进汉民族的DNA里。

之后的漫长时光里,“此生逍遥天休问,古来万事东流水”成为了无数文人志士的终极理想。虽然在这条路上,难免为现实牵累,却依然有很多人乐此不疲。

而通往逍遥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庄子临终前早已道破其中玄机,将天道、地道和人道都分析的明明白白。

参透了庄子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就能勘破人生迷障,抵达明心悟道之境。

庄子的临别豪言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庄子在道家有着极高的地位,但是因为老子空前绝后的影响力,以至于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觉间看低了庄子的影响。

一篇《道德经》让诸子百家多了扛鼎派系,但是道家这个学派真正成型,最终还是依靠庄子。

不仅如此,庄子对儒家学说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他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堪称是儒学立派根基之一,是历代大儒推崇的治国之策。

可以这么说,当下很多人对庄子其实是低估的,以至于他虽然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其学说和思想却很少有人深入去了解。

这些精神财富对陷入迷茫和混乱的年轻人来说,是治疗“心病”的良方。

不同于经过后世不断解读,早已“平易近人”的儒家典籍,庄子的学说对普通人来说着实有些晦涩难懂。如果想要了解其思想感悟,可以先琢磨下庄子的临终箴言,其中颇有玄机。

和很多大能一样,庄子在临去之前就看透了生死,丝毫没有大限将至的悲伤,他和弟子的对话中充满了逍遥豁达的“仙气”。

庄子曾经这样安排自己的葬礼,他告诉弟子:“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

这句话的含义清晰明了,庄子并不希望弟子们花费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所谓的“厚葬”。

所谓的“用天地做棺椁,用日月做双璧”尽显其气魄与洒脱,其思想境界秒杀那些为了身后事大费周章、劳民伤财的封建帝王。

而且庄子的这句话暗含了道家学说最重要的内核,那就是道法自然,无为即是有为。他希望自己的离去也可以和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一样,静静地随风而逝。

然而弟子们的境界还不到,因此对庄子的做法并不理解,他们担心如果让师父“自然而逝”,其遗体会被鸟兽破坏。

但是庄子对此却不以为意,他直接回应道:“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在庄子看来,所谓的“厚葬”。

最终的结果也逃不开遗体被蝼蚁破坏的结果,和被鸟兽破坏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要偏心对待呢?

庄子临终前的箴言虽然只有寥寥几句,但是却道尽了他的思想内核,揭破了天道、地道和人道的奥秘。

但尽全力,坦然接受

在《庄子》这本道家典籍中,有一句至理名言即便放到当下依然熠熠生辉。这句话是:“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用今天的话来讲,庄子认为具备强大内心,拥有高超修养的人,在任何一种境遇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变故影响。

而且这些人在意识到事不可为的时候,也能坦然面对,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到这一点便是道德的极致。

这就是庄子对成道之人的标准和期许,用更通俗的话来讲,庄子对人道的理解归纳起来就是大部分人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尽人事,听天命。

现代人其实对这六个字并不陌生,但是对它的理解却存在问题,以至于在无形中错过了庄子提供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很多人理解的“尽人事”是指:一个优秀的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需要全力以赴,有多大的能力就出多大的力。

但其实庄子对于“尽人事”的强调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要大家努力拼搏,另一层则是强调量力而为。

很多人只看到了第一点,总要去尝试一些明显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以至于最后功败垂成。

这样的做法显然违背了庄子“道法自然”的核心逻辑,他强调的拼搏指的是在个人能力范围之内,永远不包含强求之意。

因为片面理解了“尽人事”的含义,因此很多人对“听天命”的认知也出现了偏差。不少人觉得庄子的这个想法有些消极,甚至包含了“宿命论”的味道,不值得提倡。

但庄子强调的“听天命”并不是说要把事情的发生和发展寄希望于上天的安排,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让人学会接纳天命。

任何一个人只要在做事的时候拼尽了全力,就能获得内心的安宁。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都应该放开胸怀去接纳,这才是听天命。

