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会写诗的人,绝不会犯这些明显的错误?

 当代诗歌评论社 2023-05-19 发布于重庆

真正会写诗的人,绝不会犯这些明显的错误?

作者:无枪的将军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态来表达(呈现)个体对事物或思想上的“审美认知”


所谓“审美认知”是指个体(包括主观和客观)对事物或思想上的感知与认识能力,而,“美”只是一种感知性的概念,虽然,只存在于事物(文字、艺术)的表象以及内在意蕴之中,但是,它却是一种不定性的变体。(可能,这样的解释有些深奥,简单来说,也就是“美”,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格式,它会因为不同的个体产生出不同的感受
——诗歌里的“美”则表示在: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来展现个体对事物或思想上的认知感悟行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语言形态都可以纳入“文学艺术”语言艺术)的范畴,它必须要有一个“客观感知对主观意识的价值肯定”为前提。简单来说,也就是:语言艺术层次的高低(也指诗歌水平的高低)不是作者的自我认为,而是,要来自读者的认可!

    因此,诗歌(语言艺术)的存在性,自然也与其自身的“文本感知度”指文本或意象凸显出的感知程度,这里主要是指:文本的直观性)息息相关了。

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合理的去建构诗歌呢?

一、诗歌语言形态要注重准确、合理性

    诗歌语言是诗歌构造(表现意象、寄托思想)的主旨,它既承载着作者的心境认知,又关联着读者的“审美评价”
   因此,只有“准确、合理”的语言形态,才可能提升(辅助)诗歌境界的层次(艺术性与思想性)。


下面,我们将列举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读者参考:

1.慎重使用:过度具象、生动、鲜明、强调、突出性的词汇。


2.避免:句式的过度连贯、逻辑以及过度的断裂和跳跃。


3.慎重搬运:古典诗词中的用语来与新诗意境过度混搭。


4.注意:“的、地、得”字与语气助词(如“阿、啊、啦、唉、呢、吧、了、哇、呀、吗”等)的过度使用。


5.注意:明喻(如、像、似、好像、如同、好比)的过度使用

二、诗歌的结构形态需要顾及整体感

   诗歌的结构形态是指直观状态下的断句、分行、排列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
而,所谓的“整体感”则是表示为语意、句式间的关系具有合理性。

1.不以:胡乱断句分行的方式来营造意象氛围。
[断句指句式的不连续性,这里表示为:与诗意不贴合的状态下,一个字或两个字(之类似)的分行、停顿手法。]

2.不以:无分行、少分行的方式作诗体排列。
[这里指一种密密麻麻、紧凑、压抑的文体形态。]

3.不以:标点符号来营造意象。
标点符号需要与诗意(句意)贴合的情况下合理使用,杜绝以标点符号的胡乱停顿(指一字、两字……或者十几个字,乃至更多),来营造不合理、不贴合的意象效果。

    以上归纳的这些问题,其实,并不新鲜(在众多诗学理论中,几乎都有其影子存在),完全算得上“老生常谈”,只不过,可惜的是,即使大多数人都知晓这些问题的弊端(对诗歌艺术的破坏性),然而,在真正写作的时候,却又很少有人加以重视。
   当然,大多数人的忽视,也是有原因的,归根结底,我们认为,还是因为一些所谓“著名”诗人,喜欢为自己的写作瑕疵找借口(指把具有明显问题的诗歌,美化成各种创新体形式的写作手法),因而,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种具有导向性的诗歌问题掩饰遮蔽效应!
——显然,这样的诗歌行为,对于诗人写作(能力提升)以及诗歌发展(生态、健康)来说,都不是一种好的现象!

注:如果你对自己诗歌的要求不那么高,也不在乎什么艺术性(纯粹写来玩玩,抒发一下心情),那么,你完全就可以忽略这篇文章了!

作者简介:无枪的将军,本名:何天军,籍贯:重庆万州,当代诗学解读平台【评诗论道】主笔,独立批评家、评论人、实用性诗学理论研究者;推崇:“以诗养性,以评修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