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肾关系的再梳理——具体应用

 昵称65820384 2023-05-22 发布于河南

我硕士研究生论文写的就是基于脾肾关系论治少弱精子症,所以当年是做了很多的研究的。当年也随手写了好几篇小杂文《补肾不如补脾———脾肾相关的渊源》、《补脾不如补肾———脾肾相关的争鸣》、《事物的两面性——脾肾相关》。当年的研究结果是什么呢?比较惊人,就是业界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大家公认的关系。只有一些小部分共识和一些模糊的联系。这就是中医难学的原因之一,搞了半天没有统一答案,你也不知道自己学的对错。不利于继承,不利于掌握,比较尴尬。

图片

今年本院护理部请我给护士姐妹们再讲讲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的藏象学说,于是又梳理了一遍藏象学说部分,这多年的临床实践,自然对这部分的理解要更为深刻一些,不会局限于教科书,甚于穿插着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去认识。

图片

比如我从我的角度,谈了肝主疏泄的一个物质基础,就是肝脏持续分泌产生胆汁、并且排泄胆汁。图片

中医介绍的脾胃升降&肝肺升降,到底哪个是枢纽,哪个主升降,我谈了谈我的看法和理解。

图片

尴尬的是我发现,我要谈的,跟大家想听的不是一个意思,她们大部分没学过中医,大部分想了解一下中医的这些概念,各自代表什么意思。结果我想给她们传达的是中医这些概念和理念的内涵,以及换个视角看问题的收获。没有第一步基础,就给人家谈第二步的深层次理解了,结果效果可想而知。

不过不要紧,公共号的粉丝,普遍是有基础的,可以在这里给大家分享。

图片

话题扯远了,今天要谈的是脾肾关系。这个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关注的比较多的点。脾肾关系为先后天关系,吴雄志老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先后天关系为【激素与消化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皮质激素能促进消化,性激素也能促进消化,小剂量的皮质激素是能开胃的,大剂量的皮质激素是败胃的。这个是临床总结出来的,对于一些发热的病人,我们偶而用5毫克地塞米松静滴以后,患者普遍食欲大增。

我们常见的一个男性老年病——前列腺癌,中国很多人发现就是晚期:

图片

图片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的基础治疗就是雄激素剥夺,所谓的雄激素剥夺就是打针吃药让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下降到很低很低的水平。因为绝大部分前列腺癌的癌细胞是激素相关的,就是依赖雄激素生长的。

问题是雄激素作用很多,雄激素被强行剥夺以后,带来的问题也很多,我的PPT中没有列举的是,雄激素剥夺以后的胃肠道反应和食欲下降。这就是因为雄激素能促进消化,强行剥夺了雄激素以后,消化能力就要下降了。以前我们给前列腺癌的患者用诺雷德联合比卡鲁胺,或者达菲林联合比卡鲁胺,阻断雄激素,绝大部分都能起到好作用,近几年阿比特龙上市,可以降雄激素的水平降到更低,抗肿瘤效果更好,但是雄激素不是没有作用的激素呀,雄激素被降到更低以后的副作用也是显著增加,最显著的就是不想吃饭。于是我们经常碰到这样情况,雄激素是降低下来了,肿瘤是压制住了,但是人不想吃饭,电解质紊乱,肝肾衰竭死了。

中国知网搜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癌,或者中医治疗前列腺癌,普遍介绍的经验就是要慎用补肾药,尤其是壮阳药。因为这类药物有类激素样作用,能够刺激肿瘤生长。

图片

大部分介绍的都是用健脾益气药物配伍一些现代研究有抗肿瘤作用的草药。这两年我基本已经不认同这种看法了。

图片

正如今年看到的好书明梁先生写的《中医修习录》介绍的明先生的正邪观:明先生讲到,正邪关系本是一体,是事物的阴阳两面,面对敌人认识敌人,是正气自强的必经之路。病邪是人体正气的侧面体现,如镜应物,守正即是守邪,脱离了人体生理讨论病邪,没有任何意义。——(中医修习录(三),第1章邪胜正一体常变)

