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少阴病(阳虚发烧)

 道就是爱 2023-05-21 发布于北京

这张药方是《伤寒论》治少阴病的主方。南方人用药,喜寒凉而恶温热,医生都怕用附子。医学院校中的老师也都常告诫学生慎用附子,说附子大热大毒。因此,学生毕业后到社会上行医,视附子如蛇蝎。这药方中有附子,就很少有医生愿意使用。中医靠的是临床传授,老师临床不用,方子也就得不到继承,此真正的良方也就将失传了。

我的朋友娄医生,他妹夫有两个儿子。大儿子3岁时患发热,到医院治疗,白细胞升高,注射青霉素,仍不断攀升,不治而亡。没隔多久,次子患麻疹,愈后又发热,亦注射青霉素,热势不减,白细胞也同样不断升高。妹夫出差在外,妹妹没了主意。妹夫的叔叔是当地有名的儿科大夫,认为只能继续照此治疗,但未见一丝好转。患儿脸色苍白,精神委靡。娄医生认为这正是"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病",当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然而其妹夫的叔叔仍然认为白细胞升高是炎症,必须继续使用青霉素。娄医生则认为此病与大外甥的病几乎一样,再这样使用青霉素,必将危及生命。一般人都认为发热就是热症,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这样的热性药极其危险,但他却坚信此方必定有效。他又想,由于妹夫不在家,万一出了事故,将如何面对?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他将病情经过、治疗理由、方法,以及用药等都做了记录,服方一剂,精神好转,体温退,但白细胞未降,继续补气健脾调理而痊愈。他妹夫在外地闻信息赶回家后,不敢进门,害怕听到坏消息,以至好久不见家中有动静,才大着胆子进了门,听说已经痊愈,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放了下来。

少阴病叫阳虚表证。这样的症状临床并不很多,尤其是孩子。因为,一般都认为孩子称为纯阳之体,意思是孩子天天长大,靠的是他们的生长发育的机能。没有阳气,哪来的生发?所以,一般的中医治孩子的病,很少用热性药物。麻黄附子细辛汤全系纯阳性药,一般都不敢用。中医治病全靠经验,没有用到的方药,更是失误。现在用之,谁能想到却一剂而愈。它说明,仲景将热病分六经治疗,乃是标明生命的抗病层次。生命根据自己的抗病能力,安排抗病的层次。层次,有像是战场,敌人来侵犯,安排什么地方与它们作战,主动权在人体自己的生命。人有表、中、里3个层次,3个第二部分悟出道理:医生临床,是帮助病人策划打胜一场维护健康的战争

层次又可以阴阳分为表里两个战场,麻黄、附子、细辛,药性固然猛烈,但用得恰当,便可一剂而愈。说明不管疾病表现轻重如何,只要决定正确、得当,就可一战分胜负。(名医潘德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