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国寺遗址:青州佛像之谜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3-05-20 发布于山东

青州市博物馆龙兴寺窖藏造像整理现场

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北朝佛像残破状况

1996年秋,益都师范扩建的新操场工程动工了。每天早晨,我都要到工地上去走一走。因为工地离我的宿舍很近,开窗就能见到,走动走动,也算是晨运。当然,主要的,还是去察看会不会有奇迹出现。我这种毫不引人注意的散步,却出现了跟随者,几天后,在我背后的跟随者愈来愈多。这不禁引起了我的警觉,跟随者决不是出于什么好奇心,而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

记得1981年冬天,我带人到城东黄楼镇迟家庄去普查兴国寺故址,在弥河岸边运回一车的石造像残块和一件完整的东汉时期石羊,消息不胫而走,一些想要挖宝发财的所谓“特殊的文物爱好者”,闻风而至。他们到了迟家庄村,利用地里齐人高的玉米作为掩护,疯狂地用钢钎铁锨在地里乱掘。

就这样,兴国寺遗址以及遗址周围土地几乎全被深翻了一遍,那些在地下沉睡千年的造像,不论残碎,不论大小,被盗掘一空。经过拼对、修补后,很快就在香港古董交易市场上露面。

青州佛像之谜

现在,他们不知又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注视着我在工地上的一举一动。他们是要在我的足迹中,找到“财源”,又一次圆他们发财的美梦。我只要俯下身去,捡些碎砖残瓦察看一下,他们照样也去捡些砖瓦看看;我看到推土机推出的泥土颜色有些变化,拨动拨动,看是否夹杂着什么遗存,他们也跟着去翻,还记住这处地点。

于是,工地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我跟在推土机后面,那些“特殊的文物爱好者”跟在我的后面,虽然相隔一段距离。有时,我不在,他们照常跟在推土机后面,不时地也捡些砖瓦石块看看。哪怕到了晚上,只要推土工作不停,这些人就跟着推土机,迟迟不愿离去。

一个多星期以后,操场的地面大部分被推平了,也正在此时,场地西北角还真的推出了几块残石造像,大小都有;不久,又挖出了佛像的一双跣足,一只佛的手掌,砖瓦残件也多了起来。

北魏晚期 彩绘佛立像

根据这些迹象分析,无疑的,此处应是一处古代寺院遗址,再从地望观察,很有可能就是我寻找已久的龙兴寺遗址。天哪,真能让我如愿以偿吗!

10月5日早晨,王华庆馆长到操场工地散步,在西北角,他发现推土机翻出的泥土土色与别处不同,就赶来告诉我。

本来,操场地面已经平整了,却不时地被那些“特殊的文物爱好者”又挖得坑坑洼洼,在场地的东边露出一个近似圆形的凹坑,一种与别处颜色不同的泥土散在周围。

我们一同到了圆坑边上,看到地面散开的都是五花土。这种五花土通常作为墓圹或窖穴回填的泥土。因为深挖墓圹或窖穴时,一般要往下挖掉几层不同颜色的土层,待回填时,已挖出的各层泥土相互叠压混杂成为五花土,就与表层的土壤颜色不同了。

地面上,圆坑周围五花土范围很广,经分析,都是从这圆坑向外散布的。而这圆坑,并不太像圆形,又带点方形。这是个什么坑呢?会不会是个盗洞?也许是职业的敏感性,我首先想到的是盗洞。

北魏晚期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

我从事田野考古已经三十多年了,不知遇到过多少次特殊情况和现象,却没有见过在古城边古刹遗址内出现一个孤单单的大盗洞。如果确是在佛教寺院遗址内,那么,能在地下盗些什么有价值的埋藏呢?

