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城》点滴谈

 赵一刀 2023-05-19 发布于安徽

青年时代的钱锺书和杨绛

“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她头发没烫,眉毛不镊,口红也没有擦,似乎安心遵守天生的限止,不要弥补造化的缺陷。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有许多都市女孩子已经是装模做样的早熟女人,算不得孩子;有许多女孩子只是浑沌痴顽的无性别孩子,还说不上女人。”

——这是《围城》里的唐晓芙。这是青年钱锺书理想中的女子形象。

为什么提及这段话呢?难道我赵一刀“老夫聊发少年狂”,又恋爱了吗?

NO,NO,NO!其实是因为我近期重看了一遍《围城》,我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在高三那年的寒假,从张同学那借来的,当时年少懵懂,感触不多,多年之后再读此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不禁有蒋捷《听雨》之叹,因此想在此扯扯闲话。

方鸿渐对唐晓芙一见钟情,钱先生把他俩的恋爱故事写得非常传神,而这也是这本书里最动人的地方。比如:

方鸿渐和唐晓芙通信,他恨不能用英文写信,因为文言信的语气太生分,白话信的语气容易变成讨人厌的亲热;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你的极虔诚的方鸿渐”。这些西文书函的平常称呼在中文里就刺眼肉麻。

本以为手到擒来的爱情居然被方鸿渐拒绝,苏小姐恼羞成怒,奋起反击,方鸿渐在唐晓芙那里狼狈万分,有口难辩,终于惨淡分手。钱锺书在《围城》和另外两部经典的小说《猫》和《纪念》中对女性的心理的精确把握,是让许多女子都惊异的。方、唐二人的分手场景描写,我觉得可为现代文学中永远的经典。

(唐晓芙:)“方先生人聪明,一切逢场作戏,可是我们这种笨蛋,把你开的玩笑都得认真——”唐小姐听方鸿渐嗓子哽了,心软下来,可是她这时候愈心疼,愈心恨,愈要责罚他个痛快——“方先生的过去太丰富了!我爱的人,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鸿渐还低头不响——“我只希望方先生前途无量。”

鸿渐身心仿佛通电似的发麻,只知道唐小姐在说自己,没心思来领会她话里的意义,好比头脑里蒙上一层油纸,她的话雨点似的渗不进,可是油纸震颤着雨打的重量。他听到最后一句话,绝望地明白,抬起头来,两眼是泪,像大孩子挨了打骂,咽泪入心的脸。唐小姐鼻子忽然酸了。“你说得对。我是个骗子,我不敢再辩,以后决不来讨厌了。”站起来就走。

唐小姐恨不能说:“你为什么不辩护呢?我会相信你。”可是只说:“那么再会。”她送着鸿渐,希望他还有话说。外面雨下得正大,她送到门口,真想留他等雨势稍杀再走。鸿渐披上雨衣,看看唐小姐,瑟缩不敢拉手。唐小姐见他眼睛里的光亮,给那一阵泪滤干了,低眼不忍再看,机械地伸手道:“再会——”有时候,“不再坐一会么?”可以撵走人,有时候“再会”可以挽留人;唐小姐挽不住方鸿渐,所以加一句“希望你远行一路平安”。她回卧室去,适才的盛气全消灭了,疲乏懊恼。女用人来告诉道:“方先生怪得很,站在马路那一面,雨里淋着。”她忙到窗口一望,果然鸿渐背马路在斜对面人家的篱笆外站着,风里的雨线像水鞭子正侧横斜地抽他漠无反应的身体。她看得心溶化成苦水,想一分钟后他再不走,一定不顾笑话,叫用人请他回来。这一分钟好长,她等不及了,正要分付女用人,鸿渐忽然回过脸来,狗抖毛似的抖擞身子,像把周围的雨抖出去,开步走了。

后来,在去三闾大学前夕,赵辛楣和方鸿渐谈及在苏小姐的婚礼见到了唐晓芙,钱先生写那时方鸿渐的心理也入木三分——他年轻的时候也失恋过么?怎么写的这么真切!

