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颅骨正常变异—额骨内板增生症

 忘仔忘仔 2023-05-20 发布于山西

【概述】
额骨内板增生症(hyperostosis frontalis interna,HFI)又称Morgagni综合征及Stewart Morel综合征,是一种发生于额骨内板的异常增生性疾病。额骨内板增生症的病因可能与遗传或内分泌、骨质代谢异常及垂体功能不良有关
【临床与病理】
临床最常见表现为Morgagni综合征(头痛、肥胖、男性化以及多毛等),Stewart-Morel综合征(肥胖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迟钝、痴呆、抑郁、癔症),以及Troell-Junet综合征(肢端肥大、毒性甲状腺肿和糖尿病),但某些患者可以无任何明显临床表现。该病也被某些学者认为属于正常变异。
本病基本病理改变为新骨在内板逐渐沉积并进行性发展、延及板障,导致额骨内板肥厚和骨质增生。重要特征是双侧对称性骨质增生,病变主要发生在额骨或顶骨的鳞部,不累及中线部骨缝,板障和外板一般不受累。
【影像检查方法】
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意义,X线和CT检查更具代表性,可以诊断评估颅骨增生的程度、累及的范围等,其中,CT图像表现得更为直观,还可以进一步观察相邻脑组织的情况。MRI则对于邻近脑组织显示更有优势。
【影像表现】
1.X线
可以观察到增厚的额骨内板凹凸不平,呈现波浪状。
2.CT
平扫更直观,可见额骨内板均匀或不均匀增厚,厚度多为5~10mm,最厚可达20mm,不累及中线及骨缝,最常见于额骨,偶见于顶骨,同时有邻近额叶受压,蛛网膜下腔变窄等表现。根据CT图像上额骨内板增厚的形态及范围,将HFI分为对称增厚、不对称增厚、弥漫增厚三种类型(图13-2-17)。
3.MRI
可以更好地显示邻近脑叶的情况,重点观察邻近额叶脑实质受压以及邻近的蛛网膜下腔、脑沟变窄的情况等,但对颅骨及颅缝的情况显示不如CT清晰(图13-2-18)。
【诊断与鉴别诊断】

图片

图13-2-17 HFI的CT平扫骨窗

A、B.增厚的额骨内板凹凸不平,呈现波浪状

图片

图片

图13-2-18 HFI的MR平扫

A.横轴位T 1 WI;B.横轴位T 2 WI;C.矢状位T 2 WI,额骨内板不均匀增厚,凹凸不平,呈现波浪状

HFI临床上并不多见,因此,必须了解熟悉本病,工作中仔细观察骨窗以减少漏诊率。
鉴别诊断:①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主要侵犯外板,表现为外板不规则增厚,骨质呈磨玻璃样改变,有时可见囊性破坏区;
②Paget病,是一种慢性变形性骨营养不良症,早期主要累及颅骨外板,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向板障及内板蔓延,造成头颅进行性增大;
③颅骨骨瘤,表现为内板或外板的丘状骨性突起,与骨板相连,骨瘤骨质密度通常比HFI更高,且骨瘤较少双侧对称性发生;
④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钙化或骨化,通常都有外伤史,表现为梭形或新月形的高密度影,可以是完全钙化影或部分钙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