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情缘】刘伯谦:黉门晴雪

 新用户89134deQ 2023-05-20 发布于湖南


乡土是我们的根,乡村是我们的梦,乡情是我们的魂,乡土文学是你我的人生驿站,是我们心灵栖息的温馨家园。期待您的光临!

致作者一封公开信

文集推荐

 施静云散文集

       长篇小说《回水滩》

        电影大片《沉船100天》(剧本)

        优秀作品排行榜(阅读1000以上)

        乡愁征文专辑

黉门晴雪

大学老师应该是天选之人,可老天爷要是犯了错误谁来纠改呢?

——题记


/刘柏谦

我有幸成为锅炉神的封门弟子,每逢项目必有新意于设计,每个新意必定针对原有的设计缺陷或故障点。追随导师数年,学会了做文献、走现场、做实验,这是工程研究者的基础功夫。在急功近利的年代,直接成为民国老人的弟子,实在是天幸。我的同学、同事则没有这么幸运,虽然也都获得了学位。研究生期间,我相当于在特种兵连,他们相当于在步兵连,差别就这么大。
那所培育我们的学校则在经历历史大潮的同时,实现了高楼迭起,良师消隐的急剧变化。教导我们成才的老师们不能被遗忘,他们的辛劳应继续化育青山绿野,在工业成长的汗水中闪耀。
李师者
李老师是我经历过的奇绝老师。他上课时教案就是摆设,每次上课把教案往讲台上一放就不再碰了,下课时拾起教案就走。黑板上的板书行云流水,好像专门设计过的。据说李教授早年留学德国,说一口我们分辨不清哪个省的南方普通话。虽然衣着与人无二,但我总觉着他应该穿长衫,哪种和民国老师相同的长衫。
李老师奇绝的事让人终身难忘。电工原理课结束很长时间了,李老师跑到我们宿舍要一位同学补交作业。苦口婆心的说你们是第一届真正的大学生,要对得起祖国,对得起父母。硬逼着这位同学补交了缺欠的一次作业。
我在几所大学逗留过,再也没听说过这样的老师,从不亏欠学生的老师。

于师者
于师者是讲师,是我大学的第一位政治课老师。他没什么可以记录的,那时候老师上完课和现在一模一样,上课来下课走,师生之间极少交流。
有堂课他讲四一二大屠杀,于老师给每位同学发了两页油印的学习材料。他读那材料,读到共产党危险得如何时,他开始讲解了。于老师说,共产党危险到什么程度呢?如鱼游釜底喔!
于师者是工农兵学员,毕业留校。怪不得他,那些年有很多工农兵学员当老师。我们学校有几位工农兵学员留校,刚让考研究生就去考研,一些人后来成为很著名的学者。
高师者
高师者是教研室的实验员,原来可是做讲师的。我们进入专业课的时候,他帮我们做实验课的准备和指导实验。人憨厚,说话声调有些高,不大耐听。
据说高师者上的是主机原理课,第一堂课好歹讲下来了。第二堂课没有学生来上课,第三堂课竟然教室被锁上了。七七级学生刁蛮者太多,集体找到系里要求换老师,理由是高师者不懂主机。系里说你们还没有听完课咋能知道高老师不懂主机?学生们依旧不肯去上课,高师者被学生们两个回合打落马下,再也没能站到讲台上。
人好不如学问好,诚如所言。 

