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庆到万历的这篇,最后我们荡开一笔,讲述一个草原上的传奇女主,三娘子。三娘子的蒙古名,应该叫奇喇古特钟金,是卫拉特部首领的女儿。九岁的时候,三娘子就被嫁给了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游牧民族也谈不上什么爱情,都是为了部落联盟的需要。三娘子比丈夫俺答汗,小了四十三岁,跟他孙子差不多大。俺答汗是蒙古土默特部的传奇领袖,他率领部众,在嘉靖年间崛起,控制了东起宣大,西至河套,南到长城,北抵大漠的庞大草原,还曾经用兵西藏。嘉靖二十九年,是俺答汗的高光时刻,他率军由古北口进攻北。当时严嵩当政,坚壁不出,任由俺答汗在京郊掠夺了八日。俺答汗要求明朝通贡,开马市,得到明朝廷的允诺后,才由古北口退回草原。明帝国又一次尝到了让游牧胡族兵临京城的苦果,史称“庚戌之变”。但嘉靖帝对于如何剿抚蒙古,没有高瞻远瞩的谋划,只要不出事就行。到了隆庆朝,在隆庆帝和高拱、张居正的主持下,双方达成朝贡互市协议,即“隆庆和议”,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这个时期三娘子已经做了多年的王妃,也给俺答汗生下了长子不他失礼。有了儿子的三娘子,更是深受丈夫的宠爱,“事无巨细,咸听取裁”,辅佐丈夫管理草原。在与明朝谈判的过程中,三娘子力主与明朝和议,俺答汗已经六十多岁了,对这位小王妃言听计从,双方遂达成和平。但俺答汗在万历九年去世,按照游牧族收继婚的习俗,三娘子又嫁给俺答的长子辛爱黄台吉。其实三娘子比黄台吉还小很多,嫌黄台吉又老又丑不愿意嫁。但在明朝宣大总督郑洛的斡旋下,顾全大局,才与黄台吉成婚。三娘子在草原威望很高,谁能娶到她,就能稳定的控制住各部落,也能得到明朝廷的认可。明朝也深知三娘子对于双边外交的重要作用,所以十分关心她的婚嫁问题。黄台吉死后,三娘子又一次嫁给了黄台吉的儿子扯力克。其实此时三娘子的儿子不他失礼,也在觊觎大汗之位。但仍是明朝宣大总督郑洛斡旋下,三娘子顾全大局,以自己出嫁阻止了蒙古的动乱。到扯力克时期,三娘子基本掌握了全部的部族事务,明朝政府也多次给三娘子丰厚赏赐。扯力克去世后,扯力克的孙子不失兔与三娘子的孙子素襄发生了汗位争夺。素襄作战不利,三娘子只好又嫁给了卜失兔,并将顺义王印交给卜失兔,保证蒙古部落的稳定。三娘子一生嫁给五辈四代顺义王,从祖爷爷到玄孙,在历史上应该是绝无仅有的壮举。她这么做除了草原收继婚的习俗外,主要还是稳定蒙古部族,稳定明蒙关系的考量。在四十年时间内,三娘子掌控蒙古草原的大权,力主长城内外的相对和平,深受蒙汉两族人民的爱戴。三娘子本人集美貌与英武于一身,与中原娇弱女性的风姿迥异。而且草原女子没有被儒教大祭司们关照,与男人的交往也是快意恩仇,绝不扭捏。“汗血生驹撒手驰,况能装态学南闺。做将皂帕穿风去,受缓银花绰雪飞。”三娘子经常赴边境视察,与宣化巡抚吴兑成为忘年交,吴兑待她像亲生女儿一般。大才子徐渭,通过吴兑结识了三娘子,深深被三娘子的风采吸引,专门创作了六首诗,上述即是其中一首。不单是徐渭,当年的诗人、画家,很多都为她作过诗,画过像。《万历野获篇》还记述了一则桃色故事。三娘子入贡至宣府,看见了年轻的明朝官员蔡可贤。蔡可贤“丰姿白皙如神仙”,三娘子心生爱慕,连哄带抢,把蔡可贤掳走,同眠数日才放回。蔡可贤经此一劫,经常被言官弹劾,仕途坎坷。但蔡可贤旧情不忘,曾作《塞下曲》十首,其中一首便是怀念三娘子之作。胡族大女主,一代又一代创造着不朽的传奇。她们的精神、智慧、魄力、成就,甚至是那一抹洒脱的丰姿,都非常值得倾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