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翼仲充军

 苏迷 2023-05-20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3年05月02日 A08版

  胡伯诚

  光绪三十三年,彭翼仲充军新疆。

  彭翼仲,名诒孙,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父彭蕴章,道咸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传到第三代,不仅子孙式微,而且直接充军,令人唏嘘。彭翼仲获罪前,为江西试用通判,虽然官员的身份还在,但转行办报去了,他是《京话日报》的主笔与老板。

  彭翼仲获此重罪,有个三级跳,起因是京城巡警部起诉《京话日报》“妄议朝政,捏造谣言”,将报馆封了,彭翼仲发回原籍,严加管束。这是第一判。不想彭翼仲在拘押期间,私藏枪支,又误伤了看守官员,案件升级,遂改判发往广西云贵等地,这是第二判。又因为他是官犯,罪上加罪,加重发配新疆,再加十年监禁,这是第三判。

  因被控“假新闻”而“发往军台效力”,这是彭翼仲万万没想到的。

  彭翼仲被判充军新疆,第一个念头就是死。死念发动,夜梦难安。想自裁,苦没有铁;想上吊,苦没有绳。偷偷叫仆人买了一两鸦片,送进牢里,想吞食鸦片自杀,又怕连累待他不错的提牢官。自思此去凶多吉少,于是写了四封绝笔书,封固包裹,藏在衣袋里,一旦死去,请仁人君子交付家人。

  彭翼仲关在刑部大牢,朗诵《正气歌》,唱唱昆曲,惊动了一位隔壁邻居,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瑞洵,号景苏,正黄旗人,两榜出身,本属于大清朝根正苗红的接班人。瑞洵在科布多任内,因一笔军费被陆军部驳回,以贪污罪入了大牢,但案件一直在争论中,如果案情坐实,将充军察哈尔。彭翼仲因为帮助瑞洵核算军费账目,获准可以到瑞洵牢房中串门,甚至过夜,两人相见恨晚,订为患难交。

  瑞洵出生于贵胄之家,祖父琦善,文渊阁大学士,在近代史上十分有名。瑞洵蹲大牢,随身有两名仆人供使唤,牢房也特别讲究,不仅朝南,还配有地板玻璃窗。比较搞笑的是,这所牢房,是他岳父崇厚(字地山)所建。崇厚曾任直隶总督,因为与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皇帝震怒,判了斩监侯,进了大牢,也关在这间牢房里。

  按清朝规矩,充军大案,须请圣旨,但圣旨一经下达,一日不能滞留。三月初五日,圣旨下,陆军部派员将彭翼仲从刑部大牢提出,押解至大佛寺安顿,尽管仍在北京城里,算是动身了。而更多的亲友告别,则放在良乡。

  首站良乡县。哥嫂妻妾儿女以及亲朋等,都来了。因为得到瑞洵的帮助,良乡县能逗留四天,由县令代办流单,置办车马。彭翼仲赏给良乡县门差酒资二十元,县令坚不许受,如数缴还,这当然也是瑞洵的面子。彭翼仲十分感激,当夜写信给井道人致谢,井道人是瑞洵的别号。

  按照常规,既是充军,就是按着驿站,一站一站走出北京城,直至遣戍地,一路有军士押解,按规定是一名官员,二名士兵,所以叫军流,目的地叫军台。按规矩,还得戴刑具。彭翼仲没有戴,刑部官员说了,因为是读书人,免了。彭翼仲充军第一天,由陆军部车驾司发出火票,派出一名守备来执行这项差使。守备是五品武官,放在地方上,够得上军分区司令,遂将彭翼仲递解至卢沟桥,此地是北京边沿,这位守备到此就撤了,回京销差。这个差使,仅需一天,纯属走过场,除了彰显朝廷威严,玩玩仪式感,吓吓老百姓外,没有其他意义。过卢沟桥,由宛平县接差,押解官员换成把总,从七品,排长一级,也是逐站递解,将犯人送入山西。山西以后的路,按理也应该有军方押送的,但没有。由彭翼仲自行打卡,按着驿站,一站一站到县衙交验流单,直至新疆。

  流单,又称溜单,是当地政府接受军流犯人过境的行程单,凭单可向当地支用车马。溜单也有一定的格式,以防伪造。彭翼仲日记中,记录了两张溜单,一张是空白的,他记录了,因为他也是第一次见着。另一张,他比较满意,所以又记录了。清代衙门的行文格式有点别样,照录如下:

