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模型?

 nysd2012 2023-05-20 发布于北京

 背景:

问题的起源?

最近有一些朋友对系统科学感兴趣,一些对方法论感兴趣,大多数对范畴,横断科学,哲学这些内容不感兴趣。

我理解的原因是大家对它们的关系和结构有些不清晰,这篇内容是建立大家对哲学与系统科学,横断科学与范畴,科学研究与方法论,以及与实践的关系。

在写的过程中,意识到这篇内容在《我的大模型=知识模型+能力模型+素质模型》之上,分析和解释了另一件事:即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模型?

1. 多学一些横断科学
2. 学一点哲学
3. 学习如何发现和研究科学
4. 建构方法论体系
5. 理论要联系实践

图片

多学一些横断科学(系统科学)

图片

讨论之前,要先回答三个问题?

其一,什么是横断科学?

横断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科学,是从客观世界的诸多物质结构以及运动形式中,抽取某些特定的共同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

例如:人体是系统,社会是系统,学校或公司是系统,经济或竞争生态也是系统等,系统科学就是将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系统中共同的本质抽象出来加以研究的横断科学。如,以上所有系统都包含基本内容:要素,结构和功能。

其二,横断科学有哪些?

系统科学就是最著名的横断科学,它包括了: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学,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等。

除了系统科学,逻辑学,数学,统计学,结构学也都是横断科学。

例如:我们分析事物的维度有两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数学或统计学就是所有定量分析的基础科学,即横断科学。

建造房屋需要研究结构,设计公司组织需要研究结构,发展产业体系需要研究结构,可见结构学也是众多领域的横断科学。

其三,为什么要学习横断科学?

横断科学是研究事物及运动特定的共同本质的科学,因为其高度抽象,具有渗透性,因为其涉及多方面,具有普遍性。

从横断科学的定义和内容,我们要学会鉴定是否是横断科学的能力,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其是否可以应用在多个领域,是否是在本质层面的。

例如,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科学作为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综合交叉发展的一门新兴科学,它是否是横断科学呢?

我的答案:是,大数据科学可以应用在科学研究,产业重构和创新,组织架构设计和协同,甚至是人类认识范式的改变,可见,大数据科学一定是横断科学,这也是为什么在互联网时代,并不需要每个人都会编程,但每个人都需要有大数据思维。

1. 一般系统论的理论和应用(软件和其他领域)

以下的9篇内容:第1篇是理论,其余8篇是理论的实践,其中前3篇是系统论在软件领域的实践,后5篇是系统论在其他领域的实践。

《系统论和系统科学》:一般系统论的基础理论:五大规律,八大原理;系统论的新三论和老三论;以及这六种理论的发现和研究历程。

从系统论中包含的多种理论及形成过程,可见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在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更新,所以,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要坚持用运动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即使已经成熟的科学。


《系统论原理看电商系统》

《系统科学看神策系统》

《系统论看产品设计》

对于系统论在软件系统领域的实践,是我一直坚持的方向:其一软件行业是我的从业背景,其二软件系统是人类在互联网时代最出色的'人为系统'(人工智能时代,模型可能替代系统成为最出色的人为系统)

系统论在软件领域的应用,可以是系统的基本规律或原理的应用,可以是系统的基本范畴(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应用,也可以是系统论中其他理论的应用,总之,学的越多,可以应用的内容越多。


《理智和反思是在疫情下需要的》

《疫情政策的原则》

《系统论看数字中国》

《系统论看供给侧改革》

《复杂巨系统-淄博烧烤》

系统论作为横断科学,当然可以应用除了软件系统之外的其他领域,疫情分析,政策分析,社会现象分析等。

我的第一次在其他领域的尝试,就放在了3年疫情期间,我是一个很不爱凑热闹的人,尤其是政治,但在疫情期间,国内外的充满了关于政策的见解,好生热闹,但是,不理性,不系统,除了热闹没有任何贡献,所以,我放开胆子,尝试用系统论的理性去分析这件事。

也正是这次尝试,让我意识到了系统论的重要性,不仅在软件领域,更在我们身边的生活和社会领域。于是就有了对《数字中国》的分析,对淄博烧烤现象的分析。

2. 信息论的理论和技术(信息联系机制,信息摩擦)

