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省愚说明帝(附3)-盛极而衰的物理法则与历史的必然选择

 省愚杂谈 2023-05-19 发布于四川

(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60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15分钟)

按照常见的历史价值观,封建王朝时期,每一次所谓治世紧接着都会有一个盛极而衰的转折。换个角度思考,极盛带来的极值向下的浮动也符合物理学的规律,也即是所谓的波峰的到来一定会带来斜率为负数的波形。

转过头来继续讲历史。

今日,我们便用简短的文字与一些配图,争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明朝盛极而衰时期的几位重要历史人物。

今日之主题为-“从仁宣之治到土木之变-略记明朝盛极而衰的三帝:仁宗、宣宗、英宗”。

咱们曾经在“省愚说明帝”系列,分别详细地讲述过这三位皇帝。今日之举,旨在将这祖孙三代人,以抛砖引玉的方式串接其盛极而衰的历史脉络,还望各位看客读过之后,将自己的见解通过私信或者评论区留言的方式赐教在下。

明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汉民族统治的朝代。自公元1368年1月23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以来,经历了明初洪武、建文、永乐三帝之后,于公元1424年9月7日,已故永乐帝朱棣之嫡长子朱高炽即位称帝并将次年改元洪熙开始,明朝走进了发展的新时期。

今日此短文,就以1424年至1449年,这二十五年的时间脉络,简述前言中历史与物理之间所谓“波峰带来斜率为负波形”的哲学理念。

·承前启后的明仁宗朱高炽

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为明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时年号“洪熙”,驾崩后庙号“仁宗”,明太宗朱棣之嫡长子。

(梁冠华老师扮演的明仁宗朱高炽)

1424年9月继承皇位之前,朱高炽曾担任了整整20年的太子。1404年5月,时年26岁的朱高炽被其父朱棣立为皇太子,整整二十年间,朱高炽并没有荒废自己的学业,学习如何做一位皇帝。

在朱高炽担任太子的二十年时间里,其父皇朱棣先后六次命令其监国。

这六次监国的经历,也使朱高炽充分且彻底地学习了治国理政的经验。并且,朱高炽的第六次监国的结束,也是因朱棣亲征蒙古归来的路途上驾崩而停止,结束监国的朱高炽随即走上历史前台,正式成为明朝的皇帝。

值得一提的是,朱高炽做皇帝那年,已经整整46岁。

论朱高炽的历史地位,用“承前启后”来形容,或许最为合适。

他前接其父朱棣治下的“永乐盛世”,后启“仁宣之治”的华丽篇章;若能再保重好自己的身体更加长寿,他将是千古难得之明君。

1425年5月,在位仅十个月的朱高炽驾崩,结束了他匆忙的一生。这里的所谓“十个月”仅仅是泛指,实际上只有八个多月。

驾崩后的朱高炽,被上庙号“仁宗”,关于他,有以下两点值得一提:

1.不多见的仁宗

中国历史上, 一般什么样的皇帝才能被后世授以“仁宗”之庙号?那必须是仁义至极致方可当选。极盛的唐朝,都不见某位皇帝能驾驭“仁宗”之庙号。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仁宗,只有宋仁宗赵祯和明仁宗朱高炽。

(梁冠华老师演技炸裂)

朱高炽能为仁宗,无非是与其祖父、父亲做对比。不可否认朱元璋与朱棣文治武功,开创盛世。但是在这两位皇帝手上,牺牲的亡魂也是不在少数的,站在后世的角度来看,这可以理解为统治者治理朝野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在朱高炽这里很难见到。朱元璋与朱棣先后通过近六十年的时间,使明朝的大环境得以安稳。

此时,朱高炽恰逢其时的出现,在那仓促的八个多月内的时间里,用仁治天下的根本观念,对其祖其父两代人所遗留下的问题,进行逐个解决。先是释放建文朝的旧臣,再是停止郑和下西洋这样有些许劳民伤财意味的大型活动,用不折腾的方式为自己短暂的皇帝生涯做了简短的总结。

所以,仁宗,其当之无愧。

2.仁治天下,广纳谏言。

朱高炽登基后,褒奖直言,虚怀纳谏,减轻刑法。在加强户部管理、以及城池防御的同时,册封张氏为皇后,立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其余八子分别为王。朝野上下根基稳定,国本已立,没有所谓的后顾之忧。当然,另一方面,其嫡长子朱瞻基也以自己优秀的品质诠释了什么叫所谓“当之无愧”。

