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尤合组二仙汤

 中医闫大夫 2023-05-22 发布于山东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41)

医友互相问诊,乃良好风气,不仅交流经验、密切关系,尚可促进学术发展。清末大麻金子久患黄疸,自治不效,就诊于丁甘仁,丁氏亦感棘手,劝其回家静养,旬日而没,甘仁先生之子叹称“失一明星”。反之,由于门派、业务,同道之间争名夺利、吹谤上下的恶风也常存在。兄弟阋于墙,都被外界笑,故所有岐黄家都宜牢记这方面教训,维护神州医术,发展宏图大业,团结一致才有保障
据民国报刊记载历史传说,徐灵胎同尤怡友谊甚笃,徐氏赞扬尤在泾隐居民间,虚怀若谷,和当时苏州叶、薛诸家均有交往,无门户之见,很少月旦人物、飞短流长,够得上德艺双馨。与灵胎调理风寒咳嗽,共拟一方,有炙麻黄6克、杏仁9克、桔梗6克、紫菀6克、半夏6克、干姜6克、细辛6克、五味子9克、甘草6克,后人尊为二仙汤。老朽临床不断应用,属《伤寒论》体系,普遍见效。
小郎中按:张老在本文中提到了中医同行间应该惺惺相惜,相互交流经验,有疾病也可互相问诊,不可相互轻视,甚至相互诋毁,对医学本身对医生自身都无益处。历史上也有这种现象,因为各自医学观点的不同或者冲突而相互倾轧者有之,也有医生治病囿于自身思维局限无法自治,而被其它医家治愈的故事。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和张元素的故事就说明了医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问诊对医学和自身健康都有帮助。有一次刘完素身患疾病,自己治了几次没有治好,张元素听说后前去探望,一开始刘完素还不愿意接见他,因哪时刘完素已经成名,且年长于张元素,因此对他多有轻视,但是张元素也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得知刘完素没有治好自己的病,因此强烈要求要给他看病,最后煎药请刘完素服用。最终刘完素被张元素治愈,从此两人成为挚友,相互交流经验,都成为金元医家中响当当的人物。正如张老在文中提及,千万不可因为名利的因素害了自己害了别人也伤害了整个中医界,切忌切记!!!
文中还提到了一个丁甘仁为金子久治病的故事,丁甘仁尽力解救但也没有治好金之久的病,甚为惋惜,在《丁甘仁医案》中对此事有记载。操烦郁虑,心脾两伤(因金子久当时已是清末民初的著名医家,求诊求治者众多,其中也不乏达官贵人,在当时甚至在现代环境下为这些人看病劳心劳神啊)。火用不宣脾阳困顿。胃中所入水谷,不生精微,而化为湿浊,着于募原,溢于肌肤,以致一身尽黄,色晦而暗。纳少神疲,便溏如白浆之状。起自仲夏,至中秋后,脐腹膨胀,腿足木肿,步履艰难。乃土德日衰,肝木来侮,浊阴凝聚,水湿下注,阳气不到之处,即水湿凝聚之所。症情滋蔓蔓难图也,鄙见浅陋,恐不胜任。掘拟助阳驱阴,运脾逐湿,是否有当,尚希教正方:“熟附块钱半,连皮苓四钱,西茵陈钱半,淡干姜八分,陈广皮一钱,胡芦巴钱半,米炒于术二钱,大腹皮二钱,大砂仁八分、研,清炙草五分,炒补骨脂钱半,陈葫芦瓢四钱,金液丹二钱,吞服。”从医案记录来看,当时金子久已经是脾肾阳虚,湿浊壅盛,肝木克伐脾土之证,用茵陈术附汤应是对证之方。不过从案中丁甘仁的态度来看自己把握也不大“鄙见浅陋,恐不胜任”认为自己也难以治好金子久的重病了。确实如此,丁甘仁前后一共治了五次,都未见起色。后来就直接告诉他:“症属不治,请先生早日回府静养”。回去以后,过了十来天就过世了。从案中所描述的症状看,金子久应该是肝硬化肝癌性或者胆管癌性黄疸腹水到后期的表现,因此丁甘仁也无力回天了,但是丁甘仁也尽其最大努力为金子久先生救治了,未能挽回金先生性命,实属可惜。名医都太过劳累了,自己身体有时也疏于管理,最后成为重病,无法挽回。
这个事后来还被近代经方家曹颖甫先生拿来评说,他在其著作《金匮发微》的黄疸篇提到“昔金子久患此证(黄疸),自服茵陈蒿汤不愈,乃就诊于丁君甘仁,授以附子汤加茵陈,但熟附仅用钱半,服二剂不效,乃仍用茵陈蒿汤,以至脾气虚寒、大便色白而死,为可惜也。但金本时医,即授以大剂四逆汤,彼亦终不敢服,则是有方与无方同,有药与无药同。经方见畏于世若此,可慨夫!”在曹颖甫先生看来是丁甘仁用药太过保守了,金子久先生已是脾肾阳气大衰,应该重用附子类的温阳药,而丁甘仁先生仅用钱半,因此无力回天。关于这个问题小郎中认为曹颖甫先生说的有道理,“重剂起沉疴”,对于一些危急重症该用大剂量一定要用大剂量,这样才能治好病。但是对于在当时医疗条件下,无法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只用中医辨证可能能维持一段更长的时间,至于能否完全治好金先生的病还未可知,毕竟针对癌性的黄疸和腹水单纯用中医完全治愈的还很少见,能减轻症状维持患者更长的生命时间就是一种最大的成功。单纯从曹颖甫先生的评价来看,任何医家包括非常有名气的医家,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思维和认知都有一定的局限,都有自身认知的盲区,因此谦虚谨慎、不断学习才是一个医生应该终生保持的良好习惯。
文后张老提到了徐灵胎同尤怡友谊甚笃,交往密切,两人创制一首治疗风寒咳嗽的名方,从方中药物组成看,可以看成是小青龙汤的变方,也可以看成是射干麻黄汤的变方。可以针对外有风寒郁表,内有饮邪犯肺之证。其方证要点应是:咳嗽,咳喘,咽痛,咽部不红,白痰,清稀量多,遇风寒加重,舌淡红苔白水滑,脉弦滑紧或沉弦滑。这首方在临证中治疗对证之咳嗽非常有效。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