以下4篇内容,第1篇是理论,其余3篇是理论和实践,其中包含的理论,并不是基础理论,而是技术理论:信息联系机制和信息摩擦。

《信息论和信息科学》信息论是基础理论,意味着它并不是独立存在,比如,信息论与控制论,信息论与耗散结构理论,信息论与认识论。

《信息联系的系统机制-系统应用》

《信息摩擦和去中心化(百度/微信/字节》

《电商中的信息摩擦》

信息科学的两种技术理论:一个是信息联系系统机制,结合信息熵,在复杂系统中分析信息延迟问题。一个是信息摩擦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的分支,分析电商系统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 控制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的理论

《反馈在管理系统》

《数据控制论看数字中国》

以上是控制论的两种应用,前者是在管理系统,后者是在政策系统,两者都涉及了一个重要的模型 - 系统控制模型,和一个控制论的基本范畴 - 反馈,这也佐证了理论应用实践的技巧。

《协同论看企业协作工具-飞书VS钉钉VS企微》

《负熵-华为活力之源》

以上一篇是协同论在软件领域的应用,一篇是耗散结构理论在管理领域的应用,都是最直接,最显著的领域,但远不够,需要更多理论支撑和多领域的实践。

4. 系统论在中国的发展(大系统论)

大系统论是中国学者-肖南槐在系统论基础上的发展,我很喜欢,因为他提出了很多新的概念,如,运动域,事件系,能力素,态势场。

其中'域'的概念在软件研发领域应用(产品域,数据域等)电商运营领域也应用(公域,私域,全域)。用'事件系'定义一系列相关关联的事件集合,用'能力素'定义系统的能力,这些都是非常精彩的理论发展,尤其是这些概念在当今时代依然可以发挥作用。

《肖南槐的大系统论》:四个理论概念:运动域,能力素,事件系,态势场。

《大系统论看飞书VS钉钉VS企微》:这篇是大系统论中四个概念在企业协同软件系统中的应用。

5. 系统技术(系统动力学,解释结构模型)

《系统科学的金字塔体系》中可以了解,系统论,系统科学,系统工程和系统技术的关系,越往下距离实践越近,越具体,以下3篇内容讨论了两种系统技术:系统动力学和解释结构模型,前者是综合应用系统论的动态理论,后者是侧重到系统结构的理论。

《解释结构模型-阿里营销系统》:解释结构模型,将复杂系统分为多个子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构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

《系统动力学看PNES模型》

《系统动力学看GrowingIO运营》:系统动力学,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基础上,研究信息反馈系统的理论。

图片

学一点哲学

图片

讨论之前,也要回答几个问题。

其一,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哲学是最XX的横断科学,比系统科学更为抽象,更为本质,是研究世界基本和普遍问题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以,哲学是一定要学的,无论你主动或被动,总会深陷其中。

其二,学习哪些哲学?如何切入?

我个人学习哲学的切入点是毛主席的'两论' - 矛盾论和实践论,前者对应辩证法,后者对应认识论。在两论的基础上,再向前,向上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1. 哲学如何作用于实践

学习哲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就是要知道哲学是如何指导实践。每个人都知道哲学的重要性,但如何发挥其重要性,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很久。

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得出的答案:哲学 - 中介(思维或方法论)- 实践,哲学不能,也不会直接作用于实践,而是通过中介完成,且这个中介是思维或方法论。

《思维是哲学和实践的中介》
哲学与实践的中介 - 思维
《方法论和毛泽东思想方法论》
哲学与实践的中介 - 方法论

2. 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以下4篇是我学习哲学的切入点,毛主席的三论:矛盾论,实践论和运动论,毛主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且他一直坚持理论和实践结合,甚至可以说,在他的著作中,实践的重要性大于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运动论》:运动论是唯物辩证法中发展观的发展,事物是发展的,运动的,时刻不断变化的。

《矛盾论》矛盾论的应用》矛盾论的理论和实践(疫情分析)这一次我大胆的将矛盾论应用在了疫情分析中,且我个人认为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应用。

《实践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种唯物主义理论的具体内容,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

《一些辩证关系》12组具有辩证关系基本范畴,

《多谈些主义》:14个常见的主义,

3. 研究哲学(研究 ≠ 学习)

哲学不仅要学习,还要研究,我在研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过程中,逐渐有两个方向,其一是用系统论研究哲学,其二是用范畴论研究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的要素,结构和功能》:辩证唯物主义中8组辩证范畴的关系,3大规律的结构。

