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步走,在职场同伴压力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平凡凡在成长 2023-05-19 发布于浙江

小时候最烦听到长辈说“谁谁家又考了年级第一”“谁谁被哪个牛校录取了”,虽然“你不如他/她”这种话没有从长辈的口中直接说出,但我还是会有一种“不如人”的自卑感,一种“你应该更好”的紧迫感和压力。

长大后,学了心理学,才知道原来这种感觉叫“相对价值剥夺感”,是一种同伴压力,也就是当你看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时,会有一种自我价值被剥夺的感受。

如果说学生时代,这种同伴压力时刻影响着我,那进入职场后,这种情况更是如影随形。因为只要我向往优秀,就会发现更多比我优秀的人。

向内看,发现“同伴压力”背后自己的心理诉求
曾有朋友开玩笑说,我这种情况,叫“溺水状态”,刚挣扎着可以喘口气,立马又沉下去,重新扑腾。

说得很形象,而事实上我自己也很心累,但却像误入迷途一样,不知如何往前走。直到有一次听心理讲座,台上的老师说:每一种压力背后,都有它深层的心理需求,把眼睛向内看,才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并不在别人的世界里。

我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面对同伴的竞争压力,我会惶恐、自卑,这背后我的心理诉求到底是什么?我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在反复的自我追问后,我发现,原来我渴望的,是自己在拥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自我价值能被他人认可。
 
多看自己,少看别人
在找到了自己的症结所在后,我决定像那位心理老师说的那样,眼睛多向内看。多看看自己已拥有的东西和可以成长的空间,而不是始终把目光放在“别人比自己强的地方”。因为想要得到认可,我们首先要先学会自己认可自己。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认可我们自己,又怎么能奢望别人来认可我们?

想到这点后,我首先采取的方法,就是写收获日记。把生活中能带给我能量的一点一滴都记录下来,比如方案脚本得到了同事的称赞,发现了word的新功能,学会了一款新软件的操作,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工作中得到了同事的帮助,等等。

这样的记录,让我看到了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和每天的进步,积累了成就感,也能让我更加看清自己现在的位置和可以成长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当我们把目光更多地关注在自己身上,对自己有更多的掌控感时,外界的因素便不再那么容易影响我们。

思维换框,看到更多可能性
毕竟,这个世界永远存在着比我们更强的人,如果始终从别人的优秀中看到到自己的不足,那恐怕一生都很难有幸福感。

所以,除了内观自己,积累成就感外,如果我们能换个思维角度看待别人的优秀,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比如,从别人的优秀中看到的不是“自己的不足”,而是“榜样”或“示范”。例如,以前一直认为做不到的事,A做到了,其实也是给了我们一种新思路,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当我们把优秀同伴看作是自己的榜样和激励时,会让我们敢于去挑战自己曾经不敢迎接的挑战,因为“别人能做,我们也能做”。
 
扩大自己的圈子,拓宽价值感来源
当然,如果做到了以上这些后,在一个环境中,还是长时间得不到肯定和欣赏的话,恐怕还是会有一种自我价值“不足感”。

因为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会有想和他人保持链接和获得认可的需求。所以,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圈子里,伸开自己的触角,扩大自己的圈子,比如除了工作外,多与其他非工作环境中的朋友接触,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一些学习或公益社团。

当我们与更多的群体保持链接和获得认可后,就不会因某一领域被人超越或缺乏肯定而患得患失,因为拓宽了价值感来源。
    
过去,每次在同伴压力的影响下,我都会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但我现正在通过这些方法与它和解。因为压力的产生,其实在提醒我们内观自己的需求。

而当我们明确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标时,转换心态,改变思路,化同伴压力为前进动力,会让我们有机会去发现更好的自己。

最近工作比较忙,一个月才更新了一篇

好开心,打开后台,你们都还在

谢谢你们,爱你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