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超级规则——逆敌人需要,否则,方案不够好!

 rohoyo 2023-05-20 发布于江西

#历史开讲#

毛主席的超级规则——行动要逆敌人需要,否则,一票否决!

例子1:“这次敌人要快打,我们偏不同他快打。敌人内部有冲突,只想打败我们,又好混战。限三个月“剿匪”,我们就看清了他的弱点,偏同他熬。

当敌人想要快打时,便反着偏同他熬,这就使得敌人的弱点得以发展,从而就有可能战胜敌人。早点打完,固然也有利益——早点放下紧张、可以休息和建设,但还是逆敌人的需要更重要。

例子2“敌人要我们到白色区域同他打仗,我们偏不去,我们要敌人到红色区域,敌人不得不来。我们不去,使他们的轮船、火车、工事都无用了。他们要来赤色区域,我们的梭镖也就更厉害了。敌人来到赤色区域,就好象虾子落到滩头,这一看就是敌败我胜。

这就是逆敌人需要,从而就有可能战胜敌人。

例子3:“依大局看,过去所拟三军团去二崇、四军去宁安的计划,不但客观上帮助蒋介石打击两广 ,为蒋介石所大愿,并且要很快引起两广的对共行动,乃由我们一身遮断两广反蒋视线,使之集注于我们自己,必然要促进蒋粤妥协对共的过程。我们不应如此蠢。”

如果一个行动适合了敌人的需要,那就会加强敌人,从而使问题最终得不到解决。只有削弱敌人的行动,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例子4:“这个行动,客观上正适合敌人的要求,敌人正以全力压迫我们向着不利地区,而他可以沿着黄河构筑重叠的封锁线与堡垒,阻止我们以后向中国本部之发展,切断我们与其他苏区与红军及全国革命运动之联系。”

反过来,当自己的行动符合敌人的需要,客观上、事实上就成了敌人的部下了,客观上、事实上 就让敌人成为了自己的领导者,也就必然的失去了自身的领导权。

当符合敌人需要时,虽然表面上获得一时压力的缓解,但更大的困难就会随后而来,若长时期在敌人限制的范围内行动,将遭遇到极大的困难、遭受损失,并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可以说,逆着敌人的需要,这是避开陷阱和阴谋、优势发挥的一个好办法,敌人的阴谋和陷阱就无法展开。阴谋和陷阱,总是要转着这个需要而铺出来的。

由这个规则,衍生出这样一种表现:

周总理:“第一人家要打倒你,不论怎么打,你自己不要倒;第二,人家赶你,不管他怎样赶,你自己不要走;第三,人家整你,不管他怎样整,你自己不要死。”

依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南斯拉夫武契奇的辞职,是不妥的,是符合了敌人的需要。

可以说,逆着敌人的需要,才能削弱敌人、增加敌人的困难,使敌人在困难中坚持不下去,从而使其转入退却和放弃,这就使问题得到了解决。

如果符合了敌人的需要,那就是加强了敌人,自己虽然强了(其实是会迅速转弱的),但敌人也更强了,问题照样解决不了。

比如,前苏联的解体,这是美国所希望看到的,虽然前苏联一时有困难,但若逆着敌人的需要偏不解体,未必不能渡过,至少不会像现在这般陷入极困难的境地。

符合敌人的需要,固然有些利益,但绝不可能给己方真正脱胎换骨的机会,而只有逆着敌人的需要,才有可能脱胎换骨,虽然损失了一些眼前的、局部的利益,但这种利益,从长远上是无关紧要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为其并不起决定作用。

这个超级规则,就使自己从'任敌摆布',走向了'独立自主';可以说这个条件 是促使走向独立自主的条件。

而若行动符合了敌人的需要,那么其最终结果和归宿就必然是“任敌摆布”。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