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才是现有的武汉四大标志性园林建筑亭、台、楼、阁中的代表

 张问骅 2023-05-22 发布于甘肃

上图:武汉东湖风景区东湖湖心小岛上的“行吟阁”,为纪念楚大夫屈原在东湖畔“泽畔行吟”而建。

武汉是一座天生的山水园林城市,辖区内天然拥有447座山峦与166个湖泊,目前又正在奋力打造“千园(公园)之城”,而且还要从现如今的国家园林城市冲向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跃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上去。武汉作为一个老牌的国家园林城市,整座城市拥有宫、殿、楼、阁、桥、斋、亭、廊、厅、榭、舫、台等各种园林建筑近万个,而这些园林建筑类别中最常见最普及的亭、台、楼、阁在武汉的各类公园里也是最普及最多的存在,它们在承载武汉园林城市建设发展历史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传承武汉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与建筑风格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从武汉的亭、台、楼、阁这四类常见的中国园林建筑中各挑选出一个代表,介绍一下它们的历史渊源与建造故事。

图片

上图:位于武汉市黄陂区鲁台山的“双凤亭”,为纪念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兄弟而建,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程颢和程颐俩兄弟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的鲁台山,曾任国子监教授和崇政殿说书等职。相传程颢和程颐俩兄弟出生时,黄陂县尉程珦之妻候氏在县城草庙巷程乡坊夜梦双凤投怀,后生二子,而取名程颢、程颐。这兄弟俩人同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皆以“理”或“道”作为全部学说的基础,认为“理”是先于万物的“天理”,“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万事皆出于理”,“有理则有气”。现行社会秩序为天理所定,遵循它便合天理,否则是逆天理。北宋时,黄陂知县为纪念二程夫子,于南宋理宗淳佑年间,取程母“双凤投怀”之兆,合双凤齐飞之意,将鲁台山原有的一“清远亭”改名为“双凤亭”。目前,以“双凤亭”为中心的鲁台山已经建成了“二程公园”,成为武汉市民与游客们追寻先贤历史文化足迹的游览胜地。

图片

上图:位于武汉市汉阳区汉江与月湖之滨的琴台,它包括古琴台游览区与琴台大剧院体验区两大部分。

武汉目前有5处叫“台”的比较知名的园林建筑,它们分别是琴台、放鹰台、楚天台、郊天台与楚望台。这5台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意义的当然是“千古琴台觅知音”的“古琴台”了。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于现今的武汉汉阳汉江畔偶遇当地樵夫钟子期,钟子期被俞伯牙优美的琴音吸引了过来,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随声附和说:“好好,高高的样子像大山”,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好,水势浩大的样子像江河”。从此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会。但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逝,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这个故事被收录在《警世通言》中,武汉的琴台始建于北宋,是中国音乐文化古迹,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图片

上图: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长江之滨蛇山之上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它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武汉叫“楼”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不多,除了闻名天下的黄鹤楼,在东湖之滨还有座“长天楼”,是为纪念楚大夫屈原曾经在东湖之滨“泽畔行吟”而建造,因为“长天楼”是解放后为了建设东湖风景区而建造的,时间太短没有历史文化进行支撑,故不被文人骚客们接受,所以至今“门可罗雀”而非常冷清,只剩黄鹤楼在武汉“楼”群景点里“一花独放”,所以“鹤立楼群”,名扬天下。作为长江之滨的黄鹤楼,自从唐朝的崔颢、李白与宋朝的苏东坡等顶级文人墨客打卡黄鹤楼留下众多脍炙人口的赞美诗句后,黄鹤楼一直都在中国顶级历史文化的园林建筑景点浪尖上飘扬。目前的黄鹤楼为武汉的地标建筑,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被建设部列为国家重点公园,它既是武汉城市的骄傲,也是武汉一张惊艳世界的靓丽名片。

图片

上图:位于武汉市汉阳区长江之滨龟山脚下禹功矶上的晴川阁。晴川阁有“三楚胜境”之美誉,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

晴川阁占住了武汉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武汉“城心”之处。晴川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薛禹稷行宫(禹王庙)时增建的,有“三楚胜境”之美誉,又被世称“楚天第一楼”。晴川阁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它在建筑风格上充分体现了楚人“依山就势筑台、台上建造楼阁”的雄奇风貌,整个建筑风格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目前的晴川阁景区,除了主楼晴川阁外,还有禹稷行宫(禹王庙)与三国吴魏相争时在此处设置的重要军事要塞铁门关,它是武汉三镇最早的军事关隘。现在的晴川阁景区内不仅有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可以游览欣赏,还可以登上观景长廊,欣赏万里长江上龟山蛇山对峙以及武汉长江大桥、长江对岸的黄鹤楼以及武汉两江四岸所以的自然与人文风光。最重要的一点,晴川阁所有的景点游览都是免费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