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类文本阅读——矛盾冲突

 123xyz123 2023-05-20 发布于湖南



典型例题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小题。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美]马克·吐温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

我手拿着鹤嘴锄,带着淘盘,背着号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处,淘洗了不少的含金沙,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总是一无所获。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树木葱茏,气候温和,景色宜人。

很多年前,这儿人烟稠密,而现在,人们早已消失殆尽了,富有魅力的极乐园成了一个荒凉冷僻的地方。他们把地层表面给挖了个遍,然后就离开了这里。

在那一带附近的乡间,沿着那些布满尘土的道路,时而会发现一些用圆木搭建起来的孤寂的小木屋,这是在最早的淘金时代由第一批淘金人修建的,偶尔,这些小木屋仍然有人居住。

那么,你就可以断定这居住者就是当初建造这个小木屋的拓荒人;你还能断定他之所以住在那儿的原因——虽然他曾有机会回到家乡,回到州里去过好日子,但是他不愿回去,而宁愿丢弃财产,他感到羞耻,于是决定与所有的亲人朋友断绝往来,好像他已经死去似的。

这是一片孤寂荒芜的土地!

除了使人昏昏欲睡的昆虫的嗡嗡声,辽阔的草地和树林静寂安宁,别无声息;杳无人烟,兽类绝迹;任什么也不能使你打起精神,使你觉得活着是件乐事。

因此,在一天过了正午不久,当我终于发现一个人的时候,我油然生出一种感激之情,精神极为振奋。这是一个四十五岁左右的男人,他正站在一间覆盖着玫瑰花的小巧舒适的村舍门旁。

这是那种我已提到过的村舍,不过,这一间可没有被遗弃的样子;它的外观表明有人住在里面,而且它还受到主人的宠爱,关心和照料。

当然,我受到了主人的邀请,主人叫我不要客气——这是乡下的惯例。好几个星期以来,我日日夜夜和矿工们的小木屋打交道,那是一种艰苦、凄凉的生活,没有欢乐,而这里,却是一个温暖舒适的栖息之地。它能让人疲倦的双眼得到休憩,能使人的某种天性得以更新。

我没有想到,房间里的一切会给我的灵魂以这样的慰藉:那糊墙纸,那些带框的版画,铺在沙发的扶手和靠背上的色彩鲜艳的小垫布和台灯座下的衬垫,几把温莎时代的细骨靠椅,还有陈列着海贝、书籍和瓷花瓶的锃光透亮的古董架,以及那种随意搁置物品的细巧方法和风格,它们是女人的手在干活的痕迹。

那男人心满意足地说:“都是她弄的;都是她亲手弄的——全都是。这儿没一样东西不是她亲手摸过的。”

“她过了十九岁的生日,我们就是在她生日那天结的婚。你见到她的时候——哦,只有等一等你才能见到她!”

“她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在家?”

“哦,她现在不在家。她探望亲人去了。他们住在离这儿四五十英里远的地方。到今天,她已经走了两个星期了。”

“你估计她什么时候回来?”

“今天是星期三。她星期六晚上回来,可能在九点钟左右。”

我感到一阵强烈的失望。

“我很遗憾,因为那时候我已经走了。”我惋惜地说。

“已经走了?不,你为什么要走呢?请别走吧,她会非常失望的。”

最后,我决定留下来。那天晚上,我们安安静静地抽着烟斗聊天,一直聊到深夜。

很久以来,我确实没有过这么愉快这么悠闲的时光了。星期四来了,又轻松自在地溜走了。黄昏时分,一个大个子矿工从三英里外来到这儿。他是那种头发灰白、无依无靠的拓荒者。

他用沉着、庄重的口气同我们热情地打过招呼,然后说:“我只是顺便来问问小夫人的情况,她什么时候回来?她有信来吗?”

“哦,是的,有一封信,你愿意听听吗?汤姆?”

“呢,如果你不介意,我想我是愿意听听的,亨利!”

亨利从皮夹子里把信拿出来,他读了来信的大部分——这是一件她亲手完成的妩媚优雅的作品,充满着爱恋、安详的感情。

星期六下午,亨利已经是第四次拉着我沿着大路走到一处,从那儿我们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他总是站在那儿,手搭凉棚,眺望着。

当夜幕开始降临的时候,汤姆和乔也来了。于是大家就动手用鲜花把屋子装饰起来。

时间快到九点了。亨利站在门口,眼睛直盯着大路,内心的痛苦折磨得他有些站立不稳。伙伴们几次让他举起杯来为他妻子的健康和平安干杯。他刚喝完酒,时钟开始敲九点。他听着钟敲完,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他说:“伙伴们,我很害怕,帮帮我——我要躺下!”

