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专治中风偏瘫的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

 华煌中医 2023-05-20 发布于福建

在很多年前,武侠剧场中有一种很厉害的功夫,被称之为“三分归元气”;但是很多人却不知道,在中医世界里有一种很厉害的治法,被称之为“还五成阳气”。说到“还五成阳气”,可能很多人已经猜到了,它就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立的一种治疗中风的治法,将人体已经亏虚的一半阳气(又称真气、元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快速补起来。

  既然讲到了补阳还五的治法,那就不得不提到补阳还五汤了。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用来治疗中风瘫痿的一个奇效良方。按照王清任的说法是,元气已经亏损了五成,还剩下五成的元气周流一身,这种情况肯定就会出现气亏的各种病态,而此时忽然元气归并于山半身,不能归于下半身,于是两腿就瘫痿了。而补阳还五汤的妙处在于,还你亏损的五成元气,让你全身都阳气满满。

  那么,这个补阳还五汤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医林改错》记载,补阳还五汤全方由“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药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等7味中药组成。药味不多,仅仅七味,方药不贵,平平无奇。“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不管你是怎么想,补阳还五汤都会云淡风轻地说一声,“朕就是这样的汉子”!

  

  当我们看到补阳还五汤的配伍组成后,是不是表示不敢相信,这是啥情况?全方一共七味中药,黄芪一味中药的药量比剩余六味中药加起来的总剂量的五倍还要多。而且,黄芪与当归的配伍,当归补血汤的配伍是5∶1,但是补阳还五汤中的黄芪与当归的配伍比例是20∶1。不得不说,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创方思维,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便张仲景也未曾有此突破。倘若王清任不是因为一本毁誉参半的《医林改错》,就凭他所创之方,完全可以在中医界封神

  那么,补阳还五汤为什么要这样配伍?它的配伍秘诀究竟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全方的君臣佐使。毫无疑问,补阳还五汤全方以黄芪为君药,主要发挥着补益元气的作用,暗藏着“气旺则血行,瘀去则络通”的玄机;以当归为臣药,主要发挥着补血活血的作用,且暗藏“通络不伤血”的玄机;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为佐药,主要发挥活血祛瘀的作用。对于补阳还五汤,常规的方解中没有使药,那么,补阳还五汤中究竟有没有使药呢?有!它就是地龙。补阳还五汤以地龙为使药,不过是兼以为使,主要发挥通经活络的作用,由于“力专而善走,能周行全身”,不仅可以增强全方活血之力,还能引药直达病所。

  地龙这味中药,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不过主要是“主蛇瘕,去三虫伏尸,鬼注,蛊毒,杀长虫”这方面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在后世医家的解说中也比较多。但是《本草纲目》指出,地龙“性寒故能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将地龙“通经络”的作用展现了出来。王清任在补阳还五汤的方歌里明确写道,“归尾通经佐地龙”,充分表明当归尾与地龙都属于“通经络”的良药。所以,地龙在补阳还五汤中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而且不可替代。

  

  补阳还五汤的组方,可谓是颇具特色,比如全方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通络药的配伍,就是全方的一大亮点。早些年也有相关的学者对此做过研究,认为王清任所创补阳还五汤将补气药与活血通络药通用的主要作用有两点,第一个是活血通络,开启因元气不足而闭阻的经脉,使气血畅行无碍;第二个是调和气血,使峻补之元气附载于血中,这样可以令血与气固、气血相裹,气得血配则静谧,血得气融则恢复运行生机[1]。

  对于补阳还五汤的配伍,也有学者认为,方中大量黄芪与少量活血药 ( 当归尾、地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 相伍,能使元气充盛而行血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从而实现标本兼治; 而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诸药合用,“气得旺、瘀得消、络得通”,因此可使诸症痊愈[2]。无论是从气血相裹解析,还是从标本兼治解析,都不可否认补阳还五汤的配伍严谨,用药精当,堪称组方用药的经典。

  对于全方黄芪的用量,王清任还做过一段颇为有趣的解说。他指出,如果患者听到这么大剂量的黄芪而感到害怕,那也不要紧,先“迁就人情”,用它个一至二两,然后逐渐增加至四两。另外,王清任告诫,如果服用补阳还五汤痊愈后,不要着急停药,还需要继续服药一段时间,“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因为突然断药,“恐将来得气厥之症”。这些都是良医良言,无论医患,需当谨记。

  

  补阳还五汤所治中风证的病机是气虚血滞,因虚致瘀,瘀阻脑络,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属于本虚标实证。临床见证为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尿遗不禁,舌黯淡,舌苔白,脉缓等。随着现代临床对补阳还五汤的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可用于治疗颈性眩晕,癫痫,重症肌无力,脑梗死,脑出血,中风后遗症,冠心病,血管性痴呆,头痛,多发性根神经炎,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糖尿病,高脂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产后身痛,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术后下肢麻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肋软骨炎,耳鸣,耳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雷诺病,黄褐斑,斑秃,慢性荨麻疹等疾病[3]。

  现代临床医家对于补阳还五汤的研究,可谓是不遗余力,在临床中的探索也日益增生,发现它的临床应用范围实在太广,可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偏瘫,颅脑损伤后遗症,脑萎缩,摇头病,偏头痛,瘀血头痛,帕金森病,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病窦综合征,低血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腓总神经损伤,药物所致的末梢神经炎,不安腿综合征,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面瘫,脑外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脊髓空洞症,脊髓震荡伤,急性脊髓炎,肾炎蛋白尿,慢性肾衰竭,老年性前列腺增生症,糖尿病肾病,IgA肾病,痛风,类风湿关节炎,过敏性紫癜,特异性血小板增多症,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脓疡,脂肪肝,肝纤维化,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糖尿病胃轻瘫,萎缩性胃炎,老年性便秘,宫外孕,继发性子宫闭经,慢性盆腔炎,不孕症,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后肿胀,腰椎退行性关节炎,足跟痛,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局限性硬皮病,瘀积性皮炎,扁平疣,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声带结节,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麻痹性斜视,乌头碱中毒后遗症,外伤腰痛,精液不液化症等疾病[4]。

  就目前的文献研究来看,补阳还五汤及其加减方,已经可以妥妥的治疗100多种疾病,且屡用屡效。而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及血流动力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抗氧化,调节免疫抗感染,保护血脑屏障,修复神经组织,抑制细胞凋亡,促进骨折愈合等药理作用[5]。通过现代药理以及中医古典理论体系,可以探索出补阳还五汤的更多临床用途,以便于更好的发挥补阳还五汤的临证实力。不过需要记住的是,补阳还五汤虽好,也有它的适应证,而阴虚血热的患者则当忌用

  参考文献

  [1]齐向华,胡志强.补阳还五汤用药及配伍特点[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5):311.

  [2]周永华.试论补阳还五汤中黄芪与活血药组的配伍意义[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1):113-114.

  [3]李飞.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张冬梅.王清任传世名方[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5]付振,张念平,时晓东,等.补阳还五汤的药理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0,7(6):178-17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