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才对天才的赞美,怎么表达都不过分|重读郁贤皓《李太白全集校注》(13)

 走读生日记 2023-05-20 发布于浙江

最近,一个靠玩口活儿耍嘴皮子大扯其蛋的公司,终于因为无底线的口无遮拦被暂时结果了。多少有点大快人心的感觉。

笑不出来的结果,必然是因为自掘坟墓。搞笑也好,刻薄也好,冲撞也好,都要守紧做人的底线,人做不好,嘴皮子再溜,也终归逃不脱自食恶果的下场。

一个贴着文化标签的公司,永远不要忘记文化两个字。即便你做不出有文化的事儿,也千万别做出败坏文化的事儿。

以上是题外话。

继续阅读郁贤皓先生《李太白全集校注》,把阅读时候的随手记分享在这里。

这首诗,可以看做李白诗歌的时空分水岭。这首诗之前,李白一直生活在故乡的土地上,之后李白再也没有回到过故乡。如此想来,这首诗也是李白写给自己的人生谶言。

思君不见下渝州,这个“君”字,指代月亮也好,指代友人也好,都不排出与故乡千丝万缕的关联。

顺江而下,一去再也没有复返。李白写就这首诗歌之际之于往后余生,之于故乡,是确确实实的“思君不见”。细细品味,唏嘘不已。

此时,李白24,壮志满怀,意气风发,仗剑去国,憧憬无限。

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下,才有这样深情且明快的诗歌。这首诗短短28个字,却嵌入5个地名,神奇的是读来毫无违和感,而且声韵清越朗朗上口。除了天才的李白,还有谁能够做到?

就诗论诗,我个人认为最后一句中的“君”字,是指思念的人,而不是前文中的峨眉山月。半轮也好,满月也好,李白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随时举头望明月,用不着在离开故乡这一刻,特别思念半轮月亮,何况又不是自家院落上空的月亮!

只有一个值得思念的人,才会让“仗剑去国”之际的李白,想到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因而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甚至是无法遏制的喷薄而出。

这首诗,就是这种情感的副产品。

苏轼认为李白这首诗是伪作,之后很多人震慑于苏轼的“大家之言”,也随声附和认为是伪作。

迷信权威,妄自菲薄,是很多人骨子里的癌症,无药可救。古今莫不如此。读一首诗,切莫被什么名家大家之言所左右,用自己的心去品味,用自己的大脑去感受。

品味、感受一个人的文字多了,就会拥有一种神奇的“语感”,一首诗读下来,你就知道这是不是作者原创。李白的诗歌如此,苏轼的诗词同样如此。

这首诗最后一句,可看做诗眼。之前所有铺垫都是为了这句话戛然做结——天生我材必有用

看到怀素的天分,李白自然想到自己,这才是这首诗的真实动机。我们不要忘了,李白除了诗歌之外,他的书法也堪称“独步天下”。遇到同频的人,难免惺惺相惜,不吝笔墨的赞美也在情理之中。

至于李白诗歌中对王羲之等人的评价,不过是李白信口一说,重在烘托怀素草书之绝,并没有刻意贬损王羲之等人书法不堪入流浪得虚名。李白的这种表达,更符合他酒后抒发,酒意到了,千古绝唱喷薄而出的同时,一些惹人不快的“癫狂”之言也难免顺势而来。

这就是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他酒意汹涌之际,天子都不放在眼里,王羲之、张伯英之流的古人又算得了什么!

一个天才对另一个天才的赞美,怎么表达都不过分。这远比现实中那些沽名钓誉的作家、专家、学者们以及各种不要脸的男人女人们互相往对方脸上扔破鞋烂袜子吐口水,总要把对方贬低下去然后还要往死了踩,要好上几万倍吧?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27,正是他“千金散尽”之后口袋比脸还干净的时刻,所以只有向叔伯哥哥张口,寻求资助。1296年之前,开口向人借钱,与此时此刻开口向人借钱并没有什么不同。张口之前,百般权衡,处心积虑的思量,该向谁张口,该说些什么。

即便是天才如李白,一旦落入这种困境,同样避免不了的内心极度纠结。尽管是跟叔伯哥哥开口,还是无法掩饰的暴露了内心的脆弱。

品味这首诗,我可以说感同身受。当然,我没有李白的才华,我有的只是李白这种经历,以及经历中那种可以让人沦入地狱的衰败心情。

人一生,充满太多不确定性。没有谁会精准断言自己一生的来龙去脉。李白也一样。

冥冥之中,我之所以喜欢李白,恐怕也是与此大有关系。

在这首诗里,李白说“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除了证明自己的过往经历之外,更重要的是借此向叔伯哥哥提供可以让他因此信任自己的理由。

一个侠义之人,自然也是一诺千金之人。

诗歌结尾,李白的囧像扑面而来。棣华倘不接,甘与秋草同。这简直就是一种低到尘埃里的乞求,乞求中为了掩饰自己早已破碎的尊严,才把一句话说得如此前言不搭后语。哪里有什么“甘心情愿”,不过是走投无路。

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永远无法体会李白写这首诗的心境。

不知道,李白这位叔伯哥哥最后有没有帮他。我推测,他还是帮了这位特立独行的叔伯兄弟。回头特意找找这方面的资料,看能不能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