姜师者
姜师者给研究生讲自然辩证法,没几个人感兴趣,说不清是课程本身不吸引人,还是姜教授讲得不好。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讲到系统工程四个字。姜教授说,请大家举例说明什么叫系统工程。然后用搜索的目光看着所有人,那神情好像在说多简单的问题啊,咋没人应声呢?最后姜教授讪讪的说,你们没人回答只好我来举例了。大家都炒过菜吧,炒菜是有程序的,先放啥后放啥,什么火候放啥,那是有规律的!做菜就是个系统工程,顺序不能颠倒,时间不能变动,数量不能随便增减,这就是系统工程。
天下系统工程可举的例子不胜凡举,交通可举铁路、飞机、航海……;军事工业可举导弹、航母、卫星……;医药化工、冶金建材,天下系统工程不胜枚举,姜教授偏偏用炒菜阐述系统工程,惜哉。
胡师者
胡师者后来成为行业大学的教授,当年他是我们研究生教室中年龄最大的学员。
胡师者是七二一大学毕业生,典型的工人阶级。后来当了工农兵大学生,然后留校任教。他留校和我们后来留校的经历有很大不同,他那时候还是一帮老教授说了算。那些来自中外名校的毕业生执掌着行业大学,工农兵大学生留校只有当助教批改作业的份。有心的胡师者把一本主机原理习题集差不多倒背如流,成为我当大学老师后见到的功底最扎实的人之一。
胡师者的命运并不光鲜,我们这帮人留校后,他仍然是助教身份。我们读研究生的时候他读的是教师进修班,有些课是在一个教室里上的,也就是同年的老大哥了。虽然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但接触不多,一直到我博士毕业在一个教研室工作才渐次的接触多了起来。
我的印象中,胡师者直来直去,热爱教学,我不止一次听他说备课的感受。他说每一次备课都有新的感觉,总有不同的认识产生。一本东南大学编写的《主机原理》教材上写了很多注解,他宝贝似的放在包里。
数年前母校传来胡师者离世的消息,哀悼之余,心生赞叹。胡师者虽然比我们大几岁,但逝世时应该没到退休年龄。我离开母校时,胡师者想当副教授,申请两次都没有通过。这次见到讣告上写着胡师者教授字样,不仅赞叹老胡,好样的。我们当研究生,十几门课程一年半拿下。他在教师进修班,要四五年才能读完。
老胡课程内容精熟,一打眼便能见到对错。一年教研室出了新的考卷,有一道让学生选择辅机的题。批卷子时老胡见到这道题,摇头说这道题不妥。给的条件不足,学生选A种辅机正确,选B种辅机也不错,选C种辅机也应该给分。出题的副主任傻了,这显然是不该出现的教学事故,虽然不是出现在课堂上。这年的考卷虽然都打了分,但我们知道所有卷子的分数都不是考分,而是折算百分数。
老胡没做过什么像样的科研,他的论文也就很少。听说他后来跟一位教授做了些燃烧器研究,可能当教授是因为燃烧器研究的成绩吧。
蒋师者
蒋师者讲主机原理课,但不给我们班讲。我与蒋师者熟悉是在读研究生前在学校下辖的设计所一起工作半年。他当副所长,我在一位老师指导下设计六道(烟风水气等管道)。那时蒋老师刚从日本归来,学术气势正盛。蒋老师曾与我们几个人开玩笑,日语、俄语和英语你们随便说。意思是这三种语言都可以随意操练。[由此让我后来时常感叹,我的导师有5门外语,蒋老师辈有3门外语,我们这辈儿只剩1门外语(研究生学的二外几乎没人使用过)]。
我见过蒋老师的教案,小字密密麻麻工工整整,可能是以一本教材为蓝本,补充了其他资料。后来他以此为基础写了一本《主机原理》教材,供校内使用过。
记不得哪年了,蒋老师调到上海去了。据说那年到上海交大办同类专业,从西安热工所、上海成套设备所和行业大学调集了四位行业精英。
蒋老师给我很多启示。很早的时候,我就开始观察我的学术前辈和同辈,深以蒋老师为典范。学问好,沸腾燃烧国家标准刚出来,他就公开发论文点评该标准的不妥之处;人聪明,他曾经当着很多人的面,在黑板上推演日本访问教授未导出的公式。人勤奋,单一本工工整整的教案绝非寻常教师可以制作出来。
我在读《南渡北归》时,看到清华大学工学院聘教授的唯一条件是设计一架机器时,忽然想到蒋老师为什么没有设计一架机器?为人好,受学生爱戴,老师之间的关系也不错。
在我看来,蒋老师有三大优势:人品好、学问好、用功足。但蒋老师的劣势也相当明显。第一,没有一本广泛用于行业大学的教材。第二,没有一个开创性的理论学术成果。第三,没有一个首创的研究发现。可以说,蒋老师全资优质,距离有影响的学者还是差了半步。
蒋老师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不崇尚创新的时代把一个有天分的才子变成了中规中矩的师者。
余师者
