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荡四百年修订版(480)开门营业(附音频)

 沉映香 2023-05-22 发布于湖北
点击此处,边看边听
随着北周内部的反对势力被逐渐消灭,杨坚加紧了改朝换代的步伐。
公元580年九月初十,在杨坚的授意下,宇文阐废皇后司马氏为庶人。
九月二十八,宇文阐以杨坚的长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辖北齐故地。九月三十,又以杨坚为大丞相,废除左、右丞相的官职。
十月,杨坚诛杀陈王宇文纯以及他的儿子。
十二月十三,宇文阐以杨坚为相国,总百揆,免去都督中外、大冢宰的称号,进爵为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特许赞拜不名,备九锡之礼。
按照惯例,杨坚只接受了随王和十郡的封地,九锡之礼暂时推辞。
十二月二十,杨坚又诛杀了代王宇文达、腾王宇文逌以及他们的儿子。
公元581年二月初四,杨坚正式接受相国、总百揆的职务和九锡之礼,并建立隋国台省、设置官吏。
二月初六,宇文阐又下诏进封隋王妃独孤氏为王后,隋王世子杨勇为太子。
不久,开府仪同三司庾季才劝说杨坚在本月甲子日应天受命,太傅李穆、开府仪同大将军卢贲也向杨坚劝进。于是,宇文阐下诏让位,迁居别宫。
二月十四,宇文阐命兼太傅杞公宇文椿捧着册书,大宗伯赵煚(音同冏)捧着玺印,禅位于杨坚。杨坚戴着远游冠接受册书和御玺,又改戴白纱帽穿上黄袍进入临光殿,再戴上冠冕穿上衮服,正式登基称帝。
至此,立国只有二十四年的北周关门歇业,隋朝登上历史舞台。
称帝后,隋文帝下令大赦天下,改元开皇,并命有关官员捧着册书前往南郊祭天,将禅位之事禀告上天,又派小冢宰元孝矩代替杨勇镇守洛阳。
元孝矩是北魏宗室之后,拓跋晃的玄孙,因女儿是杨勇的妃子才得到重用。
少内史崔仲方劝说杨坚废除北周建立的六官制度,恢复汉、魏旧制,杨坚听从了他的建议。
于是,隋朝设置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分别执掌各类政务;又设置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爵,用来酬劳将帅;设置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用来加封文武大臣;还将侍中改称纳言,以相国司马高熲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相国司录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国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
二月十五,杨坚追尊杨忠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皇妣吕氏为元明皇后。二月十六,又诏令修建祖庙社庙,册立独孤氏为皇后,杨勇为皇太子。
二月十九,封宇文阐为介公,原北周宗室诸王一律降爵为公。
当初,刘昉和郑译假传宇文赟诏命引杨坚辅政,杨皇后虽然没有参预谋划,却因为宇文阐年幼,恐怕大权落入别族之手,听说杨坚辅政非常高兴。
后来,杨皇后觉察到父亲怀有异图,密谋篡权,心中愤愤不平,溢于言表,等到宇文阐禅位于杨坚,杨皇后更加愤怒。
杨坚觉得很对不起女儿,将其改封为乐平公主。过了一段时间,杨坚又想作主将女儿改嫁,乐平公主誓死不从,杨坚只好作罢。
原北周上柱国窦毅的女儿得知杨坚接受禅让后,气愤得扑倒在殿阶下,捶胸叹息道:“恨我不是个男子,不能拯救舅家于患难之中!”
窦毅和夫人急忙捂住她的嘴道:“你不要乱说,会招致灭族之祸!”因为这件事,窦毅对她另眼相看,精心挑选夫婿,最终将其嫁给了唐公李渊。
李渊是西魏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论家世,陇西李氏不输弘农杨氏。
虞庆则劝说杨坚将宇文氏斩尽杀绝,高熲和邗(音同韩)公杨惠虽然不以为然,却不敢公然反对,也违心赞成,只有李德林苦苦争辩,坚决反对,杨坚勃然变色道:“你只是一介书生,不值得和你讨论此事!”