最重要的是,上段中我们已提及过的,其赦免建文帝的旧臣和永乐朝时遭连坐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并免除受灾地的税粮。为其上庙号“仁宗”,可见一斑。

(朱高炽官方画像)

1425年春,天空显日食,古时候认为日食是上天给予的警告,朱高炽随即罢免宴乐。他进一步对政治进行调整,包括建立弘文阁,命杨溥掌管内阁;屡次求官员直言并纳言,并对太祖时期的法外用刑制度进行修正,减少刑罚,实行宽政。在朱高炽时期,影响后世深远的“三杨”-杨荣、杨溥、杨士奇,得到了真正的认可,也为后来“仁宣之治”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只可惜,如此宽怀仁义的君主,登基八个多月后暴病而死,1425年5月29日,朱高炽崩于钦安殿。

倘若他能够长寿一些年月,或许明朝的江山会少走一些弯路。但其“虚怀纳谏,仁治天下”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整个朝堂,也影响了即位的朱瞻基。

·终成就“仁宣之治”的明宣宗朱瞻基

朱高炽庙号为仁宗,其继任者朱瞻基庙号为宣宗。

仁宗、宣宗执政的11年时间,明朝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史称“仁宣之治”。单纯从时间来看,由于朱高炽仅在位八个多月,所以将其定义为“仁宣之治”的开拓者,较为合适;而朱高炽的继任者,其长子朱瞻基,便可称为是“仁宣之治”的成就者。

清朝修《明史》称“仁宣之治”为:“官吏称职,政治清平,纲纪严明,仓库常满,百姓安居乐业,遇灾多救不为害。此治理是明朝开国六十年后遇到的盛世,民气得以渐渐舒展,整个王朝也有蒸蒸日上治平的气象。”

所以,也有学者亦将“仁宣之治”与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相提并论。关于“成康之治”与“文景之治”,在此留下一个书扣,以后我们讲述“中国历史治世系列”的时候,会进行细讲,敬请期待。

转过头继续讲明宣宗。

朱瞻基(1399年3月16日-1435年1月31日),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其为明仁宗朱高炽与张皇后所生的嫡长子。

总结他的一生,可以简述为:一个通过自己的励精图治将王朝推向顶峰的大明天子;一个被《明史》评价为“即位以后,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的开明君主。

(明宣宗英气十足)

而即位后的朱瞻基,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平息二叔朱高煦的叛乱。

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1426年10月6日),朱棣的嫡次子,朱高炽的同母弟,朱瞻基的亲二叔。

史书里记载,“朱高煦身长七尺有余,有膂力,善骑射,颇类成祖(朱棣),在靖难时立有战功,多次营救成祖于危难之中。”

这里的“颇类成祖”,已经在“省愚杂谈”之前的文章中多次被提及。战功累累的朱高煦一直想将自己的兄长朱高炽拉下马并取而代之。1425年,朱高炽驾崩,朱高煦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1426年9月2日,朱高煦在如今的山东广饶,起兵造反。他首先派一名手下到北京约英国公张辅作为内应,张辅吓得当夜立刻逮捕了朱高煦的这名手下,并且上报朝廷高煦意图谋反之事。英国公张辅可是名门之后,张辅的父亲,即是明朝首任英国公张玉。张玉曾在靖难之役立下大功,为朱棣家坐稳江山立下汗马功劳。

对了,谈及此处,不得不引申几句。我国自明朝以来,所谓身份世袭的传统便开始彻底扎根于自上而下的每一个阶层。就以此处的“英国公”为例,英国公爵位按照嫡长子继承的制度,逐代传袭,哪怕到了某一代出了个混账,如果他是嫡长子,这也非他莫属。至于“英国公”张玉、张辅父子俩的故事,我们以后会在“明朝大臣选传”中为您详细讲述。

咱回来继续讲想要作乱的朱高煦。

朱高煦自己在山东不但授予手下大帅、都督等只有皇帝才能出授的官爵,并且在皇帝朱瞻基知晓此事且派出中官侯太去往山东亲见朱高煦询问其是否有谋反动机之时,他竟然把朝廷官员扣押要求其下跪,坐北朝南的叱责侯太,他要求侯太转诉 “你速报皇帝,把奸臣都绑来我这里处理,再慢慢谈我要的条件。”

