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邮说剪纸

 木讷叟斋 2023-05-20 发布于四川

剪纸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因其发展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泛、艺术价值卓越、社会文化蕴义丰富,已于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学文化中,剪纸同书法、京剧、中医、武术、围棋、茶道、瓷器、汉服、刺绣等,并称为“十大国粹”。


剪纸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以纸张为创作材料剪刻雕镂出平面花纹图案,用于装点生活环境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

其实,“剪刻雕镂”这种工艺手法,早在纸张出现之前就有了。三星堆出土的“太阳神鸟”,可以说是三千多年前的古人以金箔为材料创作的“剪刻工艺品”。

个13 太阳神鸟


剪刻技艺施用于其他材质,还衍生出别的艺术形式。比如民间流传至今的皮影戏,用兽皮或纸板制作“皮影”,同剪纸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国皮影人物·山西孝义皮影人物


当然,名为剪纸,“剪”的是“纸”,当然只能在纸张出现之后并在民间广为使用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繁衍起来。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公认的蔡伦造纸发生在东汉时期,距今约1900年。剪纸的产生应当更晚一些。考古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是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址中出土的5幅1500年前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与之相呼应,著名的北朝民歌《木兰诗》中有“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句子。“花黄”,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把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这大概就是1500年前流行的“剪纸”化妆款式吧。

2000-6 (4-4)木兰从军·木兰还乡


渐渐地,剪纸这种工艺品流行开来,成为民间节庆的吉祥装饰品或相互馈赠的礼物。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人日即事》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采为人起晋风。”意思是说,正月初七“人日”,用彩色纸张、丝帛或者金属薄片剪刻成人形装饰物(人胜)佩戴头上,这种风俗始于晋朝的“剪采为花、剪采为人”,到唐朝已经风靡全国南北地域。

到了宋朝,随着造纸技术的提高和发展,剪纸也在民间大为普及。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明清两朝,清代是民间剪纸非常繁盛的时期。


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形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观念、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剪纸的用途很广,有贴在窗上的窗花,用于婚嫁喜庆的喜花,作为礼品装饰的礼花,还有刺绣的花样子、走马灯上的投影剪纸等等。旧时祭祀的香蜡台和供品上,也要用剪纸装饰,以示庄重和吉祥。民间过年贴窗花,是与贴春联贴年画同等的迎春习俗。

2000-2(3-1)春节·迎新春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里,以“鲁艺”为中心聚集起来的艺术家们,继承和发展民间工艺,创作出不少富有生活气息和战斗精神的剪纸作品,深受根据地军民喜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剪纸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1959年元旦这天,邮电部发行特30《剪纸》邮票一套4枚,图案均为张仃先生在抗日战争年代里创作并珍藏下来的陕北剪纸作品,具有北方剪纸纯朴、浑厚、豪放、粗犷的鲜明特色,乡土气息极其浓厚。

特30 剪纸


这套邮票票幅很小(18.5mmx23mm),但是设计印制十分精巧。四枚邮票采用红蓝紫绿四色铺地,四枚剪纸端正的展现于画面视觉中心,票面除铭记、面值等必要元素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点缀,剪纸图案一律处理为黑色,在底色衬托下格外清晰醒目。驮宝的骆驼、戏装的人物栩栩如生,多籽的石榴、昂首的雄鸡祈福吉祥(“鸡”、“吉”同音)。后来,这套邮票的第三枚“公鸡”还以票中票的形式出现在J63《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日本》邮票中。

J63 (2-2)


自此以后,“剪纸”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在新中国的“国家名片”中崭露头角,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形。
其一,单纯以剪纸作为邮票构图内容。
1973年六一儿童节发行的《儿童歌舞》(编86—90),以五幅剪纸表现汉、蒙、藏、维、朝等五个民族的传统歌舞,五福剪纸线条简洁,造型准确,活泼生动,具有强烈的装饰韵味和浓郁的生活情趣,非常耐看。

编86—90 儿童歌舞


第二轮生肖邮票中,剪纸屡屡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出现。《癸酉年》(1993-1)是突出的代表,第一枚是一只昂首报晓的雄鸡剪纸,第二枚是四季花卉环绕一个依照剪纸的夸张变形手法处理的篆体“鸡”字,很好的体现了“雄鸡报晓、四季吉祥”的主题。

1993-1 癸酉年


在祝福、贺年等传统题材的邮票中,也大量采用了剪纸。如个10邮票,用传统的十二生肖的剪纸图案,表达“岁岁平安”的主题;个12用喜鹊闹梅剪纸,表达“喜上眉梢”吉祥寓意。

