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阻援还是打援,粟裕与伟人各执一词,事后粟裕总结:毛主席神人也

 海曲上人 2022-05-20 发布于山东

点击加载图片

毛主席

1948年5月5日夜,毛泽东在西柏坡约见陈毅和粟裕,毛泽东在听取了粟裕关于华东战场的军事形势和他建议暂不率师插进江南的陈述后,对粟裕说:“粟裕同志,中原的刘伯承、邓小平来电,要向你们华东借一个人。”

粟裕暗想,老师(刘伯承)和邓政委会借谁呢?还要主席亲自来说,随即问毛主席:“借谁?”

毛主席不紧不慢地说:“陈毅。”

粟裕急了,赶紧对毛主席说;“主席,大战在即,华东哪能离得开陈军长(陈毅)啊!”

粟裕一直称陈毅为陈军长,这还是延续了新四军时候的习惯。

毛主席把调陈毅去中原的理由,给粟裕耐心解释了一遍,其实毛主席这么做的真正意思是:把陈毅调到中原野战军,给粟裕一个单独挑大梁的机会,毛主席看人很准,点将有方,他的决定将影响着华东战场的战略格局,更决定着全国的大局。

毛主席在解释完之后,对粟裕说:“中原当前更需要陈毅,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就由你担任吧。”

粟裕考虑了一下,对毛主席请求道:“还是请中央保留陈军长在华东的职务,我可以暂时代理,但是重大问题,我还需要向他请示。”

毛主席微笑着点头同意,陈老总当即表示:“我陈毅愿做过河的卒子,有进无退,一切听从中央调遣。”

毛主席拍拍陈老总的肩膀哈哈大笑。

时间不等人,陈老总和粟裕第二天就起早奔赴中原和华东战场。

点击加载图片

陈毅与粟裕

1948年7月14日,粟裕收到毛主席发来的两封电报,内容是让粟裕立即组织济南战役,这是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以来的第一次大仗,他非常紧张,难以入眠,倍感压力之重,以前有陈毅顶着,他只需安心指挥军事即可,现在一人挑大梁,要做的工作更多更杂。

一夜失眠未睡,第二天一大早,他赶紧召集参谋长陈士榘,副参谋长张震和政治部主任唐亮开会。

摊开地图,开始分析敌我力量对比,华野正南方是李弥的第13兵团,西南方向是邱清泉的第2兵团、孙元良的第16兵团,东南方向是黄百韬的第7兵团,在华野的北方是王耀武的10万大军,固守济南。

而我华野部队被敌人分割成六块,6纵位于兖州、济宁一带;3纵、10纵、11纵分布于金乡、巨野、嘉祥一带;9纵、13纵位于莱芜、泰安一带;渤海纵队位于邹平一带;华野总部和1纵、4纵、8纵、先遣纵队位于涡阳、马店子一带。

苏北兵团的2纵、11纵、12纵位于苏北的涟水一带。

点击加载图片

陈士榘

经过粟裕、陈士榘、张震和唐亮的讨论,制定了三个作战方案:

第一方案集中全力攻击徐州地区,孤立徐州之敌,调动附近兵力,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第5军

有利之处:将战场控制在陇海线以南,以减轻山东解放区的压力。

不利之处:1我大兵团于新区作战,后勤补给困难;2敌人是美式装备,机械化增兵救援比较快;3没有解决济南的问题,济南的10万国民党军就像钉子一样钉在解放区中心,对老区时刻形成威胁;4现在是雨季,谭许(谭震林、许世友)兵团与韦吉兵团是第一次去外线作战,他们可能不适用新战场,歼灭战如果打成消耗战,就被动了。

第二方案集中全力攻击济南,对可能北援的敌人进行阻击。以解放济南为首要任务,阻援是为了给解放济南争取时间。

有利之处:1现在发动攻击,将济南城团团围住,切断了敌人援兵的可能,敌人通过空军运输兵力的运能有限;2如果能顺利攻下济南,则会使整个解放区连成一片,对全国的战局有非常有利的影响,还会制造下一步更有力的战略形势。

不利之处:1济南兵力较多,构筑的工事较为坚固;2济南北邻黄河,南有群山,地形易守难攻;3万一在20天内攻不下来,形成僵局,则对大局不利。

第三方案攻济和打援同时进行,既要把济南攻下来,又要在打援方面,达到歼灭敌人大部分有生力量的战略目的。

方案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重兵攻占济南机场,切断敌人的空中通道,如果遇到敌人反扑,则反复进行争夺。利用其余的11个纵队全力打援,最好消灭其中的一路援军,消灭敌第5军。

第二阶段、在达成消灭敌人一路援军的战果后,以一个纵队留下来继续阻援,其他10个纵队返回济南攻城,完成攻克济南的任务后,在回头对付剩下的援军,力求在运动中继续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点击加载图片

张震

有利之处:1第一、二两阶段配合执行,使攻坚和打援有重点地进行,能够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2在后方作战,后勤补给容易;3如果此役胜利,正好能渡过雨季,敌人机动兵力变少,徐州之敌将被孤立。

不利之处:这场大战需要的物资极多,这将会给山东人民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山东人民太苦了。

粟裕将这三个方案发给当场参会人员看,粟裕、陈士榘、张震、唐亮一致同意第三个方案。

华东野战军很快将32万人马的调动安排和这三套方案以电报的形式发往西柏坡。

1948年8月10日凌晨4点,毛主席收到粟裕发来的电报。

对于粟裕发来的电报,毛主席考虑了两天两夜,并和朱德总司令、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仔细研讨。

