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满将至,建议“2不吃,3不贪”,牢记祖宗传统,家人更安康

 简食记 2023-05-19 发布于山东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阳气渐趋盛极而衰的时节。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它标志着降雨多、雨量大的特点,我们在此时务必要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排涝抗旱的准备,确保夏粮丰收。同时,我们也要关注身体健康,加强锻炼,保持心情舒畅,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境界。
在文化上,小满节气蕴含着“满”的概念,代表着成熟、丰收和富足。人们在这个时节会通过祭祀、宴饮等方式来庆祝丰收,同时也会关注天气变化和作物生长情况,以确保有一个好的收成。此外,小满节气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如在南方地区,人们会采摘杨梅、龙眼等水果,品尝时令美食;而在北方地区,则有着小麦面鱼、驴打滚等传统美食,这些美食也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和习俗。
在饮食上,小满节气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美食体验。南方地区的人们喜欢食用鲜美的蔬菜和水果,如南瓜、豆腐、草莓等;而北方地区则有着小麦面鱼、驴打滚等美食,这些美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同时,“吃苦”也是小满节气的重要内涵之一。我们应多吃些苦味蔬菜,如苦瓜、苦菜等,以达到“去火”的目的。今年的5月21就是小满节气了,建议大家“2不吃,3不贪”,牢记祖宗传统,家人才能更幸福,更安康。
“2不吃”
不吃辛辣的食物
在小满节气期间,人们容易贪吃辣的食物,这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小满节气前后,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受到暑湿之邪的侵袭,导致脾胃虚寒。如果此时贪吃过多的辣的食物,如辣椒、花椒、姜、蒜等,会消耗体内的阳气,导致寒邪内生,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不吃太多油腻的食物
在小满节气期间,人们容易贪吃油腻的食物,这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小满节气前后,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受到暑湿之邪的侵袭,导致脾胃湿热。如果此时贪吃过多的油腻食物,如肥肉、烧烤等,会产生内热,加重脾胃湿热的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3不贪”
1:在小满节气期间,人们容易贪吃凉性食物,这可能会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小满节气前后,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受到暑湿之邪的侵袭,导致脾胃虚寒。如果此时贪吃过多的凉性食物,如冰镇西瓜、凉性饮料、凉性水果等,会消耗体内的阳气,导致寒邪内生,加重脾胃虚寒的症状,影响身体健康。
此外,过多的凉性食物还会导致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小满节气期间,应该适量食用凉性食物,并注意搭配温性食物,如姜、葱、蒜、胡椒等,以达到平衡营养的目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小满前后,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降雨后气温下降明显,因此要避免受凉,尤其是晚上睡觉时,否则寒湿邪气停留肌肤,郁而化热,易引起风疹、湿疹等皮肤疾病。如果睡觉时贪凉,容易导致肺部受凉,多半会伴有咳嗽、咽痛等症状,久而久之,易导致肺部功能减弱。
夜间是身体各种器官系统要休息和恢复的时间,这个时间如果抵抗力低下,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导致感冒、发烧等疾病。
3:小满节气后,气温逐渐升高,此时的着装宜宽松舒适,穿短衫、短裙、短裤是不错的选择,这样穿不仅活动方便,而且通风透凉,有利于散热。
但是要注意不要贪凉,因为只有当外界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暴露才会有凉快感。而当外界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暴露面积不宜超过人体总表面积的25%,否则热辐射就会侵入皮肤,反而更热。
当外界气温过高时,暴露的皮肤面积越大,身体失去的热量就越多,所以也不宜贪凉。尤其是在空调房间时,要及时添减衣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