人世间的很多烦恼往往来自于求全责备,过分纠结于一些注定不能改变的事情。庄子强调的“听天命”和佛家的“放下执念”是一个道理,只有能进亦能退的人,才能真正得道。

唯有如此,才能在面对困难和险境的时候快速走出迷茫,不会产生自我怀疑的情绪。

始终以己为尺

除了“尽人事、听天命”,庄子认为想要获得逍遥,参悟道法,还必须做到一点,那就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换成通俗的语言就是不因为被人的夸奖就更加勤勉,也不因为别人的斥责就有所怠慢。

庄子认为每个人都要学会专注自身,按照最适合自己的节奏和需求做事。这一点说来简单,但是做到的人寥寥无几。

很多年轻人喜欢把“个性”和“活出自我”挂在嘴上,但是到了工作和生活中,还是选择活在别人的看法里。他们顶多是屏蔽了长辈的意见,对同龄人的关注和认可还是颇为留心。

其实不少人的生活已经顺风顺水,各方面都没什么大问题,但他们依然会沉溺于纠结和痛苦中。因为这些人的目光从来都没有放在自己的身上,总是看着别人的生活。

喜欢追赶成功,本来不是问题,但是事事都和别人比较,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这样的做法迟早让人生陷入泥淖。

真正有强大内心的人会接受丰富多彩的世界,能明白人和人之间本就是千差万别的。别人拥有的未必就适合自己,没必要非得以他们作为参照来经营自己的人生。

对于这一点,庄子曾经给自己的弟子讲过一个故事,来源于老子和士成绮的交流。后者是一位自命不凡的学者,他听说老子非常有智慧后,认为足以与自己相较,于是决定上门拜访。

谁知在去了老子家中后,士成绮却大失所望。因为这位圣人的居所杂乱不堪,根本不符合他心中贤能的样子。

失望后的士成绮口出狂言,对老子恶语相向。然而后者却不为所动,全程不发一言。

回家之后,士成绮渐渐意识到错误,认为自己陷入了“以貌取人”的识障,第二天又匆匆赶去道歉。

等他认真表示歉意后,老子才平静地回复:

“其实我并没有生气,所谓'圣人’的名号,我从来就没有重视过。如果我能是参悟大道真义,旁人说什么都没关系,哪怕谤我是牛、是马、是老鼠,又能如何?”

成语“是牛是马”就来自于庄子讲的这个故事,它讲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人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切勿与人比较。

不忧惧未来

庄子在临死前之所以能具有豁达的心态,并非是因为他勘破了生死,而是他对于死亡之后的未知并没有担忧恐惧的心态。

这才是了解“天道、地道和人道”之后该有的状态:破除对未知的恐惧,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坦然接受。

人们之所以恐惧死亡,很多时候并不是担心这件事本身,而是因为不知道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对这种未知感到害怕。而庄子认为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其实很没有必要。

在名篇《知北游》中,他曾经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寥然,莫不入焉。”

通俗一点就是说,人生在世的时间看似很长,其实就像骏马穿过一条狭窄的通道,眨眼之间就过去了。所谓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无需去担忧和烦闷。

世人觉得“杞人忧天”里的杞子很搞笑,后者每天都在为“天地崩塌”而担心,却丝毫没有意识到它很难发生,而且即便发生了也无能为力。

但他们却不知道自己在面临“生死”的态度上也和杞子一样,明明是无法改变的事情,却每天都在担忧愁闷,于事无补。

当然,这种庸人自扰不仅是指“生死”,广义上它还包括了对未知将来的担忧。很多人烦恼的某种困顿的未来,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生。

但是他们却在这种担忧的情绪中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因此,与其担忧没有发生的未来种种,不如经营好当下的人生。即便以后真的遇到问题,也必然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结论

总的来说,《庄子》是一本蕴含了大道真理的著作经典,是值得每个人去细细品味的。虽然仅是道家的一派之言,但只要参透其中一星半点的智慧,就会让人受益匪浅。

即便当下没读懂其中的道理,只要认真看过,未来必然能了悟其中真意,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