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耐力运动介导的心肌重塑在时序和形式上的差异

 运动机能形态学 2023-05-22 发布于北京
耐力运动介导心肌重塑的时间进展

运动介导的“运动性心肌重塑”无疑能带来有益于健康的影响,但这种有益影响在运动过程中的发生时序机制,仍缺乏足够纵向研究支持。

探明短期的运动和长期的运动,在运动性心肌肥厚中,分别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将是我们进一步探讨,运动所引发的心血管适应机制的重要锚点。

Weiner等设计了一个时间跨度达39个月的研究,去挖掘潜藏在其背后的秘密。他们招募了大一年级的男性赛艇运动员,并在接下来的39个月中,对他们进行训练和追踪。测试心脏功能的时间点,定在开始训练的90天和再其后36个月(即研究结束时)这两个时间点,分别代表短期训练和长期维持性训练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在训练期间,受试者要求每周参与至少5天的训练,若这期间,如果间断训练的时间连续超过3天,则将该受试者排除在最终数据外
研究发现:
1. 在左心室质量上,相比于训练前,短期运动期间左心室质量增加,而在长期训练后,左心室的质量进一步增加。
不同的是,在短期运动期间左心室的质量增加,主要归功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增加,而在长期运动期间,这种效应逐渐转变为以心室壁的厚度增加为主
2. 在收缩功能上,与运动前相比,短期训练后,静息状态下每搏输出量会有较显著增加,长期训练后无进一步增加。

3. 而舒张功能通过早期峰值组织速度(Em)测量,在短期运动期间增加,并在长期运动后,持续稳定地升高。相反,舒张晚期组织速度(Am),在短期运动期间没有变化,但在长期运动后显著增加
4. 在左心室心尖扭转角度上,左心室心尖旋转和左心室扭转角度,在短期运动期间增加,然后在长期运动期间减少,在长期运动后的值与基线值相似。
综上可以看出:运动介导的心肌肥厚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上,其在形态和功能上的表现是不同的;这种时间序列对我们进一步的了解运动性心肌肥厚的机制,有着十分主要的意义。
研究者认为:在①短期的运动训练期间,心肌肥厚主要是由于心脏形态学上的变化,如左心室容积的扩张及心功能的提高所介导;而在长期的运动训练后,心肌肥厚则主要归功于心肌细胞的肥大,如左心室壁厚度的增加等。
不同形式耐力运动介导的心肌重塑
耐力运动所介导的运动性心肌重塑,除了具备显著的时间序列特征外,其往往还会更具不同的运动形式,而发展为不同的适应结果。
具体而言,我们知道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会引发心脏的不同的生理学适应,但在一些特殊的运动中如赛艇,其往往对力量和耐力都具备较高的要求,其运动形式虽然被认定为耐力运动,但却夹杂着力量训练的影子
那么,对于这些介于力量和耐力之间的运动形式,其所引发的心脏生理性肥厚,与常规意义上的耐力运动(如跑步)有何不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Wasfy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他们分别招募了40名长跑运动员和赛艇运动员,对他们进行了为其3个月的专项训练后,对受试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判。
结果发现:
1. 两组(长跑组和赛艇组)都表现出左心室和右心室扩张,这一发现支持了先前的观察结果。
2. 然而,赛艇运动员的左心室扩张,伴随着较厚的左心室壁,和较高的左心室质量;跑步者的左心室扩张,伴随着相对较薄的左心室壁,和较低的左心室重量
这表明,耐力运动引起的心脏重塑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同运动项目的影响,如赛艇-这种对力量要求较高的运动形式,存在耐力运动所介导的心肌生理性肥厚形式,同样存在一定的力量训练所诱导的生理变化。
这提示我们: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对于心肌重塑的影响,可能并不是完全对抗的,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辅相成

综上,耐力运动诱导的生理性心肌肥厚,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上,存在不同的表现,并且这种生理适应,可能能够与力量训练所介导的生理适应同时存在。

参考文献:
1. J Am Soc Echocardiogr. 2015;28(12):1434-1440.
2. 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15;8(12):e003651.
3.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15;8(12):e004277.
4.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10;3(10):1001-100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