个10 岁岁平安  个11 喜上眉梢


贺年专用邮票贺2、贺8,也是用剪纸表现喜临门、贺新春的吉祥内容。

贺2 喜临门  贺8 春


其二,以剪纸为邮票图案的主要设计元素。
J141《国际住房年》,其中心图案是一幅红色的中式房屋剪纸,它在灰色砖形纹样背景和白色屋形框架的衬托下格外醒目,左上角一只红喜鹊飞来,表达人们渴望得到心仪的住房的愿望。

J141 国际住房年


第二轮生肖邮票中,壬申年(1992-1)和癸未年(2003-1)的第二枚用“喜鹊登梅”、“三羊开泰”剪纸,分别作为“猴”、“羊”二字的背景,以此体现邮票的吉祥主题。

壬申年(2-2)  癸未年(2-2)


其三,以剪纸结合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创作邮票图案。
这种设计手法其实早在1958年六一儿童节发行的特18《儿童》邮票中就初现端倪。(这套邮票原计划1957年发行,因故推迟到1958年,但是因为邮票已经印制好,故而票面上的“1957”年号未加改动。)

特18 儿童


这套《儿童》邮票采用了剪纸与年画结合的设计手法。而1959年发行的特35《人民公社》,则是剪纸与宣传画结合的典型。

特35(12-7)人民公社·食堂


此后,以剪纸结合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创作的邮票图案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表现乡土题材的邮票中。《春节》(2000-2)邮票,剪纸与年画结合 ,把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表现得有滋有味。

2000-2M 春节·合家欢乐


《中国农民丰收节》(2018-27),欢快鼓舞的人物、金色满仓的五谷、飞翔的喜鹊,构成一幅喜庆丰收的节日画面。

2018-27 中国农民丰收节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2010-20),虽说是吸收了画像砖与皮影戏的艺术营养,但是怎么看都有浓郁的剪纸风韵。

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丶担子追亲


J154《第一届农民运动会》,将剪纸与木偶、戏剧、年画等民间艺术融为一体,别开生面的创造出了造型奇特的运动形象,产生了极富民间特色和现代情趣的艺术效果。

J154 第一届农民运动会


其四,《中国剪纸》专题系列邮票
为了宣传和弘扬中国独特的民间剪纸艺术,中国邮政2018年开始发行《中国剪纸》系列邮票,先后发行了两组,展现了北方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民间剪纸。第一组包括河北蔚县的《芦花荡》、内蒙古和林格尔的《牧羊图》、陕西旬邑的《江娃拉马梅香骑》和山西新绛的《小别母》。

2018-3 中国剪纸(一)


第二组包括山东胶东的《三娘教子》、陕西安塞的《腰鼓贺春》、河北献县的《王小赶脚》和吉林通化的《吉祥采参路》。

2020-3 中国剪纸(二)

《中国剪纸》邮票画面统一采用白底色衬托五彩鲜艳的剪纸作品,并附以简洁的说明文字,既原汁原味还原剪纸的传统风貌,又将各地风格各异的剪纸统一为一体。两组邮票不同的是,第一组采用竖式构图,第二组横式构图。


已经发行的这两组《中国剪纸》邮票,选题的都是北方的民间剪纸。一般认为,北方剪纸构图以块面为主,风格雄浑粗放,而南方剪纸的构图以曲线为主,更显细腻纤巧。不过,有一个地方的民间剪纸融合了南北方剪纸的特点,自成一派,这就是四川的自贡剪纸

自贡号称千年盐都,以“盐文化”为中心的民俗文化积淀丰富,有井盐、恐龙、灯会“大三绝”,还有龚扇、剪纸、扎染“小三绝”。其中剪纸以余曼白先生为领军人物,他的剪纸作品采用刚劲的块面和柔和的细线的对比来组成艺术的旋律和节奏,甚至可以表现出金石和书法的韵味,郭沫若先生曾经亲笔为之题字“中国自贡剪纸”。

自贡民间剪纸(图片来自网络)


笔者至今记得少年时期(小学四五年级左右),正值余曼白名声大震之时,也随同伴们学起“剪纸”来玩。记得当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拥有一把称心的小剪刀和一叠彩色蜡光纸。后来八十年代末期赴美短期学习,我也不忘从自贡工艺美术社买了一包剪纸,作为礼物分送给美国朋友。很惊讶这些美国朋友(上至公司高管、下至勤杂工人),他们到一见到我这礼物,都脱口而出“paper cut”、“chinese paper cut”,可见“中国剪纸”的名声早已远播海外。

自贡民间剪纸(图片来自网络)

真希望后续的《中国剪纸》系列邮票中,能有自贡剪纸的一席之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