余师者教主机系统课,我认识余老师也是在设计所,他当总工程师。余老师是浙江人,说一口浙江口音的普通话。据说余老师的课讲的很好,一辈子教书也是桃李芬芳。但余老师到设计所来却是选择了一个他不熟悉的工作,一个精通行业生产过程的人来主持行业工厂设计,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余老师遇佛杀佛,见鬼杀鬼,终日勤劳。几年努力,终于完成了一个6000kW主机及其系统设计。以后再没有工程,不久设计所将营业执照卖掉了。
不几年就听说余老师仙逝,深为一个好教师扼腕叹息。如果不到设计所走这一遭,兴许余老师不至于早早过世,呜呼哀哉。经济大潮把大学引诱到自己不擅长的范畴,裹挟优质教师从事不擅长的工作,其罪难恕。
陈师者
陈老师隶属外语教研室,给我们上英语课。那时我们使用的是上海交大的外语教材,陈老师指定大连海运学院编写的教材作为参考读物。为了让我们更好的学习外语,她将大连版的外语教材从头到尾翻译了一遍。
后来知道陈老师是黑大外语系毕业的,学的是俄文,英语是半路出家。一次我遇到一个词组觉着意思不通,请教陈老师。第二天,陈老师告诉我说,sound是坚固、扎实的意思。她这一说那个词组就通顺了。
如果教俄语课,陈老师断不会这样漏洞百出,真诚和努力也不会允许陈老师出纰漏。
宋师者
我当大学生时就知道宋师者,那时候他在教研室当讲师。宋老师是最早一届的工农兵大学生。毕业留校,赶上教研室做沸腾炉,又是最早参加沸腾炉研究的一拨。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不久宋老师就评上教授了。这让我很是吃惊,那么多比他强的老师都在他后面当教授,他的过人之处真是不易察觉。我后来知道宋老师有省部级奖励,他学会了一套热管理论,在黑龙江寒冷的土地里埋上热管,高高的输电塔就不因土地的热胀冷缩发生歪斜。
2002年,我在北京贷款买房子,就用宋老师编写的《热管换热器》一书为蓝本为首钢下属企业设计热管废热锅炉,赚钱还房贷。宋老师编的讲义好用。
工农兵大学生不留学而成为教授者,放弃热火朝天的沸腾炉研究而进入相变传热领域者,唯宋老师一人。
张师者
杨教授在1977级毕业生中钓了2个金龟婿。大女婿学习好,研究生毕业留校,后来跑到上海理工大学去了。二女婿成绩平平,外放到企业,与女儿牛郎织女两地分居。我后来去的设计所成立时,杨教授趁机把二女婿拉进设计所,女儿一家得以长相厮守。2015年我回母校访友,见到张师者时,他已经是主机教研室的主力教授。算来他应该在50岁左右当的教授,走的是高级工程师转岗当教授的路子,曲径通幽。
我离开母校时,正涌动着一个博士大逃亡的潮流,我们系就跑了好几个博士,主机教研室硕士不够用了,张师者得以转职教岗,成为教授。
赵师者
赵师者是1990年前后在行业大学当书记的。老百姓并不知道一个985大学的副书记因何到一个专业性的地方院校当领导。从一个小教师的角度看是行业大学遇到了发展瓶颈,自己无力突破,中共省委才派遣大学校的领导来打破瓶颈。行业大学网记载赵是1988年到1992年任职。即中共省委把赵师者从省会派遣到外市来是1988年春天的事情,到1992年5月整4年。老百姓的感觉是学校始终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变化,工作方式没有变化,学风校风也没有变化。
据说赵师者是1992年党委换届时落选的,当时赵是名义上的一把手,曾进行选举投票测试,测试时赵是高票当选。但正式选举时,赵却落选了。一个外来的党委书记被坐地虎们耍了,一群办学无能、行政无能、发展无能的人把一个外来书记踢出行业大学的高墙,交还给中共省委。赵师者的继任者是陈师者,来自沈阳的东北行业集团。
知情者言:
赵师者这位党委书记,在选举时居然没有进党委,也有其必然性。我记得当时主要有这么几个事情:1.学校搞校庆他不同意,说是搞帮派。请帖发出去了人也请了,很尴尬。2.让学校在省会给他买两套两室一厅房子,在本市给他一套四室一厅房子,要的太多了。3.夸夸其谈,不干实事。
他是教马列的出身,很会说话,就是不干啥实事。四年过去了,学校一切涛声依旧!还有一些事,比如以前选党委都是全体党员大会,他给改成党员代表大会。党员代表由他亲自审核!以前从来没有过“预选”,他怕没有把握就搞了一次“预选”……。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邱师者
我当研究生会秘书长的时候曾与同学一起采访过邱校长。安排好的采访开始不久就被突如其来的事情打断,邱校长为采访延长了二十多分钟,以便我们能完成采访提纲的主要部分。
