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殖民史与印度的城市建筑 |【一双拖鞋走印度】

 新用户1662gBEO 2023-05-20 发布于江苏

这是2011年的旧文

那次用一个月环游了印度,写了20余篇旅行笔记在自己的博客上。至今常有人问及这段经历,我有时想找博客上的文章都比较麻烦,毕竟很久不用博客了。

故下决心把旧文逐篇重发于此,仍都是当年之所见、所闻、所感。

      关于印度,国人评价多负面,而亲往者寡,多道听也。尤其今国力强盛(余当年游历时中国尚无第二经济体之说),更有睨睥之意。

      这些旧文都是自己当年亲历,也算是提供他人了解这个重要邻国的信息吧。

——————————————————

      上下两图皆为孟买的维多利亚火车站,英国人建造,1887年建成,至今仍在使用,2004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孟买的著名景点。其宏伟和漂亮令人目光流连。

     印度有过漫长的被殖民历史。欧洲国家于15世纪末开始对印度殖民,先后有多个欧洲国家在印度分治。至19世纪,英国已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几乎整个印度。今天,欧洲人留下的建筑仍然是一道风景,这些建筑的集中地都是当年殖民者规划的街区,至今还是城市里最整洁漂亮的区域。

   (孟买大学钟楼)

  
       以我去过的城市为例,孟买除了维多利亚车站,还有数不清的英伦旧屋,大都集中在城市东南端,如高等法院、孟买大学、阿尔伯特博物馆等。有中国游客写道:“一路有许多非常漂亮的欧式古典建筑使人恍若置身于英国的某个城市。”

                           (孟买街头)
      加尔各答是印度另一个欧洲建筑留存众多的城市。当年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最大的殖民地是印度,而加尔各答又是印度首都,是英国人统治中心,所以有“第二伦敦”之称。当年的很多重要建筑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当地重要的政府机构办公楼。

     (加尔各答的英伦建筑经典---维多利亚纪念堂)

         (加尔各答的圣保罗大教堂  建于1874年)
 
       加尔各答的精华区域是英国人留下的,当年的规划至今不落伍,尤其是总督府威廉堡一带。能看出那个时代统治印度的英国人主要集中在这个区域生活工作休闲。

 (加尔各答迈丹公园一隅。迈丹公园占地辽阔、植被茂盛,系英国人当年规划建设。)
      再如南印度的科钦, 旧时葡萄牙人、荷兰人都统治过。今天其主要景区科钦堡依然以建筑遗存著称,游客也以欧美人居多。

      上为科钦最古老的欧洲建筑圣弗朗西斯教堂,建于1503年,曾经安葬过最早到达印度大陆的欧洲人达·伽马。后来他的遗体被运回祖国。而教堂至今健在。

                     (航海家达.伽马)
 
    
       1498年达·伽马首次成功航行至印度,他于喀拉拉邦的科泽科德上岸,并往果阿进发。其后葡萄牙曾一度操控了印度东西两边的几乎所有沿岸地区,并以果阿作为葡萄牙于东半球的首府。印度于1947年独立后,即要求把以果阿为主的葡属印度移交印度,但葡萄牙不答应。直到1974年葡萄牙才正式承认印度对果阿的主权。所以,今天果阿留有大量的殖民时期建筑,主要集中在旧果阿(Old Goa),也主要以教堂居多。

          (果阿 仁慈耶稣教堂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果阿  圣佛朗西斯教堂)

     在印度旅行中偶尔翻看电子书里的自带名著,看到《简·爱》中女主人公一度爱上的那个虔诚传教士立志到印度传教,可见当年欧洲传教士到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很多。欧洲的文明史和宗教密不可分,当初殖民者都是教徒,远涉重洋来到他乡,首先要盖的建筑就是教堂,既满足自己的心灵需求,也是殖民统治的需要。今天这些教堂都是很不错的文化遗产。

 (果阿  总督之门 当年葡萄牙的船员漂洋过海来到印度 都是经过此门进入果阿)

      果阿,帕纳吉的圣母玛丽亚教堂。找这个建筑时费了点事,最后一位当地人用摩托车把我送到地点。

     再过几天(12月12日),新德里将隆重纪念建城100周年。1911年12月12日,英王乔治五世宣布印度首都将由加尔各答迁至德里。100年过去了,新德里成了一座大城市,是印度日趋繁荣的经济的中心,居民多达1800万。法新社报道说:“ 在许多游客和当地人眼中,新德里宏伟的皇家建筑是印度美妙的风光之一,包括有340个房间的总统府,英国总督过去曾在此统治这个国家。”

       回想我在新德里从印度门沿国王大道走到最西端的总统府,确实是道路宽阔、建筑气派。英国人留下的建筑成了今日印度政府机构的主要地点。

     (新德里 昔日的英国总督府 今日的印度总统府)

 (新德里 印度门 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印度士兵而修建)

      行走在印度,时刻能感受到漫长的殖民史留给这个国家有形和无形的痕迹。像遍布各个城市的街心花园、街头雕像,都显示出这个国家的历史沧桑和人文气息。

                (大吉岭的英国人纪念牌)

                    (孟买的街心花园)

      法新社关于新德里建城100周年的报道中提到,许多英国游客对英国从前在印度的势力很感兴趣,还说印度当地人缺乏敌意的态度令他们印象深刻。我在阿姆利则火车站等车时和一个英国佬聊天,我说英国人当年的建筑很漂亮,这个英国佬自豪地笑道:“Yes Yes!” 

      中国也有一些西方建筑,今天成了倍受珍惜的城市名片,如上海、青岛、哈尔滨等。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不光修葺一新还搞了亮化工程,成了外资银行争相租用的宝地。印度就不行了,一是这样的楼房太多,二是没钱。所以很多洋建筑都很破旧,脏兮兮的。但是仔细看,细部装饰都较完好,小天使、小雕饰什么的都还在。

写于2011年11月

推荐欣赏:

在加尔各答当义工 |【一双拖鞋走印度】

D2:走完了东向段,明天一路南下|【滇越铁路徒步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