明先生讲的是太好了,正邪本就难分,扶正其实就是扶邪,攻邪也攻正。所以我现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癌,也会用补肾药,而且基本都要用补肾药,这类病人往往用我以前总结的脾四味(参、芪、术、草)是不行的。并不能很好的改善食欲,这类病人要补肾,是肾虚,补火暖土。

所以吴雄志老师给的这个激素与消化系统的视角,也是一个很好的视角,对于临床应用非常关键。

就是对于脾胃功能弱的患者,普通的健脾消食效果不佳之时,补肾就是必由之路了。要进一步细说的是,健脾和消食是两个方法,健脾往往作用在于脾,在于运化,是人体将胃磨碎的食糜进一步分解代谢,作用的靶点往往在大小肠。消食往往是作用在胃,帮助胃进一步磨碎食物。

张锡纯认为胃火根于心火,脾阳根于肾阳,这也是很有意义的,也就是说胃动力不是肾主导的,胃动力主要是心火支配的。这也是符合临床实际的。临床很多心脏不好的人,基本是胃动力也不行,就是吃东西容易胀,不消化。比如做心电图,心动过缓的,往往胃运动也不行。反过来看也对,临床上胃做过手术的,胃癌切除胃的,或者部分切除的,基本也没有心脏正常的,互相影响,互相拖累。

图片

长期熬夜的,心火虚亢,必然也带来胃火的上炎虚亢,出现胃痛。

所以要分清楚消化不好是胃的问题,还是脾的问题,是胃的问题可以从心肝入手,是脾的问题,可以从肾多一些。

给个本人的临床案例:

我的同学(女,约30岁,名校高材生),体弱较瘦,婚后难孕,自然流产1次,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体质太差,所以怀孕很难,想着先调理脾胃,让身体强壮起来,再行备孕。于是找到我,让我推荐专家治疗。我推荐了两位知名专家,结果号约不上,于是退而求其次,推荐了另外一位我觉得还不错的老师,实习时候看他处方用药,小而精,颇具特色,口碑也是不错的。

图片

结果吃了两次14剂,老同学感慨,效果不佳,跑了的还累,问我能不能治疗,找我治治就算了。

图片

我其实一开始就觉得自己能治疗,我研究脾胃也好多年了,但是人家让我推荐专家,我就推荐专家,自己不主动揽活了。现在她让我治疗,我就给她拟方了。

图片

其实跟他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我用了很多补肾药(枸杞、巴戟天、仙灵脾、益智仁、菟丝子),老同学总感觉凉,冰凉感,前人已经用了干姜、吴茱萸这种温胃的药解决不了问题,说明火衰的层次比较肾,在肾不在脾胃。

图片

图片

吃了三个多月,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次年顺利怀孕,娃都一岁多喽现在,说好的送我锦旗,请我吃饭,也没有声音了,哈哈。

结语:中医脏腑之间是存在着紧密的相互联系的,激素视角仅仅是其中一个视角,有助于我们去理解他们的关系,但是他们的关系绝对不是单纯的激素联系。这是中医复杂、难以掌握之处,也是他的魅力所在。能够摒弃非黑即白的视角去看待平时碰到问题,才能算是入门了。

愿所谈所想能够帮到大家。

既往文章:

袖珍杂谈||以哪个为中心的问题

特异性表现与非特异性表现——看舌不能主导治疗

外感、内伤——不一样的起点、不一样的治法

病毒性感染者的咽痛

再谈肝的舌象表现

对于感染了新冠,我个人的一点建议

博主理念:对于一心想要从事中医的来说,掌握原理,远比掌握一方一药要重要的多,对于中医爱好者来说,避免误区比吃很多药都重要。欢迎加入博主的知识星球。

注:文章中所用ppt截图和照片均为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