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关一中李研 || 生活需要孩子气——读《我们仨》有感

 一床书759 2023-05-21 发布于陕西
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不经意间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人越长大,越容易败给现实,而童心就是成年人对抗生活的一把利器,留一方净土,学习以烂漫心处事,才能收获命运更多的馈赠!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时,写下的《我们仨》,记录了他们一家三口历时63年的故事:“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这样轻易地失散了。”生离死别,悲欢苦乐,人间种种幸与不幸,重重抬起,又轻轻放下,而今我们借文字回首,品读他们一辈子的故事!
先生说:“因为爱,我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保住了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让他天性没有受到压迫,没有受到损失。”满腹经纶的钱钟书,生活技能却为“0”。先生在医院的那段日子,钟书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先生说:“不要紧,我会洗。”钟书奇怪地喃喃“墨水呀,墨水也能洗。”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说把台灯砸了,先生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因为钟书很相信先生说的“不要紧!”
读到这我不禁感叹,有一种爱情叫钱钟书与杨绛!此刻,让不由得想起我们那群孩子,陪着他们经历着从初一的稚嫩到初三的成熟,孩子只是孩子,会淘气,会犯错。《历史的温度》之人物篇不也写到:其实给爱因斯坦任何荣誉,都不过分,但一个问题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也会犯错误吗?答案是肯定的。爱因斯坦尚且如此,何况是那些孩子们?怀揣一颗“孩子气”的心,带着先生般的耐心和爱心,和他们一起成长,一起顺着确定的目标,走出迷茫,砥砺前行。
岁月轮回,增长的只是数字,让自己慢一点,再慢一点,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想问题,慢慢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困难。中考渐进,每次练兵结束,有报喜的,那喜悦溢出屏幕;有诉说辛酸的,自然更需真诚安抚,耐心指点,分析问题,讲求方法!一句“老师相信你!”传递给孩子的不只是勇气和力量,更是激活孩子内心“驱动力”的良药。 
因为有爱,我们彼此信任,时光轮转,从年轻走向中年,一年又一年的教师生涯,由衷感谢孩子们,让我能够充满“孩子气”。正是这团孩子气,让我无论何时遇到烦心事,只要走进教室,面向台下几十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就能只记欢喜不记忧。是啊,先生与钟书的是爱情,而我们与“孩子”的情比“初恋”还要美!因为初恋恋一个人,我们恋一群人!是孩子们,是他们给予 的“孩子气”,让我们的心永远年轻。还有什么能比比“年轻”更美呢?
岁月并不温柔,人间也非净土,愿你我都能童心永在,阅读不止,步履不停,用眼睛看世界,用读书看自己,“阅”读越精彩。愿你我都能用一颗童心去迎接、呵护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
作者简介:李研,本科学历,城关一中英语教师,喜欢文字,热爱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