显然,此时的朱高煦要以父亲朱棣作为榜样,继续来一次所谓的“靖难之役”。幸好他没那个能力,否则明朝的历史可就乱下去了。

朱瞻基得知后,大为恼怒。1426年9月8日,在大学士杨士奇的建议下,朱瞻基御驾亲征,平定叛乱。经过13日的战斗,朱高煦的队伍显然无法与皇帝抗衡,9月21日,朱高煦投降,被押解回京。

被押解回京后,朱瞻基最初还是念及叔侄之情,没有将其投入大狱,而是将其锁于皇宫右顺门外的逍遥城,并且亲自去探望自己的二叔,希望他能够迷途知返,重新做人。

但是朱高煦并不领会大侄子朱瞻基之情,不仅轻慢这位年轻的皇帝,甚至目中无人,毫无悔过之意。最终,朱高煦被处决,处决的方式极为罕见,有意愿可回看“明宣宗朱瞻基”章节里的详述。

朱高煦总共有11个儿子,长子朱瞻壑早逝,另外10个儿子在高煦之乱后全都被堂哥朱瞻基处死,同时,朱高煦这11个儿子都没有留下子嗣。

平定“高煦之乱”后,朱瞻基正式开始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

首先他恢复了李时勉的原职,李时勉曾经因为言事过激,招致仁宗大怒,因此被下狱。朱瞻基重新审讯后将其官复原职。从这一细节也能看出,朱瞻基执政的思路,唯才是举,不计前嫌。

官员任用上,朱瞻基采取了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也就是前面提及过的“三杨”)、夏原吉、蹇义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所以其在位这十年,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朱亚文所扮演的朱瞻基到位,如果再贴点胡子就更好了)

在封建王朝,能够做到上述三点的其中一点,便已经非常难得。而宣德年间,三点皆已具备。

不得不说“仁宣之治”时期,是在彼时彼刻社会稳定基础下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民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

宣德九年腊月(1435年1月中旬),朱瞻基突感不适,随即病倒。当年除夕,本应该是群臣向皇帝举行贺礼,但是朱瞻基已经无法接受朝贺。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1435年1月31日),朱瞻基病故于乾清宫,时年35周岁(35岁10个月),按照国人的习惯,可以认为其享年36岁。关于朱瞻基的病因,几百年来猜测也颇多,现如今来猜测,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心脏病突发等原因可能性更大,再伴随其父亲遗传给他的不长寿的基因推波助澜。对于如此励精图治的一位帝王,壮年离世实在可惜。

·经历土木之变的明英宗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庙号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是明朝的第6任皇帝和第8任皇帝;最初使用正统(1436年-1450年)年号,复辟后使用天顺(1457年-1464年)年号,在位22年。与自己的父亲一样,寿命不长,36岁英年早逝,却留下了传奇的一生。

(朱祁镇很好地遗传了家族的虬髯特征)

1427年的冬天,朱瞻基的长子终于来到这个世界,彼时彼刻,朱瞻基已经年过28岁,却只是迎来自己的第一个儿子,朱瞻基因此也对自己的来之不易的长子甚为喜爱。

1428年初,出生四个月的朱祁镇,被册立为太子。与此同时,他的母亲孙贵妃,也从贵妃升级为皇后,朱瞻基废掉了原来的皇后胡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胡氏没有为朱瞻基生下儿子。可见,朱瞻基对这个儿子充满了喜爱。

朱祁镇也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自己的祖母张太后,母亲孙皇后的庇护下,在父亲朱瞻基的疼爱之下,度过了童年的快乐时光,直到1435年的到来。

1435年1月底,朱瞻基去世,留下大明江山万里,以及两个年幼的儿子,长子朱祁镇,时年7岁又两个月;次子朱祁钰,时年6岁又四个月。当时朝堂之上出现了两个声音,一是按照朱瞻基拟定的太子朱祁镇幼年即位;二是请当时已经成为襄王的朱瞻基同母弟朱瞻墡即位。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作为朝中长者,最终亲自认定由孙子朱祁镇即位,平息了第一次有关于皇权的争斗。朱祁镇随即即位,将次年年号改为“正统”,正统皇帝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影视剧中朱祁镇英俊潇洒的形象)