辛楣说:“她那天是女傧相,看见了我,问我是不是来打架的,还说行完仪式,大家向新人身上撒五色纸条的时候,只有我不准动手,怕我借机会掷手榴弹、洒硝镪水。她问我将来的计划,我告诉她到三闾大学去。我想她也许不愿意听见你的名字,所以我一句话没提到你。”

“那最好!不要提起我,不要提起我。”鸿渐嘴里机械地说着,心里仿佛黑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就熄了,眼前没看清的一片又滑回黑暗里。譬如黑夜里两条船相迎擦过,一个在这条船上,瞥见对面船舱的灯光里正是自己梦寐不忘的脸,没来得及叫唤,彼此早距离远了。这一刹那的接近,反见得暌隔的渺茫。鸿渐这时候只暗恨辛楣糊涂。

“我也没跟她多说话。那个做男傧相的人,曹元朗的朋友,缠住她一刻不放松,我看他对唐晓芙很有意思。”

鸿渐忽然恨唐小姐,恨得心像按在棘刺上的痛,抑止着声音里的战栗说:“关于这种人的事,我不爱听,别去讲他们。”

赵萝蕤

钱先生作品中“完美女子”的唐晓芙,有没有原型?如果有,原型是谁?这个问题,学界有上海容稚蘅、北京赵萝蕤(据说钱锺书在清华追求赵,遭到拒绝)之说,而杨绛在《报李黎书》则讲:“我充当了唐晓芙的模特儿”,同时恼恨读者把自家当作孙柔嘉。我曾在某本《掌故》里,看到另外的说法——认为唐晓芙有何灵琰的影子。

何灵琰是民国中将何竞武的女儿,当年22岁的她,细挑身材,大眼睛,白皮肤,月眉玉齿,鸭蛋脸上有两个深酒涡。1946年前后,钱锺书曾教她英文。多年后,她在《钱锺书·围城·才人》一文中追忆道:

“那个时候,钱先生已经着手小说《围城》的写作,所以,《围城》总是少不了的话题。……上课时英文的教授只占据一小部分时间,大多数的时间是在讨论《围城》。有一回,钱先生和我说,在《围城》里,以我为原型写了一个人物,就是那个会画画儿、写不好字儿的太太。……那时候,钱先生每次下午两三点钟到我家来,上完课后,我们经常一起踏着夕阳的余晖,到附近的一家叫梅龙镇的铺子,叫上两客嫩鸡焖面,一边吃东西,一边继续讨论《围城》,所以,《围城》里的人物都有谁、出自哪里、以什么人为原型,对于我来说真的是烂熟于心。”

何灵琰

何灵琰作这篇文章的时候,不知有没有读过杨绛那篇《记钱锺书与〈围城〉》,杨先生在文中写道:

“每天晚上,他把写成的稿子给我看,急切地瞧我怎样反应。我笑,他也笑;我大笑,他也大笑。有时我放下稿子,和他相对大笑,因为笑的不仅是书上的事,还有书外的事。我不用说明笑什么,反正彼此心照不宣。然后他就告诉我下一段打算写什么,我就急切地等着看他怎么写。他平均每天写五百字左右。他给我看的是定稿,不再改动。......我熟悉故事里人物和情节的来历。除了作者本人,最有资格为《围城》做注释的,该是我了。......

斯人已去,所以,唐晓芙的原型到底是谁,用领袖的话说,“只有天晓得”矣!

《围城》的后三分之一,主要的情节是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故事,这也是非常精彩的文字,简直后无来者。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那就是,年轻人结婚之前,应该读读《围城》为好。

书中有一段,赵辛楣评价方鸿渐:“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当时鸿渐想不到辛楣会这样干脆地回答,气得只好苦笑。他“闷闷不乐,不懂为什么说话坦白算是美德。”——既然方鸿渐“全无用处”,那孙柔嘉为什么会爱上方鸿渐并一门心思将他俘获呢?

我们来分析一番,似也未尝不可。孙柔嘉的姑母在孙家颇有地位,连孙小姐重男轻女的爸妈都敬畏她,而这位姑母,恰恰是流过洋的。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孙小姐,遇见留过洋的方鸿渐,也许就会有神秘的好感,况且,一般而言,那时候能留洋,家庭条件还能差么?此其一。方鸿渐的工作虽然一般,但是也不差,虽不大懂人情世故,但为人还算正派、厚道、善良。此其二。至于长相,毕竟几个女主角能和他有瓜葛,想来这小子也许长得真的像陈道明呢!此其三。另外,他说话风趣幽默,还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优雅和情调。这样的条件,就是放到现在,也可以算是很不错的了。如此一综合,孙小姐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所谓“爱情是浪漫的,婚姻是现实的”,《围城》出版快八十年了,可太阳底下无新事,如今又有多大的不同么? 