他们扶他到沙发上,他躺下去开始打起瞌睡来。可是一会儿,像人在睡梦中说话一样,他说:“我听见马蹄声了吧?是他们来了吗?”

话还没说完他就几乎睡着了。这些人马上灵巧地帮他脱了衣服,把他抱到卧室的床上,给他盖好了被子。他们关上了门,走了回来,于是他们似乎就准备动身离开了。我说:“别走呀,先生们,她不认识我呀,我是个生人。”

他们互相看了看,然后乔说:

“她?可怜的人儿,她死了19年啦!”

“死了?”

“或许比这更糟哪。她结婚半年后回家探望她的亲人,在回来的路上,就在星期六的晚上,在离这儿五英里的地方被印第安人抢走啦。从此以后就再没听到过她的消息。”

“结果他就神经失常了吗?”

“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没再清醒过。不过他只是每年到这个时候才更糟。在她要回来的前三天,我们就开始到这儿来,鼓励他打起精神,问问他是否接到她的来信,星期六我们都到这儿来,用鲜花装点屋子,为舞会作好一切准备。

“19年来,我们年年都这样做。第一年的星期六我们有27个人,还不算姑娘们;现在只有我们3人了,姑娘们都走了。我们给他吃药让他睡觉,要不他会发疯的。

“于是他又会乖乖地等着来年——想着她和他在一起,直到这最后的三四天,他又开始寻找她,拿出那封可怜的旧信,我们就来请求他读给我们听。上帝啊,她是一个可爱的人啊!”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回忆往事的方式,写了“我”来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和那里的居住者交往中发生的故事。

B.那仅存的几个还居住在小木屋里的拓荒人之所以还没有离开这里,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赚到钱,便羞于回乡。

C.“我”和男主人公聊天,一直聊到深夜,体现出“我”很有亲和力,在短时间内就和亨利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D.小说结尾在男主人公精神失常及邻居感慨的言语中戛然而止,在急剧的反转中把对美好的期待变成了一次对人性的洗礼。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注重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从皮夹子里把信拿出来”的细节表现出亨利对信十分珍惜;“手搭凉棚,眺望着”这一细节表现出他对妻子归来的期盼。

B.“使人昏昏欲睡的昆虫的嗡嗡声”衬托出“辽阔的草地和树林静寂安宁”,这让来到这寂寞荒芜的土地上的“我”有了闲适之感。

C.小说对房间的摆设进行了描写,突出了男主人公介绍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勤劳、洁净、热爱生活的人,体现了男主人公对妻子的深情,也是我决定留下来等待女主人公的原因之一。

D.马克·吐温是一位幽默讽刺小说大师,他的诸多作品或是诙谐滑稽、或是讽刺世事,但这部短篇小说风格殊异,令人感慨,是历经沧桑后的鲜活和唯美。

8.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叙事视角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9.黑格尔曾提出悲剧“冲突理论”,他将悲剧冲突分为三种:自然状态中的冲突、心灵冲突、理想的冲突。请任选两种,结合文本谈谈这些“冲突”在这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6分)



参考答案

6.(3分)C
C项'体现出'我'很有亲和力'的理解于文无据,这里写二人聊天,说明亨利在没犯病时是个很正常的人,这也是二人在等女主人回来时打发时间的方式。

7.(3分)B
“这让来到这寂寞荒芜的土地上的'我’有了闲适之感”分析错误,从后文“任什么也不能使你打起精神,使你觉得活着是件乐事”来看,这里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不是使“'我’有了闲适之感”,而是一种死寂、无生气之感。