邱校长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归国华侨。在英国访学时解决了布莱克难题,回国后被任命为行业大学的校长。  
由于专业不同,我在读书时从没关注过这位卓有成绩的校长。直到后来他讪讪的离开校长位置,才在校园里看过这个面有不悦之色的矫健中年人,听说他后来开了个技术公司,听着让人心酸。据说有好几位处长联名上告,连为巩固行业大学与兰卡斯特大学友谊购买的英国三叶草种子也成为罪名。
网上看到邱师者出版过《张量几何及其在电机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科学出版社, 1991),不知那几位处长们除了因循守旧的行政公干还有什么值得让人一观的贡献。人心不古,竟至学者败走校园。
宋师者
旧时传言宋教授领导了几大处长状告邱校长一事,小百姓无从考察。坊间传言,做一记录而已,诸君切勿记念。 
宋师者在行业大学当了十多年校长,“政绩斐然”。我离开母校前曾列席校党代会,大会报告说已经八年未开党代会,三年未开党委常委会,内心凄凄然。
2021年初我与行业大学老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我们敬称为校长)建立了微信联系,我称其校长,老校长回复说,请不要以校长相称,那是我一生经历中最难受的一个阶段。
我是2001年离开母校的,办好了调转手续出得校门,见一位上届研究生同学在校门口,脸色铁青。我问:老X,你咋了?他两眼冒火的盯了我一下,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令人生畏。“宋XX,你不给我签字我把你的老底全抖搂出来”。后来听说这位同学调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那几年,行业大学出现了博士大逃亡,各个专业的顶尖学生读了博士后纷纷出走,腾出来的岗位被不断毕业的硕士生顶替,实现了行业大学版的学术大换血。
宋师者当了13年校长,学校失去了潮流计算的马教授辈的老一代科学家,隐没了骆教授辈的后起名家,逃亡了我们这一代学成归校的博士同侪。
宋师者职岗于教育,有教育规律而不循;誓言忠于党国,党有章程而不遵。至良师远遁,学锋顿挫。中国第一所行业大学流于二本,虽有行业大学之名,然国内行业大学几近十所,相关大学几十所,有相关专业大学百余所,行业大学位居何处?尚有知名专业领一时潮流者如燃烧技术?尚有得行业尊崇、匠心独具者如锅炉神师尊? 
从共和国第一所行业大学沦为无特色大学,虽非宋氏一人之过,然误行业大学最甚者,非宋氏莫属!以至于外来干部驰援行业大学为校长书记者,如省城赵师者(985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陆师者(上海行业大学副校长)、沈阳陈师者(东北行业集团),不一而足。
宋师者为行业大学院制作了八字校训,道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我在同城市看到有一个所中专学校和一所中学的校训是相同的八个字,深为行业大学遗憾!这个校训既与行业无关,也与学生成长关系不大。这个所谓的校训,育英才无望,出庸碌有余。一个校训不能深入学生心灵,何如没有校训!
大学校长掌一校之政,倘仅以莘莘学子填充工业,则大学要校长何用?以文凭发售为运作,不出一流人才,不出一流成果,国家要大学何用?
网上几乎没有宋师者的介绍,零散信息显示,宋师者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刘师者
刘师者是我前后届化学专业研究生,在导师门下研究水过滤技术。他很神奇的在传统过滤器里面加了个气囊,过滤效率下降后,就给气囊充气,将过滤下来的污物挤压出去,实现过滤器再生。导师大度,允许刘师者申请专利,开办企业。
刘师者后来在江苏打官司,有人仿制他的专利抢夺市场。官司打了几年没有结果,不了了之。刘师者后来将公司迁往上海,便失去了消息。
中国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刘师者作为专利发明人,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只好主动罢手。
谢师者
谢师者是工农兵学员,留校任教后到浙江大学进修。曾出版《电站锅炉计算机辅助热力计算》一书。谢教授是第一个实现电站主机四管爆裂实时检测的人。电站主机有4类承压管件,任何一处出现管子爆裂,喷出的高压水或高压蒸汽能在很短时间内将周围的管子打穿,一旦出现管子爆裂必须及时处理。