这个迹象值得重视,很快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馆内领导,马上又同师范学校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发现了可疑的盗洞,有必要进行发掘。同时,向上级作了汇报。随后,我组织馆内曾经参加过考古发掘的庄明军、杨华胜和刘华国来到现场,向他们说明情况,第一步是要找准这个可疑的圆坑范围,然后,试掘一下,看看是不是我所怀疑的盗洞。

严格地说,这个圆坑与盗洞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坑口挖得比较规整,坑壁也光直,不像盗洞那样粗率。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口没有打成的废井。我们用了整整一个上午,往下挖了不足3米深,大家已累得气喘吁吁了。就在这时,在坑下的庄明军突然喊了起来:“有佛像!”

北魏晚期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

这句话把大家都惊住了,谁能想到下面埋着佛像。我更是激动,发现佛像正是寺院遗址最重要的实证。我的眼睛有点湿润了。为了掩饰内心的激动,我掏出香烟,狠狠地了几口, 一方面叫大家暂不声张,免得惹起周围人们的注意。沉默了一会儿,我叫庄明军先上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明显地露出无法掩藏的兴奋神情。

工地上的人本来就不少,庄明军在坑下也不止叫喊一声,耳尖的人早已听到了。用不着打招呼,自然地一个又一个地围拢来。为了保护好现场,不妨碍我们的继续发掘清理工作,馆内及时调来了保卫人员,临时拉绳圈地,疏导了人群,工地渐渐恢复了平静。

后来我们知道,村民曾在这里打井,不断地挖出造像碎块,而且大大小小往下愈挖愈多,他们感到太费劲,便转移到别处,留下了这个井坑。我原称它为盗洞,弄清情况后就改称为废井坑。他们只挖了2米多深,挖碎了一些造像,我们挖到3米深处,便发现了较完整的石造像。庄明军说,坑内的造像是叠压放置的,目前还没有挖到坑底,不知叠放有多高。幸亏这口井打在堆放造像的边缘,否则,砸坏的造像就更多了。照庄明军的说法,可以肯定这些造像是有意埋藏的。这是一处佛教造像窖藏。

北魏晚期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下午,我们挖到窖藏坑底,距地面有3.5米深,暴露出造像的一小角,叠放约1米高。窖藏究竟有多大?窖藏内除了造像,还会有什么?这处窖藏是什么时代开挖的?……一系列问题都是未知数。我们必须很快做出发掘方案,再次向市里汇报,因为,这还牵涉到师范学校修建操场的用地问题。

市里同意我们作抢救性试掘,并报山东省文物局,同时转报国家文物局。博物馆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王万里副馆长负责工地安全保卫,姜建成副馆长负责后勤和造像收藏,我则负责全部发掘工作,庄明军、杨华胜和刘华国都参加进来。

废井挖开了,造像暴露了,作为抢救性试掘,下一步工作怎样进行?如果从井口向四周挖开去,像大开膛似的取走造像,又快又省事。但是,这是违反田野考古操作规程的。即使是抢救性的发掘,也要取得完整的资料,以备以后的研究。现在地面后期堆积的1米多厚的土层要及时清除,窖藏范围需用洛阳铲探明,地层情况要弄清楚,工地要加强安全保护。抢救要求快捷,但是,也决不能粗率从事,应该在保护遗存遗迹的基础下,进行有序的发掘和清理。

东魏-北齐 一佛二菩萨贴金彩绘像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请山东省考古研究所驻临淄文物工作站支援两名探工;请当地风景区派出所支援干警,并且联系驻地解放军某部,请他们也调派战士来支援发掘工地的安全保护。博物馆则抽调两名保卫人员全天死守工地。这样,工地得到安全保证,钻探工作也能迅速开展。

10月7日一早,派出所的干警来了,部队派来15名战士,临淄工作站支援的探工,也匆匆赶来了。各就各位,战士们同发掘人员开始清除井口四周的填土,虽然没有推土机,背筐、担担,穿梭往来,紧张而有序,效率也很高。

我向两位探工介绍了工地情况,他们一边一个从井口南北分别向外钻探。南边向外探出1.5米左右,找到了窖的边沿;北边向外探出4米,也找到了边沿,南北两边(加上井口南北宽1.5)相距7米。接着,他们从井口东西向外钻探。

我对探工说,如果钻探深度打到2.5米,仍是填土,就停止往下探,因为再往下钻可能钻到造像上。东西两侧探出3米远时,坑内土质仍然没有改变。我要求继续向外钻探。探工们满头大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在3米以外又下铲了。他们很清楚,不探出窖藏的范围,没有了发掘范围的限制,也就无法规划发掘。

北齐 彩绘佛立像

不久,西边在3.5米处打出生土,已到窖边,而东边探出的还是五花土,直到4.5米外,才见到生土东西两边(加上井口东西宽1米)竟有9米。天哪,这个窖藏面积达60多平方米!