8.(6分)①第一人称将叙事者置身于故事之内,拉近与读者之间距离。“我”是以矿工的身份见证了亨利在邻居的帮助等待一直未出现的妻子的故事。②通过“我”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我”无法讲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只能通过观察周边景物、房间内的摆设和人物精神面貌,聆听亨利讲述与妻子的故事,以及与邻居们的对话,一步步揭开谜底。③“我”倾注了作者对小说人物的情感,通过“我”的视角来刻画亨利和汤姆等人物形象。④“我”对美好的期待在急剧的反转中变成了一次对人性的洗礼,故事是悲剧性的,但却闪耀着丝丝亮色,揭示了人间的真善美。(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外部自然环境的冲突。很多年前的“风景宜人”“人烟稠密”与现在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时空上的尖锐冲突,自然美景本是无可挑剔,但是人类的足迹改变了这种状态;“覆盖着玫瑰花的小巧舒适的村舍”与“圆木搭建起来的孤寂的小木屋”形成鲜明对比,构成居住环境上的冲突。
②心灵冲突。亨利表面光鲜幸福,实则精神崩溃,但在他无法承受巨大痛苦时候,他又记住了那些美好的回忆,从而获得活下去的精神支撑;邻居们生活“艰苦凄凉”,外貌上也是“头发灰白”,心中充满伤感和无奈,但仍保留一颗善良的心,为精神失常的亨利提供帮助。
③理想冲突。亨利爱妻心切,多年坚守,这样的愿望在现实中却遇到阻力,但他更加坚定的是等待与期盼的意志,这对冲突无法调和;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一无所获的“我”怀着一种对美好的期待,决定留下来等待女主人公归来,但最后却见证了一个悲伤的故事。

典型例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
梁晓声

马赛夏季的阳光将周蓉的脸晒成了古铜色,那是令大部分法国女性特别欣赏,令大部分法国男人着迷的一种肤色。

每天上班,①她都要对着镜子仔细将头发盘起,绝不允许有一丝乱发。她那么认真不仅是出于爱美之心,也是职业使然。法国人对职业女性的仪表要求非常苛刻,着装打扮随便不但会令服务对象不悦,有时甚至会遭到理直气壮的投诉。周蓉很在乎自己作为职业女性能否给人以自信而美好的印象——确切地说,能否给法国人特别是法国女人那种印象。

她很敏感于普通法国人怎么看中国人,更敏感普通法国女人怎么看中国女人,怎么看中国职业女性。她经常觉得,自己其实也是中国职业女性的形象使者。她也常常自嘲想法的可笑,有时又骄傲自己所吸引的目光,特别是法国女人的目光。法国人对青年的衣着很宽容,多数法国男女青年比较偏爱休闲装,穿休闲装上班司空见惯。但对三十五岁以上职业女性的衣着打扮,不论法国男人还是女人,都以相当挑剔的眼光看待。

走在街上,周蓉仍像当年是大美人儿时那样引起很高回头率,往往还是青年男女们的。不是因为她仍有多么美,而是因为她那略显忧郁又高傲的气质。她的神情经常略显忧郁,也是必然的。她内心高傲的理由却是,在近十二年里,她几乎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望者了。她头脑里吸收的关于法国文学的知识和见解,已非一般法国人所能相比。有时,她甚至会感到一种寻找不到交流对象的孤独。

一次,在从马赛前往里昂的列车上,她碰巧与一位老先生并坐在一起。对方见她在读乔治·桑的小说集,忍不住问了一句:“您为什么读这样的书?”

那是她从旧书摊上以极少的钱买的。

她微笑着说:“有趣。”

于是,两人之间开始了热烈的对话——

“乔治·桑从没写过多么有趣的小说,她过时了!许多法国青年已经根本不知道她的名字了。”

“对于我,她并没有过时,我也不是法国青年。”

“但是,她的小说究竟有什么吸引您呢?”

“我觉得,她如同法国的一副假面具。法国以及法国文学,在古典浪漫主义传统的继承与现代派潮流的影响之间至今无所适从,这种矛盾心理最早反映在乔治·桑身上和她的小说中。她想做贵族客厅里的沙龙女王,又想做现代派的弄潮儿。她确定不了自己究竟应该怎样,便以奇装异服和荒唐行径来减压,捎带戏弄一下关注她的人。如今的世界也处于继承传统和迎合现代的矛盾之中,只不过世人已经麻木,不像乔治·桑那么敏感罢了。”

“您是哪国人?”

“中国人。”

“您怎么会是中国人呢?”

“我怎么不可以是中国人呢?”

“您肯定有一部分欧洲血统!我们法国的,或者英国的、德国的?丹麦的、希腊的?我想我猜对了,您的侧面具有一种希腊女性特有的美感……”

对方是位斯文的老先生,但强烈的好奇心使他的表现有些唐突。二〇〇一年,不论公费还是自费到法国的中国大陆人尚十分有限,能在马赛或里昂见到的则更少,这使普通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大抵是衣着刻板、反应迟钝、表情迷惘、唯唯诺诺,这些形象大多来自早期电视新闻画面和外国电影。中国女人则要么贫穷愚钝、可怜兮兮,要么是珠光宝气、俗不可耐。

法国老先生从没遇到过像周蓉那样气质不凡又有独立思想的中国女性,他接着追问道:“也许我理解错了——您来自台湾吧?”