《哲学和科学知识-结构决定功能》:哲学知识结构,思维结构以及结构的演变。

以上2篇内容都是从系统论来研究哲学,找出哲学的基本范畴,讨论其结构如何决定功能。

《整体的哲学》:这一篇是一个新的视角,即将系统观作为一个哲学来讨论,即整体论,对应的是还原论。钱学森先生曾说过系统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联系系统科学的中介。


以下两篇是用范畴来研究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论》:唯物辩证法中8组辩证范畴的关系,以及在认识的两个阶段的讨论。

《关系范畴-系统科学与辩证法》:用关系范畴讨论系统论和辩证法。


《哲学范畴系统化》:这一篇内容也很有趣,将哲学,范畴和系统化,三者关联在了一起讨论,很有意义。研究哲学,不仅要从范畴起步,而且要以系统化的范畴体系为结束。

图片

学习如何发现或研究科学

图片

发现和研究科学的重要性:

在学习系统科学的过程中,偶然遇见了一个新的概念 - '发现和研究科学',起初并没有重视,经过不断的研究,才发现了其重要性。

因为无论是学习系统科学还是哲学,它们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人类发现和发现的,这就存在一个科学被发现,被分析研究,被构建,被演化的过程,且这个过程甚至比学习已经成熟的科学更重要。

1. 科学研究方法论

以下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成熟体系:从观察,实验,解释,定义,概念,范畴,逻辑和非逻辑思维,模型,模拟,仿真,计算机实验,到系统科学,再到理论的三化(数学化,公理化和形式化)

《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论-总》

以上这两篇是关于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总结,第1篇是刚接触科学研究方法,第2篇是经过一段时间系统性的研究后的总结,对比两篇内容,可以察觉我对其的认识过程。


《科学研究-观察/实验/解释/定义》

《逻辑与非逻辑思维》

《科学研究-模型/模拟/仿真》

以上3篇是科学研究方法的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定义事物的概念;第二阶段对概念进行逻辑和非逻辑思维的分析;第三阶段是将思维后抽象的模型,重新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一种是系统科学,一种是计算机科学。


《多做预测 少做决策》:这篇内容的时间早于科学研究,后期可以发现很多内容都可以应用在科学研究中,例如,这篇内容的两个范畴:决策和预测。

《假说检验-统计-AB实验和推荐系统》这篇内容也验证了上面的观点,假说和检验也是科学研究中的范畴。还验证了另一方向,科学研究与大数据科学的关系,例如,假说检验与推荐系统,大数据中的预测和决策。

2. 横断科学 + 基本范畴

对于科学发现或研究研究,我还找到了另一种思路,即用横断科学去研究其他科学,用科学的基本范畴去研究它自己。

其一,横断科学,系统科学,哲学,数学,结构学等,作为其他共同抽象本质研究的科学,自然也可以应用在对其他科学的研究中。

例如,用系统科学研究生物学,物理学等,用数学和统计学研究大数据和计算机科学,用结构学研究经济学等。

其二,基本范畴,这个基本范畴可以是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可以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也可以是被研究科学的基本范畴。

例如,可以用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要素,结构和功能分析经济学,环境学,管理学。也可以用哲学的基本范畴:物质和认识,存在等研究环境保护学。

《多学习-横断科学》:科学,科学分类(边缘科学,综合科学,横断科学)科学分层(哲学层,基础科学层,技术层)

《多研究-基本范畴(数据科学)》:概念与范畴,规律,方法论,以及范畴构建的逻辑体系。

《多学习-横断科学的基本范畴(软件系统)》:系统科学中多个理论的基础范畴,以及范畴结构和逻辑体系。

图片

建构方法论体系

图片

为什么要为方法论构建体系?

