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方民居的砖檐装饰

 风行阁影像 2023-05-21 发布于浙江

传统建筑的美化与保护——北方民居的砖檐装饰

原创 徐振远 建筑技术杂志社 2022-11-08 18:03 发表于北京

图片

北方民居的砖檐装饰形态各异、花样繁多。以院门口以及正房地前后檐的砌筑最为精彩。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墙面砌筑的方式,在满足墙体防雨功能性要求的同时,也美化了立面墙体,装饰了整个房屋。在不同的地域间,处理方式不同,因而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表现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一些用工考究、保存较好的建筑,应引起重视,加强保护。

我国北方的传统民居建筑,其砖石砌筑的墙体,因建筑的不同,故有前檐、后檐、山檐的不同做法。仅以前檐墙体为例,因其是建筑的正里面,所以成为重点装饰部位。根据前檐是否带有走廊,前檐墙体的檐头构造也就有所不同。后檐、山檐也是如此。

现在,在我国北方的一些地区,仍存有相当部分的20世纪中期以来(甚至更早)青砖砌就的民居。这些民居,有的是起脊的坡屋顶,有的则是简单的平屋顶。有的山墙的檐部还有博风砖等。其墀头构造互有不同,尤其砖檐的砌筑,更是形态各异、花样繁多。

这些砖檐,以院门口以及正房(也就是北房)前后檐的砌筑最为精彩。依据这些层层挑出的不同出檐形式,可大略划分为叠涩檐、菱角檐、鸡嗉檐、抽屉檐、冰盘檐、复合檐等,现就上述常见的砖檐进行探讨。

一、叠涩檐

叠涩檐是具有叠涩性质,砖体砌法相同、层层突出,且达到三层以上的砖檐砌法。这种出檐的方式,所采用的青砖与墙体其他部位一致,因而最为常见。其的特点是:用砖单一,砌筑快捷,简单明了(图1)。

图片

(a)

图片

(b)

图1  叠涩檐示意

(a)叠涩檐一;(b)叠涩檐二

如图1(a)所示,为用青砖丁头砌筑的方式。大约每层出檐长度不大于青砖的厚度,一般砌筑3层。也有在首层或最

上一层砌筑2皮砖的,总之方式多样。

如图1(b)所示,为一种特殊的叠涩檐砌筑方式。首先采用卧砖在墙体上砌筑首层出檐,第二层为三角出檐:将卧砖水平转动45°出角,这样从地面向上看外露的部分为一等腰三角形,且其中底角(直角)正好为青砖的一角。两头拉线以取直,依次进行砌筑。然后,进行第三、四层檐的砌筑,最后进行盖板的砌筑。盖板的用砖,有的采用与墙体其他部分一致的青砖,有的采用方砖。

二、菱角檐

菱角檐只有三层出檐,第一层在墙体的挑出后,第二层进行露角斜砌,与叠涩檐的“等腰三角”出檐一样,将卧砖转动45°出角,外露等腰三角形,第三层有的用青砖丁式砌筑,也有采用方砖的。其特点为,直线与折线结合,折线之美较为突出(图2)。

图片

图2  菱角檐(来自《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二版 刘大可著)

三、鸡嗉檐

分3层挑出,第一层砌筑出檐,第二层采用经砍制、水磨等加工后,呈鸡胸状的青砖。实际上,这种砖型十分接近以青砖厚度为半径的1/4圆的凸弧形状。第二层的凸弧形下线与第一层青砖的上沿线重合。第三层采用青砖丁字砌筑,也有的采用方砖。其特点为直线与弧线结合,简洁美观(图3)。

图片

图3  鸡嗉檐(来自《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二版 刘大可著)

四、抽屉檐

抽屉檐,也是仅有3层挑檐。第一层外挑后,第二层采用丁字隔砖砌法,如同抽屉形状,上部的第三层挑砖,也采用青砖丁字砌筑,或方砖砌筑,较为简单。每层的出檐距离不等,第一、三层较小,约为砖厚的1/2;第二层的抽屉檐则出檐距离较大,但不大于砖长的1/2。其特点是,进出划一,朴素大方(图4)。

图片

图4  抽屉檐(来自《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二版 刘大可著)

五、冰盘檐

冰盘檐做法与以上4种相比,较为复杂。以“半混”“炉口”“枭”“靴头”“圆(连)珠混”等作为构件,青砖的加工也较费工费力。加工好后,依照所需的层数,按照一定的形状进行叠砌而成。冰盘檐的建筑层数、种类较多,可依据不同的砖檐构件,砌筑成4~8层,大约6种形式。其特点为出檐层数较多,青砖样式较杂,加工较为费力,装饰效果好(图5)。

图片

图5  冰盘檐之一(来自《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第二版刘大可著)

图6则是其中一种出檐形式,其为冰盘檐上部采用靴头作法砌筑的一种结构形式。房屋采用材砌成,先用一层约1.5倍砖厚的青石出檐,在此基础上进行砖檐的叠砌,结构合理,形式内敛而不张扬,靴头作法极像传统的木椽。这种出檐结合青色的滴子、勾头,异常壮观。目前,这种檐式保存极好的民居已经很少。

图片

图6  冰盘檐之二(河北某地民居屋檐)

六、复合叠檐式

实际上,我国北方农村、城镇一些现存的20世纪建造的砖石民居,其砖檐的砌造,远远不止以上几种砖檐形式。这些砖檐砌筑的复杂巧妙,往往是2种单一样式的不同组合,可以分为“斗栱—菱角复合式”、“ 抽屉—菱角复合式”、“斗栱—菱角复合式”等几种檐式,我们把它们统一称作“复合叠檐式”。其特点是,搭配自然随意,出檐层数多,出檐距离大(图7、8)。

图片

图7  复合叠檐式之一(河北某地居民屋檐)

图片

图8  复合叠檐式之二(河北某地居民屋檐)

6.1  斗栱—菱角复合式

图7是斗栱—菱角的结合,第一层进行少许的出檐后,第二至第四层在第一层出檐的基础上进行斗栱砌筑。第五至第七层进行菱角檐的叠砌。两图的区别在于,图7较之于图8的斗栱部分出檐距离较大,图8的斗栱之间相互连接。因而,图7的斗栱部分出檐显得更加玲珑,轻巧美观。

6.2  抽屉—菱角复合式

图9综合叠檐式之三 ,则是双层抽屉—菱角结合七层叠檐形式。第一至第五层是两层“抽屉檐”的叠砌,其上为“菱角檐”,但“菱角檐”的第一层砖与“抽屉檐”的上皮砖重合,整个叠檐显得富于变化。

图片

图9  复合叠檐式之三(河北某地民居屋檐)

6.3  斗栱—菱角复合式

图10、11则是密集的简略式斗栱相连,向上则是两层、三层直角砖外露的菱角形式。这类砖檐出檐幅度较大,有的出檐竟达到接近砖体长度的1.5倍。

图片

图10  复合叠檐式之四(河北某地民居屋檐)

图片

图11  复合叠檐式之五(河北某地民居屋檐)

当然,我国北方居民的砖檐形式还有许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我国传统民居的砖檐,由民间工匠垒砌而成,其装饰手法清新、质朴,样式多样,不拘一格。这些青砖屋檐,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有的甚至长达百年之久,流传到现在,表现出了民间工匠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慎密的构思技巧。是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载体,记录着历史、人文的痕迹,遗留着时代匠人的风华,也凝固着优秀的建筑文化,值得去珍视、爱护,更值得去研究、思考、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