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星成功!

 永嘉陌上尘 2023-05-20 发布于浙江
如果有人以小说研究者自居,但却不知苗怀明老师与他主办的古代小说网,那么只能说此人为门外汉。古代小说网由苗老师一人打理,但却全年无休,每日清晨准时更新,或是文章,或是书讯。同时,也会不定期给读者送来福利,比如新书作者的签名赠书。这些年,俺从小说网获赠的图书就有十余本。读其书,想见其人,可惜在南京四年竟然从未与苗老师偶遇。文学院21年古代文学答辩主席请的是苗老师,本以为可以一见,孰料疫情突然严重,答辩也改成了线上。昨日苗老师再次被请来任答辩主席,总算见到了大侠的容颜。苗老师快人快语,风趣幽默,对学界掌故了然于心,短短两小时的讲座却传达了很多信息。
苗怀明老师《恢复并建立视野开阔的大通俗文学观》
2023年5月19日 2070306
相关论文:《恢复和建立视野开阔的大通俗文学观——对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小说——戏曲——说唱:不能只陷于一隅,要将三者打通,互相关照下,才能更好看出事物的独特性
1917年 北大小说课 吴梅戏曲课
学术按指标生产:真正的大学者、好作品,是否与头衔、获奖情况相关。
小说研究著作每年150部,戏曲70部:博论修订本最有看头。
当下普及读物的问题:专业者觉得浅,普通读者觉得深。
60后与70后学者:对于学术的贡献问题,是一章还是一节、一段,还是一个注释引文。
合格的三流学者已着实不易。
博士论文:学术创新与训练的比例。
研究一直聚焦在几部名著上:
要想取得突破,需要在广、全、深、细四个方面下功夫
笔耕不辍的前辈榜样:程毅中、刘世德、李剑国
打破学科与时代的分割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陈平原:跨越古今,打通中外
告别舒适区,学术的流星现象
评上博导做学问
文人VS论文机器
一个学者本质上是一个文人,而非论文写作机器。要做一个有趣的人。
中国古代侠义小说对现当代小说的影响。
本科新增“曲艺”专业 中央戏剧学院、辽宁科技学院。
万能论文写作法:家族、生平、交游、艺术特色等。虽然中规中矩,但是没有特色,换另一个对象依然可做。
机器:总结与概括 人类:挖掘背后的原因
论文的读者意识:第一读者,导师与五个评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