朱祁镇在位初期,由太皇太后(也就是他的奶奶)张氏辅政,内阁由“三杨”主持,仁宣之治的吏治得以延续。

正统六年(1441年),朱祁镇在即将年满14周岁的时候正式亲政,同年定首都为北京,结束了南京名义上的首都地位。与此同时,南京的一些生活习惯,也由此来到了北京,比如著名的“北京烤鸭”,实际上就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南京美食。

正统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张氏薨逝,三杨也以年老为由逐渐淡出政坛,宦官王振开始专权,其党羽遍布全国,百官为之侧目,这是明朝第一次宦官专权。

也正是这次宦官专政,为大明王朝带来了第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也即是彻底侵蚀“仁宣之治”的盛世华章的开始。

1440年前后,蒙古瓦剌部,在两任首领脱欢和也先的带领下,开始强盛,并且时刻窥伺中原地区。也先遂派遣使者向明朝朝贡,明朝予以承认和接纳,也给予赏赐。也先在遣使向明朝贡的同时,不断扩张其势力,骚扰明朝北方边境。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也先召集瓦剌各部进攻明朝北部边境。也先军队锐不可挡,位于边境线的大同明军交战失利,导致塞外城堡,接连失陷。明军几经接战,前线败报频传。

此时,太监王振动起了歪脑筋,此前曾有主导远征云南麓川土司获胜的功绩,此时希望借与蒙古开战的机会继续扩张自己的权力,因而蛊惑朱祁镇御驾亲征。

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朱祁镇不顾吏部尚书王直等群臣反对,偕同王振率军五十余万御驾亲征。此次出征,各项准备均不足,上下一片混乱。与此同时,朱祁镇对文武大臣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朱祁镇虽然名为亲征,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处处受王振节制,无法按自己的意愿指挥作战。而王振不懂军事,指挥接连失当,致使明军屡战屡败。

朱祁镇仿佛是着了魔一般,只听王振的。而王振只是在镇守太监郭敬秘告给他“以现在的形势断不可再向北前进”后,才开始打算班师回北京。在班师回京的途中,出了大事。

八月十五日,大军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也先遣使诈和,以麻痹明军,实际上对明军展开偷袭。发现事态失控后,王振紧急下令移营,军队行军秩序大乱。瓦剌铁骑随即进入明军阵中,明军则难以突围。突围不成的情况下,朱祁镇下马盘膝面南坐,不久被俘。

此役明军死者数十万,随从文武大臣阵亡五十余人,骡马二十余万并衣甲器械辎重也尽为也先掠夺而去。

此战使明朝国力受到削弱,成为明朝由鼎盛前期进入守成中期的转折点,也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明朝也从1449年这场“土木之变”后,国力由极盛转向逐渐衰落。

不过朱祁镇倒是经历了传奇的人生,被俘虏后一年,其被放回,随即在北京南宫被幽禁八年。八年后,复辟成功,重新称帝。

1464年2月,朱祁镇驾崩,享年36岁。在驾崩前夕,他废除了自明太祖以来宫妃殉葬的制度,更大度的是,他恢复了胡皇后的封号。此外,又在今库页岛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设立波罗河卫与忽鲁木卫,拱卫了明朝之于东北边疆的统治力。

当然,被俘虏是他一生中的黑点,宠信宦官也是为后世开了错误的先河。

后记:

所谓“盛极而衰”不仅仅是物理学的定律,似乎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以英宗早年为例,其祖母主持大局,“三杨”辅政时期,吏治清明,一切往好的地方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英宗很难有其祖父、父亲那样的学习劲头与真正的治国理政的经验积累。中国民间有一句谚语,所谓“富不过三代”,似乎也在英宗的身上能够得以体现。

历史不能假设,如果仁宗与宣宗都不那么早逝,英宗能够在年幼的时期得到培养与引导、督促,明朝的历史走向肯定不是后续这般。不过,作为几百年后的今人,省愚认为,无论怎样,历史的选择是一个必然,谁又能保证我们所假想的状态就会比现实好得多呢?

这仿佛就是“有心摘花”与“无心插柳”的区别,站在今世的您我,敬畏过往,以史为鉴,这就是我们能做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