挖这么大的窖藏,一般寺院难以承受,只有较大的寺院,才有可能。我认为这座寺院就是龙兴寺,便将这次发掘项目,定名为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可巧,省文物局来了电话,说国家文物局批准抢救发掘,并确定发掘队由我领队。

前几年,村民废弃这口井,填土时没有破坏井壁,我们发掘时,也没有扰乱,因此,井壁暴露的土层情况,相当清楚。在生土层的上部叠压着三层土层:

第一层 (最上层) 是现代耕土层,厚30厘米(已被挖掉)。

第二层 (中层) 是黄土层,厚50厘米左右,属于明初建藩时增筑青州城城墙留下的痕迹。

第三层是浅灰土层,厚15——45厘米,为金元时期堆积,夹有北宋时期瓷器残片。

北齐 贴金彩绘佛立像

据此分析,这个窖藏埋藏时间,应在北宋晚年或在金初。正式发掘前,还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就是清除地面和窖穴内的填土。单是穴内填土就需取走150立方米,加上地面的堆积土,数量不小。每天依靠十几个人一筐一筐地抬,何时才能完成?最后还是动用挖土机,仅一天时间,就都全部清除了。自从我们向上级报告师范学校扩建的操场上发现了造像窖藏,青州市的领导和附近的群众,便络绎不绝地来到发掘现场。围观的人天天增加,我们不得不在窖藏四周10米以外再筑起一道护栏。

正式发掘窖藏的先期工作都完成了。我坐在窖边的土堆上考虑发掘方案。田野考古,不能仅仅局限于发掘工作本身,还要为以后在室内整理资料、分析和研究创造有利条件。这么大规模的造像窖藏,我是第一次遇到,工作一定要做得完善、妥当,不能因为第一次,造成人为的损失。

北齐 彩绘佛立像

曾经有人建议,采用大开膛的办法,全面揭开,把窖内文物全部暴露出来,再一件件加以清理。这个办法看似简便,却不符合实际操作,而且我们发掘人员不多,全面揭开,容易顾此失彼,资料记录不全。何况这一带人来人往,文物全部暴露,非常不安全。再者,窖内文物全部暴露,日晒雨淋,怎么行?在窖上搭个大棚加以保护,经费困难,也无此必要。目前,窖藏内造像放置情况不明,是否还有其他文物,也不清楚。贸然大开膛,无疑是一种“挖宝”行为,将会失去多少可贵的考古资料,无法估计,以后是根本难以补救的。

我考虑的是分块发掘法,把整个窖藏划分几块,像切蛋糕似的,发掘一块清理一块,按照一定程序进行。这样,工作不会忙乱,又能保证发掘质量。

北齐 彩绘佛立像

于是,我向发掘人员提出了具体做法:每天,由我划定范围,要求大家完成划定范围内的文物清理工作,包括拍照、绘图、录像和编号等,最后取出造像,点清交给库房管理人员,由他们直接运入临时库房。我把拟定的分块发掘法给大家讲明白了,还作了适当分工。

10月7日,龙兴寺窖藏正式发掘,想不到的是,寻找龙兴寺遗址,竟是从发掘一座造像窖藏开始!

北齐 彩绘佛立像

北齐 彩绘菩萨半跏像

北齐 贴金彩绘佛头

北齐 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

北齐 贴金彩绘佛立像

北齐—隋 贴金彩绘佛坐像

北齐 贴金彩绘佛立像

北齐 法界人中像

北齐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北朝 彩绘佛足

北宋 彩绘罗汉像

(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