8月12日黄昏,在毛主席未吃晚饭之前,给粟裕回了电报,在电报中,毛主席虽然没有直接否定粟裕第三个方案,但是他也谈了自己的几点感想,并告知作为粟裕确定下一步方案的参考。

大致内容如下:一、9月作战,预计结果有3种可能:1打一个极大的歼灭战,也就是实现既攻下济南又歼灭敌第5军等大部分援敌的战略构想;2打一个大仗,但不是极大的歼灭战,既是攻克了济南,但没有歼灭多少援军;3没有攻克济南,援军也未打退,出现对峙,形成僵局。

点击加载图片

唐亮

二、你们第三个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上述第1种可能,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你们只用两个纵队去夺济南的飞机场,并不是真打济南,而是集中11个纵队打援,敌人援敌势必非常谨慎,甚至不援,达不到打援的目的。

开封战役中,敌人之所以真援,是因为我们是真打,而且敌人明确清楚我们是阻援而不是打援,所以用10天时间就到达了开封。

如果我们不是真打济南,敌人势必不会真援,当我们发现达不到打援的目的后,势必会改变作战计划,真打济南,虽然我们没有什么损失,但是会耽误了一段时间,对全局造成影响

三、我们目前倾向于攻城和打援分工协作,以达到既攻克济南,又歼灭一部来援之敌的目的。即采取第二种方案,争取第二项结果。你们应至少集中6到7个纵队,这样不但能攻克济南,还能歼灭一部分援敌,至少能保证济南被攻克

四、不管采取第二方案还是第三方案,叶飞指挥的3个纵队都应该北移到嘉祥、巨野地区,一切正规军应位于正面,先求阻击,再求歼敌,如果叶飞尾追邱黄两兵团,那么邱黄一定不会分兵,到时候达不到歼敌目的。

点击加载图片

粟裕

看到毛主席发来的电报,粟裕醍醐灌顶,毛主席能够看清事务的本质,所指出来的内容全是粟裕没有考虑到的,粟裕决定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战略决策。

但是粟裕毕竟是战神,他的考虑也有道理,而且很多时候,在作战方面,他有自己的见解,他还是坚持将战役分成两个阶段来,即倾向于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的混合版,而不是毛主席所指导的完全的第二种方案,粟裕把自己的想法以电报的形式发往西柏坡。

对于粟裕的这次提议,毛主席考虑了10天才给予粟裕答复,内容大致如下:1攻济和打援由你们华野自行商议采取第二或者第三种方案,商量好只需将作战方案报告中央军委即可;2九月十五之前发动济南战役。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8月15日,毛主席亲自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电报,告知他们华野即将发动济南战役,中野务必全力配合。

8月26日,为了防止粟裕他们进入误区,毛主席又一次给粟裕、谭震林、陈士榘、唐亮、张震发报:攻济打援必须事先预估的三种可能,第一种、在援敌距离尚远之时攻克济南;第二种、在援敌距离已近的时候攻克济南;第三种、在援敌距离已近的时候未攻克济南

毛主席叮嘱粟裕争取第一种,其次争取第二种,想办法应付第三种。

毛主席的意思其实很明白,就是想让粟裕执行第二种方案,即快速攻克济南,阻援而不是打援。

点击加载图片

毛主席

看到毛主席的叮嘱,粟裕又召集谭震林、陈士榘、张震、唐亮开会,会上谭震林又详细介绍了济南的守备情况,济南城防坚固,而且又增加了2万人马。唐亮介绍了部队基层的情况,团营级干部脱节,很多营只有军干没有政干,有些营只有政干没有军干,还有些营啥都没有,很多连不满编,且连长只是三个月的新兵,部队的悲观情绪重。

根据这次了解的情况,粟裕又以个人名义,把战役分成两个阶段和部队现存在的消极因素发电报给毛主席。

毛主席在8月28日夜里2点给粟裕回了电报:他像一个老师一样,耐心地跟粟裕解释自己的想法,他告知粟裕,应该以第三种结果为基础来准备,也就是做最坏的打算。我们要把困难想在前头,而不应该太理想化,我们必须真打济南,才能吸引敌人来援,另外他又把攻城和打援的兵力配比给粟裕说了一下,又详细阐明了打援与攻城之间的攻防关系,总之,这次攻济计划一定要成功,不能功亏一篑。

可以说,毛主席把战场上能考虑到的全都考虑到了。

粟裕三次陈述自己的意见,与毛主席的想法不太一致,他的想法仍是想达到“既攻克济南又歼灭大部援军”一箭双雕的目的。

点击加载图片

谭震林

最后济南战役的结果,正如毛主席所预想的一样,我军攻克了济南,但是杜聿明指挥援军消极怠工,最后连来都不来了,粟裕没有实现打援的目的。

从结果反推方案,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都是没有错的,毛主席赞成第二种方案,一是说明他很谨慎;二是说明他对战场判断得很准。

而粟裕赞成第三种方案,一是说明他对形势判断得很准,我军可以张开这么大的胃口了,时机已经成熟了;二是这些国民党军真的被粟裕打怕了,这么多部队居然都不敢来救援,害怕被粟裕强行吃掉。

许多年以后,粟裕回顾了当时做的总结:军委着重提出集中最大兵力阻援和真攻济南,给了我很大启示,从中国革命战争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已经发展到了最后夺取大城市的新时期,应该以新的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和夺取大城市的辩证关系。

以往不论是“攻城阻援”还是“围点打援”,都是为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济南战役则不仅是为了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而且为了将大城市永久地巩固占领之。毛主席神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