  正定县正堂刘为溜知事。

  准新乐县转准各上站。奉陆军部牌开:革员彭诒孙前往新疆效力等因。奉此。现在该革员携有家眷一口,跟人一名,途中需用轿车二辆,大车一辆,如遇山路,轿车改作駃轿,酒席酌送。除敝处应付外,合行溜知。获鹿县正堂衙门溜知。前途一体应付须单。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初一日。

  “如遇山路,轿车改駃轿”,是什么意思?查《康熙字典》:駃,音决。意为年轻的马、烈马、快马。原来这是友情提示,山路上,马要健壮。

  这张溜单显然超规格了。背后有个原因,正定县知县刘诗咏,是彭翼仲堂姊丈的哥。正定府知府江槐序,是彭翼仲侄妇的嫡亲伯父,体现在彭翼仲公事上,精思熟虑的照应。即使上峰纠查,也查不出什么大毛病。

  而彭翼仲初出北京时的充军待遇,官方仅提供大车一辆,这是标配。彭翼仲的待遇,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良乡驿站,他就得到贵人相助,以“行至中途患病”为理由,增配轿车二辆,酒席酌送,以示体恤。这位贵人是谁?当然也是瑞洵。

  县衙门为犯人提供三辆车,置办的费用不低。在晚清时代,一辆大车,价三十五金,如配装车篷,成为轿车,再加三十五金。至于舆手的劳务成本,由沿途县衙支付出差费。

  此番彭翼仲不仅充军新疆,到了新疆后,还有“监禁十年”处罚,前景十分悲催。幸好,他的一名小妾叫段耘蓝的,自请随行,令彭翼仲很是感动。

  段耘蓝本是京城一妓,其貌不恶,18岁时嫁了彭翼仲。彭翼仲充军,段耘蓝本准备自杀,后决定随夫充军。这一路上,全是段耘蓝为之张罗。彭翼仲很是感动:“关外无尖站,伙食皆自携带,一饮一啄,无不待耘蓝亲操。雪地冰天,裂肤坠指。”

  因为随带家眷,彭翼仲到新疆后,虽系奉旨监禁,但并未收监。但此举明显违背圣谕,如何向朝廷交代?新疆方面搞了一个变通,在迪化县的典史衙门内,另盖房屋一所,供彭翼仲夫妻居住。

  促成彭翼仲监外自由,是迪化府尹汪步瑞。汪知府的祖父汪廷珍,曾与彭翼仲祖父同朝为官。汪廷珍官至上书房总师傅、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与彭蕴章是同一级别的朝廷高官。“汪彭之交,非泛泛可比。”彭翼仲如是说。

  彭翼仲的小妾段耘蓝,没这般幸运了。伊吃尽千辛万苦,一路陪同充军,一年后在新疆去世。其实伊进潼关后,就一直病恹恹,于是在凉州买了一婢作帮手。不想此女年已十四,以洗脸洗脚为苦事,又不讲卫生,为此,段妾没有少骂她。一次,又遗污在裤子上,段妾怒责后,此婢至夕不见,第二天,发现投井自尽。段耘蓝遭此打击,身心俱疲。加上段父去世,郁闷至极。适逢此时宣统登基,本指望大赦天下罪人,结果又落空。段耘蓝是呼唤着母亲的名字去世的,十分凄惨,年仅二十八岁。

  彭翼仲的婚姻其实一直不顺利。他十七岁娶了董氏,二十六岁时董氏去世。续娶孙氏,又因彭翼仲充军后,病贫焦虑而去世。段耘蓝堪称贤妾,患难夫妻。段氏去世后,彭翼仲在新疆续娶侯玉燕,为彭翼仲生了四子一女。

  辛亥以后,彭翼仲携眷回到直隶,结束了他的充军史。

  彭翼仲回京后,复刊《京话日报》,结果又被封,再复刊,又坚持了八年。彭翼仲的志向,誓为社会刷新脑子。但是,书生的一腔热血,落了个形影相吊。办报纸负债累累,令彭翼仲绝望,曾登上海轮,蹈海自杀。此事连远在日本的周恩来也知道了,但彭翼仲没死成,被人救了。

  民国十年十一月,彭翼仲病故,享年58岁,归葬苏州尧峰山柴场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