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的超级规则

 新用户3997fVpW 2023-09-23

毛主席的超级规则——要能同时对付两种可能性,只能对付一种可能性的方案,一票否决!

例子一:在秋收起义准备之时,毛主席又提出一个问题让大家考虑,他说:

“倘若暴动失利,我们往哪里退?”正是由于有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大致的意向,所以在秋收起义不利之时,终于退往了井冈山。

与之相对比,在另两大起义中,起义失败,大家的队伍就散了、而不能保存队伍,正是因为缺少对失败这种可能性的对付。

1、秋收起义,参加者约5000人,上井冈山约1000人。

2、南昌起义,参加者约有20000人,剩下约800人。

3、广州起义,参加的约6000人,失败后撤出的1200人,除一部分转移到海陆丰,一部分转移到左右江外,北上和南昌起义余部汇合上井冈山的只有200余人。

正是因为对两种可能性都有处置后路,所以保存自己的能力就远远超过其他人的领导——达到了4倍之差。

这是把这种对两种可能性都有对付办法的原则运用于自己。

同样,把这种对两种可能性都有对付办法的原则运用于对手的行动,那么敌人再强大,即使他是孙悟空,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了。也就是说,把这个原则运用于对手的行动,己方就是显得神通广大了。

例子二:皖南事变对策

毛主席:我们一月二十日的策略,可以对付两种情势中之任何一种:如蒋业已准备全面破裂,我们便是以破裂对付破裂;如蒋并未准备全面破裂,我们便是以尖锐对立求得暂时缓和。

即是一个策略,能对付对手的两种相反的可能性。

其结果是,蒋校长也无力扩张战果,并且受到了国际盟友的巨大压力。

毛主席:蒋二十七日演讲已转入辩护(防御)态度,可见各方不满,他已贼胆心虚。

而对皖南事变的掌握,也使毛主席收获了党内同志的衷心“爱戴佩服”。

同样,把这种对两种可能性都有对付办法的原则要求于下属,那么下属就是做够了充分的准备、先立于不败之地了,下属就显得神通广大了。

例子三:攻济打援

毛主席:“攻济打援战役必须预先估计三种可能情况:(一)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二) 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攻克济南;(三)在援敌距离已近之时尚未攻克济南。你们应首先争取第一种;其次争取第二种;又其次应有办法对付第三种。在第三种情况下,即应临机改变作战计划,由以攻城为主,改变为以打援为主,在打胜援敌后再攻城。估计到这一点,在你们将全军区分为攻城集团和阻援打援集团之后,两个集团均应留出必要的预备兵力,特别是阻援打援集团应留出强大预备兵力,准备在第三种情况下,你们手里有足够力量歼灭援敌。

正是在这个策略下,所以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而且用兵很高效,在兵力不足的地方,就着力于多道坚固阻援阵地的构筑,从而节省兵力。

正是这种周密的部署,所以济南轻易的打下来了、并且歼灭了大量的敌人。这就是战将如云的原因。

同样,把这种对两种可能性都有对付办法的原则处理第三方,那就能获得第三方的支持。

例子四:国共和谈

毛主席:我们不要完全拒绝谈判,这是要考虑到人民觉悟的问题。那时可能有两种情形,或者拒绝和谈,或者进行和谈。但现在就要对国民党可能搞的和谈骗局进行揭露。如果群众觉悟,要打下去,认识到和谈就是让敌人休息后再打,是费力的,那我们就打。如果群众没有这种觉悟,要和,那就进行和谈,一面谈,一面打.并在谈判中教育群众,向群众解释和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就是能打、也能谈,于是就获得了群众的支持,同时揭露了对手拖延时间、假和谈的骗局。

对于支持打下去的人,也不失望。对于支持和谈的人,也不失望。这就获得了这两部分人的支持。

要能同时对付两种可能性,这是一决策的一个否决性依据,非常重要,这是谋密的关键。

所有的策略,都可以分为三个对象实施,对敌人、对自己、对自己的下属,以及对第三方,从而实现单一策略的不同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