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黔东南州国家级非遗项目之苗族蜡染技艺

 秘传水书 2023-05-21 发布于贵州

图片

苗族蜡染技艺

蜡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工艺之一,早在秦汉时期,苗族人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术,经过世代相传和不断的发展,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与艺术价值的古老民间艺术。

流传在黔东南的苗族蜡染技艺擅用蜂蜡作为防染剂,将蜂蜡加热熔化,用专门的蜡刀沾蜡在白布上进行各种苗族传统图案描绘,再把绘好的白布放入蓝靛液中浸染固色,将起着防染作用的蜂蜡加热、脱蜡、漂洗后形成蓝底白花的蜡染作品。

2006年5月,丹寨县申报的《苗族蜡染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名录。

黔东南苗族蜡染最具代表性的是丹寨、黄平、榕江的蜡染。丹寨的苗族蜡染别具一格,风格古朴、粗犷、奔放,纹样多为动植物的变形,图案既抽象又不失具象简约写意,色彩淡雅明丽,是苗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完善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苗族蜡染的一个重要流派。

丹寨苗族蜡染主要工具有蜡刀、染缸等,主要原料是自己纺织的土布和用自己栽种的蓝靛草等染料泡制成的蓝靛液。

丹寨苗族蜡染的制作,是用一种特制的蜡刀点蜡,以蜂蜡熔汁绘画于白布上,将描绘好的蜡画布投放到蓝靛染缸中,经过多次浸染固色后取出,用清水煮沸脱腊,即现出白色花纹,再漂洗干净,晒干。这样,古朴典雅、粗犷豪放、靓丽美观的一件件蜡染手工艺品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苗族蜡染整个制作工艺流程,最关键的一环是用蜂蜡热液绘制图案纹样。先将蜡置于小锅中,加热到摄氏60~70度时,蜂蜡熔化为液体。再用铜片制作成蜡染专用的蜡刀蘸蜡液,在白布上画出各种图案。这看似简单,但是,要画得好,并不容易。许多蜡染老师傅,由于经验丰富,可以直接用蜡刀在白布上画出惟妙惟肖的各种蜡染图案。然而,刚学蜡染画图的徒弟,则需要用铅笔在白布上先描好图案线条花纹,然后才用蜡刀顺着笔迹画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等到画腊手艺熟练了,才能直接在白布上用腊绘图。

苗族蜡染与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把蜡染布料缝制成各种款式的服饰,制作成各种生活用品,甚至加工成一件件蜡染艺术品。

苗族蜡染所画的图案花纹丰富多彩,但每个花纹都有其蕴含的意义。经历大规模迁徙历程的苗族,蜡染图案设计上充分凸显了对故土的深深留恋。他们用水涡纹象征故土的水乡,用马蹄纹代表回归的心绪,用蕨草纹暗喻粮食的缺乏,这些蕴含深意的图案装饰在小孩的肚兜上,装饰在新婚夫妇的喜被上,装饰在妇女的盛装上,装饰在过世老人的寿单上,让人们永远铭记遥远的过去和古老的故土,永远铭记苗族发展的轨迹。

苗族蜡染还有许多表现苗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意义的图纹。如蝴蝶纹、龙纹、鸟纹、鱼纹等。

姿态各异的蝴蝶图案是苗族蜡染的永恒主题,是苗族最美的蝴蝶妈妈。蝴蝶纹的形象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有的与自然界的蝴蝶一模一样,有的经过艺术加工,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如长着圆圆人脸的蝴蝶,长着鱼身的蝴蝶,非常新奇有趣。

龙纹千变万化,有鸟头蛇身、牛头鱼身、蜈蚣形等。在苗族蜡染艺人眼中,龙是一切最漂亮、最神气、最有本事、最富有的事物的象征总称,它与苗族祖先姜央及其他动物同为蝴蝶妈妈所生养,是守卫人的“神”,由各种动物、植物,甚至物什等的变形、综合,甚至共名而成,表现出与人、生灵的友好、平等、和谐,充满了生活化的乡土气息。

鸟纹是苗族蜡染重要的创作主题。纹样造型极为丰富大胆,有虫身鸟足、鸟头葫身、鸟翅生花、龙头鸟身、鸟头龙身等等。鸟纹含有祖先崇拜的意蕴,也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鱼纹的原始寓意是生殖,是生命力的象征,是多子的祈盼。鱼在苗族文化中,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内涵,鱼崇拜多出于对鱼强大的生殖能力的羡慕,对延续种族的迫切希望。

苗族蜡染艺术经过历史发展与沉淀,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既是古老艺术,又是现代艺术,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一株艺术之花。

内容来源: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