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粒粒皆辛苦

 过河小卒2008 2023-05-23 发布于河北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的黄金时期,餐厅也是好意,在柜台的外边设立了一个免费加餐区,学生如果吃不饱,可以去那儿拿馒头盛菜。

  可有的学生,他们哪儿是吃不饱啊,他们真是吃饱了撑的!在餐厅角落的泔水桶里,到处都是学生丢的整个的馒头,吃了一嘴的馒头,白花花的米饭油饼……让人看着心痛!


  今天吃罢了早饭,我从餐厅出来的时候,扭头就看到初一的一个学生拿着一个馒头,在小心翼翼地剥掉馒头外边的皮儿——他剥馒头皮儿可不是吃,是为了丢。我瞪了他一眼,质问道“馒头在餐厅里吃了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拿出去吃呢?在餐厅里吃还可以就着米汤,出去吃不噎得慌?”这个孩子把剥掉的馒头皮儿,吞到嘴里,难以下咽的样子,支支吾吾“不噎得慌……”,然后他就迅速跑开了。

  我猜有时候从走廊里见到的扔在地上打滚儿。的馒头,就是这样的孩子丢的。他们把餐厅免费加餐的馒头当做了玩具,卜

随手团弄,厌恶了就把馒头丢掉,仿佛丢掉一团泥巴。

  他们这一代农村的孩子哪里遭受过饥饿的痛苦,他们哪里经历过稼穑之苦?他们没有完整地看到过一粒粒小麦种子播种,出苗,除草,浇水,施肥,收割,脱粒,磨面完整的过程。他们没有流过汗,没有受过累,对“粒粒皆辛苦”没有体验,所以不心疼粮食。他们觉得馒头是我买来的,我愿意怎么处理,由我自己决定。喜欢吃,就吃到肚子里;不喜欢吃,我就扔到泔水桶里,随手扔在路边。

  学生会派专人在泔水桶边儿,监督他们,餐厅派专人在餐厅门口监督他们。监督对他们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应该有帮助。可是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对粮食没有感情,不节制地浪费粮食。是因为无论学校还是家里都缺乏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他们缺乏劳动实践,以至于他们觉得浪费粮食也没有多么可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