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4讲:什么样的“风水”影响最大?

 悠易学堂 2023-05-22 发布于北京

各位同学,大家好,这节课开始,我们要进入一个对风水学进行刨根问底的一个剖析了。风水,研究的对象是环境,可以理解为一个空间,比如我要研究你的阳宅内局风水,那就把你的房子看成一个整体,你这个房子里有一些能看见的物质,比如说你的床,你的电视柜,你的沙发,你的一个茶几,这些能看到的物质,还有一些看不到的能量,你看到的所有物质,都会向外辐射电磁波,当然你看不见的电磁波也存在在这个房子里,比如你的家里空间中还存在着WiFi能量波,存在着电台的能量波,空气中还有很多以风的形式存在着的能量波,那这些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你家的风水。那是有形的物质构成的风水对我们影响大,还是无形的能量对我们影响大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那些有形的物质是怎么来的?物质可以被我们看到、听到、摸到、尝到、闻到。一个外界的声音频率和我们人耳内负责处理声音的毛细胞固有的频率相同的时候,这种声波会因为共振的原因被放大,人耳会将这种声音处理更容易被大脑识别的神经信号,大脑这个时候就知道了,自然界中有声音。收音机收音也是这个原理,只要你设定好的收音机频率,和发射这个声波的信号台设置的频率一样,同频共振,你要听的声音就出来了,看不见摸不着的能量波就被显化成一首歌曲,一个音频的象,进入到你的耳朵了,其实这个声波一直都存在空间里,你什么时候听到,取决于你的收音机什么时候开启到正确的频率上。


人也是一个宇宙能量的接收器,就是一个复杂版的收音机,人耳朵是收音频的,眼睛是收视频的,嘴巴是尝味道的,鼻子是闻味道的, 身体负责感知触觉的,比收音机复杂点,但是不多。当宇宙中的能量和我们视觉的频率波段一样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和我们听觉频率波段一样的时候,我们就能听到,当鼻子和味道分子的振动频率一样的时候我们就能闻到,依次类推,我们认为的存在,实际上只是我们身体这个接收器能识别的信号,能解码出来的信息,在现代科学中,把这个象叫物质,佛教里说,色即时空,空既是色,什么意思呢?色就是能被我们的感官识别出来的频率波段,你以为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能看到听到摸到感觉到,实际上只是我们的身体可能被高维能量,或者高生物设置了结界,只能听到看到摸到特定频率的波段,只有符合我们身体这个接收器固有的频率的时候,我们认为那是一种真实的存在,一种真实的物质,当外界能量不在预设的这个波段里,我们仿佛就觉得那里什么都没有,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外界能量调频到和我们预设的能量一样的时候,空就会变成色,而当外界能量频率不在我们的接收范围内的时候,好像色又变成了空。


大家都知道,猫的可见光谱,是比人类要长一些的,也就是有些频率波段,人类看不见,猫能看见,所以有时候夜里你家猫不正常的乱叫,猫都站起来了,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这就是猫能接收到那个频率的实像,你看不到,对于你来说,色,变成了空,存在变成了虚无,在猫咪世界里的物质,在你这里就是看不见的能量。所以佛家说色即是空,空既是色,色和空会随着接收器的不同而发生转变,实际上空间中那些能量波一直存在着,佛说空,老子说”无”,道德经的全篇,也一直在贯穿着“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原文有一句说“有无相生”,有是无的特殊存在状态,无中可以生有,有也最终会化为无。


其实在我们的空间中,能量波的形式有无穷种,有和无的决定性因素,在于你接收这个能量波的机器的频率。这个图显示的是我们肉眼能看见的可见光占整体人类已经探索到的电磁波家族的百分比,是非常狭小的一个范围,所以有和无只是相对的概念,据推测,我们已知的各种能量形式只占总体能量的百分之4,也就是空间中绝大部分的能量波,人类都无法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识别和观测,现代科学也叫也叫这些能量为暗物质,当我们在谈话的时候,当你在屏幕前听课的时候,就有成吨的暗物质从我们的身体穿越,只是我们无法察觉罢了,也许我们和UFO外星人之类的就生存在同一空间里,那些我们认为鬼怪的灵体也许也在同一空间里,只不过我们维度不同相互不打扰罢了。


所以探测不到的能量波,要比能探测到的多的多,能量也大的多,所以我们在研究风水的时候,不要只抓着那些能看到的东西不放,那些看不到的东西,能量是更强大的,能力是更强大的,影响也是更大的。看见看不见,感受的到和感受不到,取决于人这个接收器的限制,那些能量一直存在着,也一直在影响着你。我认为人不是进化而来的,人也许是高维生物创造出来的,在创造我们的时候,给我们的肉身上锁了,上的这个锁,就是给我们的五感设定了可以接收的频率,但是有一个没有上锁,就是我们的心产生的感觉,这个是没有上锁的,但这个也是要我们自身去修行的一个最大的课题,你的心的频率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修行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的,这也是我们风水学的一个重要的关窍,我们后面的课程还会接着剖析,下节课程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