杨绛在《记钱锺书与〈围城〉》中说:

孙柔嘉……我却从未见过。相识的女人中间(包括我自己),没一个和她相貌相似。但和她稍多接触,就发现她原来是我们这个圈子里最寻常可见的。她受过高等教育,没什么特长,可也不笨;不是美人,可也不丑;没什么兴趣,却有自己的主张。方鸿渐“兴趣很广,毫无心得”;她是毫无兴趣而很有打算。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在“围城”内外。她所享的自由也有限,能从城外挤入城里,又从城里挤出城外。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

“她最大的成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最大的失败也是嫁了一个方鸿渐。”——这话让人思叹良久。

方、孙二人回到上海后,“两亲家见过面,彼此请过客,往来拜访过,心里还交换过鄙视,谁也不满意谁。方家恨孙家简慢,孙家厌方家陈腐,双方背后都嫌对方不阔。”后来,各种各样的矛盾都来了,日子越来越一地鸡毛——所幸他们还没有孩子!

那一天,方鸿渐在街上碰见了沈太太,他回去和柔嘉谈起,说天下真小,碰见了苏文纨以后,不料又会碰见她云云。随口一说,就引发了夫妻二人的口舌之战,钱先生借方鸿渐之口,说出了他对现代婚姻的宏论。

柔嘉冷冷道:“是,世界是小。你等着罢还会碰见个人呢。”鸿渐不懂,问碰见谁。柔嘉笑道:“还用我说么?你心里明白,哙,别烧盘。”他才会意是唐晓芙,笑骂道:“真胡闹!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就算碰见她又怎么样?”柔嘉道:“问你自己。”他叹口气道:“只有你这傻瓜念念不忘地把她记在心里!我早忘了,她也许嫁了人,做了母亲,也不会记得我了。现在想想结婚以前把恋爱看得那样郑重,真是幼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柔嘉道:“你议论发完没有?我只有两句话:第一,你这人全无心肝,我到现在还把恋爱看得很郑重;第二,你真是你父亲的儿子,愈来愈顽固。”

不知您是否发现,孙柔嘉对方鸿渐话语中的关键点——“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似乎并没有提出什么反对的意见。

就此打住,换个话题,我们顺便说一句苏文紈苏小姐。

苏小姐在海外的博士文凭也算货真价实,与方鸿渐的“克莱登大学”文凭不可同日而语。她“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滞。她……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这时候的苏小姐大约已经二十五六岁,如此外貌,应该也算是美的了,要知道,就算眼光毒辣的赵辛楣,也曾视方鸿渐为情敌,为苏小姐辗转反侧呢!

只可惜,这美女却是一个俗人。她那首俗诗的事儿,已经让人摇头,后来在香港,她摆阔、无视孙柔嘉、给方鸿渐难堪等等,更是个充满铜臭的无聊女人模样。美女本来就不多,好不容易有个美女,居然还如此之俗,真是“岂不痛哉!”张爱玲说人生三大遗憾是“红楼未完,鲥鱼有刺,海棠无香”,我曾特地闻过海棠,多少还是有点细细的香气的,我更愿意改人生三大遗憾为“红楼未完,鲥鱼有刺,美女大俗”。

再摘录书中的妙句若干,与大家分享:

方鸿渐想,自己答应过去看她(注:苏小姐),何妨去一次呢?明知也许从此多事,可是实在生活太无聊,现成的女朋友太缺乏了!好比睡不着的人,顾不得安眠药片的害处,先要图眼前的舒服。

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高松年直跳起来,假惊异的表情做得惟妙惟肖,比方鸿渐的真惊惶自然得多;他没演话剧,是话剧的不幸而是演员们的大幸。

不轻易开口的人总使旁人想他满腹深藏着智慧,正像密封牢锁的箱子,一般人总以为里面结结实实都是宝贝。

做官的人栽筋斗,宛如猫从高处掉下来,总能四脚着地,不致太狼狈。

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过一会儿“喵”一叫,你才发觉它的存在。

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