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发”与“爆发”用法不同的内在语义解释

 杏坛归客 2023-05-23 发布于山东

“暴发”和“爆发”是一组常见易混词。对于两者的语用差异,学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灾害、贬义语境,用“暴发”;猛烈的自然、社会现象发生,用“爆发”。但这主要是对二者使用语境的总结,对其形成原因的探究还比较少见。其实,“暴发”和“爆发”在语用上的不同,主要来源于“暴”和“爆”二者的内在差异,以及由此决定的二者与“发”构词时的结构差异。

“暴”是兼类词,义项众多:有表示“突然且猛烈”的副词义,有表示“凶狠、残酷、暴烈急躁”的形容词意义,也有“突出、露出、糟蹋”的动词义。而“爆”就是动词,表示猛然破裂或迸出或是出人意料地出现、突然发生。

“暴发”中的“暴”显然是副词,表突然且猛烈。“暴发”是状中的偏正结构,它的结构意义是“以'暴’的方式'发’”,也就是以突然、猛烈的方式发生,强调发生的方式。而“爆发”是两个动词形成的联合结构,结构意义是“'爆’而'发’”,有承接性,强调发生的前提(破裂)或特点(猛烈、出人意料)。这就能解释,为什么“火山爆发”“战争爆发”“掌声爆发”等用“爆发”:它们本质上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内在的物质能量、主体之间的矛盾、对他人的欣赏等积蓄到一定程度后引爆的。火山爆发,基于岩浆破裂;战争爆发,基于和平关系破裂;掌声爆发,基于认同的内在情感突破临界而外显——它们往往也具有猛烈的特点。而山洪、流行病等的暴发,往往不易察觉和预判,更具突发性。

相较而言,山洪、流行病的发生,和“暴发”的语义特征更匹配,更突出以突然的方式发生;火山、战争、掌声等的发生,与“爆发”的语义特征更匹配,更突出在破裂的基础上发生。如今“暴发—爆发”这组近义动词的使用格局,是高频共现词语间由于语义特征相匹配而互相选择的结果。

(原刊《语言文字周报》1943期,2023年3月10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