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见证王朝兴起,死后乱世再临,张华如何成为晋朝的定海神针

 liuhuirong 2023-05-19 发布于湖北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即当途之昆弟也”,在看重门第的魏末晋初,出身贫寒的张华不仅没有被埋没,反而从底层的无名小卒一步步跃升到了西晋“八公”之一的司空,获封“郡公”爵位。从国之柱石到含冤惨死,张华是如何施展自己王佐之才的呢?



一、博闻强识,新兴之秀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父亲并不是高官,年幼家境贫寒,张华却能突破九品中正制的“封锁”,成为西晋的国之柱石,靠的是正是自己的真才学识,力主伐吴、威孚幽州、坐镇中枢,他都展示了自己的王佐之才。

张华著《鹪鹩赋》借物抒怀,轰动一时,被名士阮籍誉为“王佐之才也!”;列侯刘放与张华是同乡,也有一眼相中这个声名鹊起的后辈,将自己唯一的女儿嫁给了他,这也标志着张华顺达人生开始了。由名士卢钦推荐,张华的第一份工作本来是河南尹丞,可能司马昭也听说这个后起新秀,赶紧将他纳入自己的帐下。



泰始元年(266),晋武帝司马炎受禅,建立西晋,张华因为劝进有功,拜为黄门侍郎,封爵关内侯。由于是皇帝近侍,张华有很多与司马炎相处的机会,“华强记默识,四海之内,若指诸掌”,司马炎每有问策,张华都能对答如流,因此得到器重。

有一次,司马炎曾向张华问及汉宫室制度和章宫千门万户的情况,这种冷门考题没有难倒张华,他不仅对答如流,还能画出图样,司马炎惊讶于张华的博闻强识,拜其为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掌握机要。“入则规谏过失,备皇帝顾问,出则骑马散从”



二、吞吴之志,混一六合

同时,张华还是伐吴大计的坚定支持者,“大臣皆以为未可轻进,华独坚执,以为必克”,这份坚持差点给他带来杀身之祸。泰始五年(269),羊祜督荆州诸军事,标志着西晋向统一的最后一步发起冲击,然而这位名将终其一生也未能跨越长江天险,张华成为了他的遗志继承人。

咸宁四年(278),想到羊祜可能熬不过这个寒冬,司马炎派张华前去探望,病卧在床的羊祜依然献策伐吴,张华深赞成其计,被羊祜认为是“成吾志者,子也”。司马炎以羊祜推荐的杜预为主将、张华决定庙算,发动灭吴之战。



不过当时大部分大臣都不赞成灭吴,司马炎更亲信的贾充、荀勖都坚决谏阻,甚至在战况严峻的时候扬言要腰斩张华,但面对丧命的威胁,张华依然不为所动,坚定认为此次伐吴必有建树,算定权略,运筹决胜。一切张华所料,太康元年(280),西晋灭吴,张华有谋谟之勋,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

其实刚把羊祜派到荆州时,司马炎是有灭吴之志的,但架不住贾充、荀勖等人的阻拦,加上羊祜又有败仗,遂而放弃。羊祜病逝,杜预捧讨吴奏折入宫献策,司马炎还在犹豫不决时,是与他对弈的张华推波助澜,力劝司马炎下定决心,最终完成再统天下的伟业。



三、树大招风,匡时济世

因为有灭吴大功,张华声名显赫,加上司马炎将晋史及仪礼宪章的修改以及诏书诰文的起草都交给他,以至于张华的声望名誉又上一层楼,“声誉益盛,有台辅之望焉”,大家都认为张华必为宰相,但显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他位列三公。

曾经极力阻拦伐吴,骄傲于名门望族出身的荀勖就十分不爽,不甘心自己被没有背景的张华比下去,于是他给张华挖了一个大坑。恰逢司马炎就储君一事询问张华意见,张华以“明德至亲”推荐了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然而司马炎却一心想传位给愚钝的儿子司马衷,遂不喜张华。



如果司马炎听取了张华的建议,可能就不会有“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这些破事了,然而司马炎却听从荀勖的谗言,外调张华都督幽州诸军事,明面上是持节守边,实则外放苦寒之地。荀勖的同党冯紞也落井下石,“据方镇总戎马之任者,皆在陛下圣虑矣”,在司马炎身边颠倒黑白,使得张华不仅与三公之位失之交臂,还被借故免职,只得以列侯身份朝见。

督幽州期间,张华内安黎庶,外抚异族,“抚纳新旧,戎夏怀之”,以至于周边那些历世未附者二十余国,皆遣使朝贡,边疆安宁。虽然遭到荀勖、冯紞等人的诋毁,但张华依然克己奉公,但出乎他所料的是,后面还有一个烂摊子在等着他。



四、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永熙元年(290),晋惠帝司马衷即位,由于司马衷愚笨,一些颇有野心的宵小之辈藏不住了,司马衷的外公杨骏、妻子贾南风、叔祖司马伦作恶多端,许多皇室成员纷纷被波及其中,一场血亲相残的大戏拉开帷幕。

就在短短的三个月内,贾南风先是借楚王司马玮之手杀死太傅杨骏、汝南王司马亮、元老大臣卫瓘,后又谋划杀了司马玮。由于司马玮是伪造诏书召集都城军队诛杀重臣,不明所以的众人都认为是司马玮谋反,于是司马衷采纳了张华的意见,派特使持幡让外军解除戒严,说司马玮伪造诏书,并以谋反罪名杀了司马玮。



由于司马衷昏弱无能,掌权的贾南风不通政事,便委任张华总领朝政,因为张华出身庶族却才华横溢,既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威胁到皇权,又不会因为学识威望不够难以服众。但张华上台后并没有给贾南风好脸色,他作《女史箴》进行讽劝,又坚决保护太子司马遹,不过这些都被后人认为是“尸位素餐”。

虽然朝政大权被贾皇后掌控,但因为有张华等人身居要职,还是勉强维持住了虚假的安定,然而贾南风掌权八年后,她与太子司马遹矛盾激化,受到赵王司马伦的挑拨,最终害死了自己。当然了,司马伦也不是什么好人,他在推翻贾南风后篡夺皇位,还杀害了一直不肯向自己低头的张华。



回顾张华的一生,可以说他的悲哀是注定的,因为他根本没有遇到愿意信任他的君王,没有背景,就只能受到诬陷,不是外放就是遭贬;没有实力,就连忤逆贾南风保住司马遹的太子之位都做不到。司马炎猜忌他,司马衷用不了他,而他更不可能投靠司马伦这个乱臣贼子,西晋的强盛一时由张华所铸,而张华终死也象征着西晋崩亡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