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力旺盛的鸭跖草,又称“除湿草”,用途真不少!

 茂林之家 2023-05-22 发布于湖南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廖础欣


外观形状

性味与归经

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用于感冒发热,热病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

效用分析

鸭跖草性寒清热,清热泻火力强,既可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又可用于热入气分,高热烦渴。鸭拓草又有良好的清热泻火,解毒利咽之功,可用于热毒咽喉肿痛,痈肿疔毒。《日华子本草》言其“下水气湿痹,利小便”,故其甘淡渗利,性寒清热之性,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清热通淋,故又可用于水肿尿少及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

配伍应用

01 鸭跖草配金银花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咽;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两药伍用,清热泻火解毒之效增加,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身热头痛,咽痛口渴。

02 鸭跖草配石膏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咽;石膏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两药伍用,既能增强清热泻火之效,又能除烦止渴,适用于温热病热入气分,高热烦渴

3.鸭跖草配白茅根

鸭跖草功能利水消肿,清热通淋;白茅根功能清热利水,导热下行。两药伍用,利水渗湿,清热通淋之功增强,适用于湿热水肿尿少,热淋涩痛。

鉴别应用

鸭跖草与淡竹叶

两者均属清热泻火药,具有清热利尿之功,均治外感热病、热淋尿赤。然鸭跖草长于清热泻火,解毒消肿,多用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及疮伤肿痛。淡竹叶长于清心除烦,清热利尿,多用治热病心烦、口疮尿赤。

本草摘要

01、《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疔肿,肉癥滞涩,小儿丹毒,发热狂痛,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02、《日华子本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

03、《本草品汇精要》“祛热毒,消痈疽。”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刘锐锋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