于是,宇文泰的孙子谯公宇文乾晖、冀公宇文绚,宇文觉的儿子纪公宇文湜(音同时),宇文毓的儿子公酆(音同封)宇文贞、宋公宇文实,宇文邕的儿子汉公宇文赞、秦公宇文贽、曹公宇文允、道公宇文充、蔡公宇文兑、荆公宇文元,宇文赟的儿子莱公宇文衍、郢公宇文术全都被处死。
因为这件事,李德林的官职再也没有升迁过,可见杨坚心眼儿也不大。
将宇文氏屠杀殆尽后,杨坚开始大封子弟,皇弟邵公杨慧为滕王、安公杨爽为卫王,皇子雁门公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秀为越王,杨谅为汉王。
并州总管李穆在杨坚上位过程中居功至伟,杨坚对他的礼遇也无人能比,亲自下诏道:“您素有德望,又是家父的同辈好友。您劝我顺天受命的来函,我不敢违背,已经于本月十三恭承天命,登上帝位。”
不久,李穆自并州入朝,杨坚将其任命为太师,特许他赞拜不名,李穆的子孙即使还在襁褓中也一律授予仪同三司。因此,李穆一门手持牙笏身居官位者多达一百余人,贵盛无比。
当然,李穆也非常识趣,立马上表请求辞职归养,杨坚下诏道:“姜太公以百岁高龄辅佐周文王、武王成就王业,张苍以白发老人担任汉文帝的丞相,高才伟人佐命当世,不能拘泥于常礼。”以李穆年事已高,特许可以不参与朝会,遇有军国大事,派人到府上去征询他的意见。
美阳公苏威是苏绰之子,少年时即享有美名,宇文护强行将女儿嫁给他。苏威见宇文护专制朝廷,担心他一旦失势将会牵连自己,于是隐居山寺,以读书自娱。宇文邕听说他的贤能,以他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又任为稍伯下大夫,苏威都称病不受。宇文赟在位时,以他为开府仪同大将军。
杨坚担任丞相后,高熲极力推荐苏威,杨坚与他一番面谈后赏识有加。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后,得悉隋将受禅代周,苏威逃归故里。高熲请求将其追回,杨坚道:“他这样做是不想参预我的事,暂且别管他。”
即位后,杨坚征召苏威担任太子少保,追封苏绰为邳公,让他承袭爵位。不久又让他兼任纳言、度支尚书,主管天下财计。
苏绰在西魏时,因为国用不足,制定的税收很重,颁行后他慨然叹息道:“我今天所制定的重税法譬如张满的弓,只是为了在战乱时满足国用,并不是治平之世的作法,后世君子谁能把弓弦放松呢?”
苏威听到这话后,就把此事当成自己的使命。如今,他担任了度支尚书,便奏请减免赋税徭役,尽量从轻从简,杨坚全部采纳,苏威也由此逐渐受到杨坚的信任和倚重,和高熲一起掌管朝政。
杨坚曾经在盛怒之下要杀人,苏威听说后进殿劝谏,杨坚不听,还准备亲自动手,苏威用身体挡住他不让他出去,杨坚非常生气,拂衣返回宫中。
过了一段时间,杨坚气消了,召见苏威向他道歉道:“你能够这样做,我就不用担心国事了。”赏赐给他两匹马,十余万钱。不久,杨坚又任命苏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来官职仍旧。
治书侍御史梁毗大为不满,上述弹劾苏威一身兼领五职,安于繁碎,眷恋烦杂,没有举荐贤才接替自己的念头,杨坚质问梁毗道:“苏威从早到晚孜孜不倦,志向远大,抱负不凡,你为何突然提出要他让贤呢?”
杨坚又借此机会对百官朝臣道:“苏威如果没有遇到我,就无法施展他的抱负;我如果没有苏威,又如何能够推行安邦定国之道呢?杨素虽然辩才无双,但说到博古通今辅助我宣扬教化,远不能和苏威相比。苏威如果遭逢乱世,肯定会像南山四皓那样隐居避世,岂能轻易使他屈服出仕!”
苏威曾经对杨坚道:“臣的父亲经常告诫臣道:'只要熟读《孝经》,就足以安身立命,治理国家,哪里用得着读很多的书!’”杨坚深以为然。
高熲自认权位过盛,上表请求辞职,让位于苏威,杨坚想成全他让贤的美名,允许解除他仆射职务,但在几天后又对群臣道:“苏威在前朝隐居不仕,高熲能够推举他这样的贤才。我听说举荐贤才的人应该得到最高的奖赏,怎么能让他去官离职呢?”下令恢复高熲的职务。
太子左庶子卢贲因为高熲和苏威执掌朝政,心中愤愤不平。当时,柱国刘昉也受到杨坚的猜忌和疏远,卢贲便暗中鼓动刘昉以及上柱国元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人密谋废黜高熲和苏威,由他们五人共同辅政。
因杨广正得杨坚的宠爱,卢贲又私下里对杨勇道:“我本想常来看望殿下,但恐怕被皇上知道了遭到谴责,愿您明察我的一片诚心。”意存离间杨坚和杨勇的父子之情,进而一步步怂恿杨勇。
后来,卢贲等人的密谋败露,杨坚下令彻查,刘昉等三人把罪责全推到张宾和卢贲头上。公卿大臣上奏称张宾和卢贲二人应当处死,杨坚因为这两人都是他的旧交,不忍处死,将他们除官为民。
感念杨坚的信任,苏威和高熲付出全部心血,在他们同心协力辅佐下,隋朝很快就迈入正轨,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