在学习系统科学,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会发现两种现象:其一是基本概念,范畴或规律越来越多。其二是两者中还有不少概念相互交叉重复。

于是就需要为越来越多的知识,科学或方法论,构建适合自己的体系,其实也是对自己思想和知识,进行范畴化,结构化,系统化。

1. 建构方法论体系

以下5篇内容都是关于方法论体系,包括:系统科学的五层金字塔结构,钱学森综合集成方法的四层结构,科学方法论的三层结构,科学研究方法的四层结构。

《三种方法论体系》:方法论体系,系统科学体系,科学研究方法体系,

《系统方法论》:科学方法的三层结构,系统论,系统科学,系统分析和系统工程。

《方法论和毛泽东思想方法论》:科学方法的三层结构,以及毛泽东思想在其中的应用。

《综合集成方法论-钱学森》:综合集成方法:技术,方法,理论和哲学;人类知识体系结构。

《系统科学-金字塔体系》:系统科学的五层金字塔结构:系统哲学,一般系统论,三论,系统工程,系统技术和系统分析。

以上的方法论体系,呈现出两种结构:一种是金字塔结构,一种多层结构。这两种结构都遵循一个原则:越往上越靠近哲学,越往下越靠近实践。

2. 建构模型体系

'模型'是一个新概念,以前我们讨论的是知识体系,方法论体系,能力体系等。人工智能时代,陆奇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 - 人的大模型,即人的知识或能力模型化。

对比'知识体系' 和 '知识模型' ,前者是将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后者不仅要体系化,还要更靠近实践和应用,例如,人工智能中的模型,就已经包含了数据(知识)以及自动化的应用。

《人的大模型=知识模型+能力模型+素质模型》:这是'模型'化的第一篇内容,本篇内容 - 如何建构自己的知识模型是第二篇,接下来的第三篇可能是 - 知识模型如何对应能力模型。

图片

理论要联系实践

图片

为什么要理论联系实践?

理论是乏味的,理论是无趣的,研究理论的同时一定要结合实践,不仅是我自己这样觉得,黄奇帆先生在《供给侧改革》中也倡导坚持理论结合实践,且这个实践要与自己相关。

还有一位'哲学大家',文科背景,在研究系统科学中控制论,博弈论,耗散结论时,明显的感觉不适应,下不去手,我也有这个感觉,他的方法就是将系统科学应用在自己有兴趣的毛泽东思想领域。

因为我的职业背景,互联网行业,软件产品,管理岗位,以下1-4是我将系统科学中的多个理论应用在软件系统领域,管理领域。

1. 一般系统论应用于软件领域

一般系统论在软件系统的应用:可以是基本原理和规律(整体性,层次性,突变性,开放性,目的性)的应用,可以是基本范畴(要素,结构和功能)的应用,也可以是一般系统论与其他理论(信息论,控制论)的结合应用。

《系统论原理看电商系统》

《系统科学看神策系统》

《系统论看产品设计》

2. 信息论和信息科学应用于软件领域

以下关于信息论在软件领域的应用,并不是理论中范畴和规律的直接应用,而是信息科学分支理论的应用,即信息联系机制,信息摩擦。


这是一个重要内容,理论的应用,不仅有基础理论的应用,还有分支理论的应用,尤其是成熟理论。

《信息联系的系统机制-系统应用》

《信息摩擦和去中心化(百度/微信/字节》

《电商中的信息摩擦》

3. 控制论,协同论和耗散结构理论应用于管理领域

以下是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应用切入点包括了以上的两种方向,一种是基本范畴 - 反馈的应用,一种是分支理论 - 控制模型,耗散结构模型的应用。

《反馈在管理系统》

《数据控制论看数字中国》

《负熵-华为活力之源》

以下是针对同一内容的两种系统科学理论的分析,一种是大系统理论,一种是协同学理论,两者完全不同,但都为分析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协同论看企业协作工具-飞书VS钉钉VS企微》

《大系统论看飞书VS钉钉VS企微》

4. 系统工程技术应用于软件领域

以下内容不是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应用,而是分支理论的应用,且这些分支理论在金字塔结构中属于技术理论层,有两个分支理论:解释结构模型,系统动力学。

《解释结构模型-阿里营销系统》

《系统动力学看PNES模型》

《系统动力学看GrowingIO运营》

5. 系统论应用于其他领域

这部分应用脱离了行业背景,而是将理论应用在周边生活和社会问题中,例如,社会政策,社会现象等。

从软件领域到其他领域,这一步跨度不大,但意义重大,行业或职业背景只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社会,家庭才是大部分,所以即使在工作领域中学习的理论,也要尝试应用在非工作之外的领域,才是真正的学以贯通。

《系统论看数字中国》

《系统论看供给侧改革》

《复杂巨系统-淄博烧烤》

《理智和反思是在疫情下需要的》

《疫情政策的原则》


读书是与读者的对话

思考是与自己的对话

(我的wx:bxc625)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