“不,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大陆人。我是大陆工人的女儿,一位农民的孙女。”周蓉有些不悦,感觉遇到了挑衅。

这时,列车停在了一个小站。老先生又腼腆地问:“最后一个问题,您是从事什么……”

“对不起,我该下车了。”周蓉以为又碰上了一个执着的追求者,干脆起身往车门走。

“请等一下……”对方追到了车门口,送给她一张自己的名片。

“我只不过希望与您联系……”

她已下车,车轮滚动了。

她低头一看名片,方知对方是一所大学的法国文学教授。她曾想主动联系他,心存几分也许会通过他在大学里谋到一个职位的闪念,但那念头随即很快打消。女儿就要毕业,她对中国的思念强烈无比,归心似箭。

后来,那位法国文学教授的名片被她弄丢了。
每次面对镜子,她都会对镜中的自己感到无法言表的陌生——②不仅因为曾经的一头乌发日渐银丝缕缕,眼角日渐细密的鱼尾纹,还因为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女性,恰恰是在近似于流亡国外的十二年里,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过去在国内,她当然也明白此点,但从未像在法国十二年里这么感受强烈。

(摘编自中国青年出版社《人世间》下部第四章)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蓉对穿着打扮的重视,对法国文学有超过一般法国人的见识,既符合其知识女性的身份,又符合她身处国外的孤独心境。
B.老先生对周蓉身份的追问,貌似尊重,实则疑窦丛生,这既是老先生固有观念作祟,又体现了周蓉海外谋生的艰难。
C.周蓉和老先生交流时,认为乔治·桑如同法国的一副假面具,表现了她对乔治·桑以及法国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D.周蓉对镜中的自己感到无法言表的陌生,原因在于她一头乌发变成银丝,眼角鱼尾纹日渐细密,往日的青春难在。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蓉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望者,有时为找不到交流对象而孤独,直接为后文写其与老先生热烈对话张本。
B.小说插入普通法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从穿着到气质进行了必要地交代,意在揭示老先生怀疑周蓉身份的原因。
C.小说运用第三人称,叙述了女主人公周蓉列车上的一次偶遇,通过她与老先生的对话,表现了她心理、情绪的变化。
D.小说运用外貌、语言、神态、心理等手法,展现一位旅居海外的知识女性既想融入法国社会又心念祖国的复杂心理。

8.文中周蓉和老先生对于乔治·桑的小说的看法存在很大不同,请简要概括他们各自的观点并分析作者安排这种冲突矛盾的用意。

9.本文的标题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A(B项“又体现了周蓉海外谋生的艰难”,理解错误。老先生的追问甚至怀疑,从侧面体现了周蓉的气质非凡。C项“她对乔治·桑以及法国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曲解文意。周蓉对法国文学的评价,显示出她对法国文学认识的独特,她对世界的认知。D项“往日的青春难在”,理解浅表,“还因为作为一名中国知识女性,恰恰是在近似于流亡国外的十二年里,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

7.A(“直接”错误,“在近十二年里,她几乎使自己成为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望者了。她头脑里吸收的关于法国文学的知识和见解,已非一般法国人所能相比。有时,她甚至会感到一种寻找不到交流对象的孤独”是她内心高傲的理由,“两人之间开始了热烈的对话”是因为老先生对周蓉在列车上读乔治·桑的小说并说其有趣。)

8.(1)观点:①老先生认为乔治·桑的小说无趣,无趣在她的小说过时了,不能够吸引法国青年;②周蓉认为乔治·桑的小说有趣,有趣在乔治·桑对继承传统与迎合现代的矛盾的敏感,并最早的在小说中揭示这种无所适从的矛盾心理。
(2)用意:①情节方面,引出下文老先生对国籍的猜测,进而表达周蓉的爱国、思亲之情。②人物方面,体现周蓉是一个思想独立的女性,她是法国文学的忠实守护者,对法国文学见解深刻。周蓉认为乔治·桑的小说有趣,是借乔治·桑对继承传统与迎合现代的矛盾的敏感来影射自己,自己在无所适从的矛盾心理中孤独疲惫地应对。  

9.①鲜明地表达出小说主人公的思想情感。标题明确地表达了旅居海外的周蓉不愿和中国骨肉分离的情感;
②第三人称。标题用第三人称“她”作为叙述人称;
③陈述句。标题使用“主谓宾”句式结构,非常独特;
④标题用“觉得”二字,刻画了周蓉的真实心理(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