谢教授的四管爆裂检测装置很快就遇到了强劲的敌手。谢教授的装置卖30万元,对手只卖20万元。调查发现其装置与谢教授装置从原理到零部件完全相同。谢教授只好降价销售,争夺市场。
同一行的老师实在太可怕了,你用几年时间打通理论、制造样机、组织鉴定,开拓市场。他看几眼就能仿制,然后抢夺市场。没人保护谢教授,没人保护知识产权。打起官司来要耗尽你所有的宝贵时间与牛二[1]的后人厮杀,阿弥托佛,哪个学者不怕?
王师者
王师者是77级留校生,一直没有考研,官至系副主任,主管教学。王师者是正直侃快的人,擅长坚持原则。某年,校级领导请王师者照顾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王看过卷子后没有理会领导,结果第二年就被免职了。
王师者评教授时是申报职称人中成绩较差的,有人传言王评上教授是因为老婆是校医院院长。世人尽可以不信这类谣言,但王太太当时确实担任校医院院长。
张师者
张教授是自动化专业的教授,有国家科技进步奖。每到上级检查和各种评比时,系里都到张教授家借奖状一用。一次,张教授与人唠嗑时说,他们再来借奖状,我就当面把奖状撕掉。后来果然当着系主任的面撕掉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奖状。
大家都知道什么原因,但没有人说出来。
后记
我把自己读书时遇到的老师描绘出来,脑海中便浮现出《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一个场景。皇帝让当朝大臣扮演流民,一部分锦袍玉带的大臣表演的那么可哀可怜,相对照的是几个儒风道骨的直立人臣。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业,其实教师中的高手都是加上修剪灵魂的任务,保证门下弟子有可能成为一时无二的人。
我的老师中有文革期间教导我唐宋诗词的语文老师,有尽职尽责的专业基础课教师,也有极具才华激扬文字的专业老师。与这些老师对应的则是与学生对骂的教师,汉语不通的教师,用世俗俚语解释现代科学理论的教师。所有这些老师都曾是无以替代的人,寄希望于这样的老师培育出忠臣良将是全无可能的,但不用他们还有谁可用呢?
中国教育的悲哀不仅仅是行政化,还在于教师群体的授业化。教师只管授业,只管考分,舍弃了传道和解惑的功能。
激励我写出这些老师的片面形象,是对中国未来教育的师道期冀。让中国教师回归有师道尊严的生活,小学老师不再想红包,中学老师不再唯分数马首是瞻,大学老师不再是专业知识的讲解者,研究生导师不再是老板。
当大学教授的薪资比国务院的司长高时,中国教师就知道自己应该是灵魂飞扬者,就知道人才是靠心灵召唤成长的,校园应该是古风和现代风交互浸润的花圃。
我只写到我大学本科的老师,除了一位讲自然辩证法的姜教授是研究生课教师。把他前移是可以与中学讲政治课的Qi老师和大学讲党史课的于讲师串联起来,通过他们可以看出我们人文类课程的呆滞和僵化。
注:
[1]牛二,水浒传中被杨志刀杀的泼皮无赖。

责任编辑:施静云

排版制作:野   草


您看此文用时

  · 






读往编来

 1、乡土文学社章程

 2、乡土文学期刊征稿

 3、乡土文学招聘编辑

 4、会员文友出书方略

 5、乡土诗人擂台赛

 6、全国小小说大赛

滚动下方品味精彩


乡土文学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副主编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编辑部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期刊执行主编    丁   村
期刊编辑部主任  刘燕宏
期刊编辑部副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平台执行主编    第一流
排版工作室组长 朱吉述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刘燕宏
             陈 乐  陈贤东  彭太光   
             陈  缘   余   萍  雷青云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朱吉述
             潘政祥  袁晓燕  第一流
             姜盛武  杜盘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